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魔法雷霆DEV:乌克兰T-75D主战坦克

2020-12-19 00:43 作者:标枪合作社-CCCP227  | 我要投稿

首先声明:本载具为完全架空的脑洞产物,请各位不要当真!!!

一、研发背景与概况

T-75系列最初量产型号T-75U是由哈尔科夫厂和乌拉尔厂合作研发的。乌拉尔机车厂负责了车体和炮塔的改进,而哈尔科夫厂负责使来自T-80的动力系统能够更加契合T-75的底盘。但这次合作之后两家坦克厂再度分道扬镳,分别在T-75的改造道路上越走越远。乌拉尔机车厂的成果就有之前介绍过的T-75BME-2。然而哈尔科夫机车厂推出的第一个T-75改进型号T-75BMU并未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该车配件大量取自T-80U,性能却逊于T-80U,导致该车很不受装甲兵总局待见。之后的T-75BMU-2虽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改进,但是基本上属于换汤不换药,因此最终也被遗忘在了历史的灰尘里。

苏联解体后,哈尔科夫厂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T-80,T-64系列的改进上。直到2010年代才着手继续改进T-75。来自T-84“堡垒”系列和T-80系列的技术最终诞生了本篇的主角——和之前的全部T-75都大相径庭的T-75D主战坦克。

T-75D主战坦克与T-116主战坦克一同在2016年亮相,意图构成高低搭配(T-75D为低)的乌克兰新一代陆军核心。但受限于成本与经济状况,T-75D只装备了一个师,而T-116更是只有区区30辆的产量。

(PS:我也不知道乌克兰的装备研发水平和生产水平是从哪一年跟不上的,咱就假装它2016年还能研发吧 ⑉・̆-・̆⑉

附:以下展示一些乌克兰改进/研发的坦克

T-62-5TDF
T-64E
T-64BM Bulat
T-72AMT
T-84M“堡垒”
今日主角——T-75D

二、大幅提升的防护性能

T-75D能观察到与其他T-75系列主战坦克,甚至和其他苏式主战坦克相比最大的特殊之处,就是截然不同的首上结构。但T-75D并非对首上外形进行了重新设计,而是在更改了首上装甲配方之后,又在外部安装了非常厚的附加装甲模块。附加装甲为乌克兰自研的新一代复合装甲,最厚处额外增加的物理厚度可达240mm。该附加装甲套件覆盖了首上的全部和首下的一部分,同时覆盖了车体侧面的大部,但侧面的厚度并不厚。车体侧面加挂了内置式重型爆炸反应装甲,其内部的多重特殊结构使得随角度增加抗穿数据激增,同时防御破甲弹性能极佳。该装甲套件总重达8.4吨,出厂时即为固定安装,仅有车体侧面的重爆反可以进行拆卸。

T-75D的炮塔正面也加装了新的装甲套件,其外侧为内置式爆炸反应装甲,背板内侧则做成了类似豹2A5,豹2A6等的“空心奶罩”,极大增强了炮塔防御性能。与T-72B obr.1989g,T-72B3等车辆炮塔附加装甲稀疏的安装方式不同,T-75D的炮塔装甲套件极为紧密地保护着炮塔的正面和侧面大部。

T-75D的侧面

炮塔后部侧面安装着化石爆炸反应装甲,与T-72B3相似。同时炮塔后部和侧面安装有格栅装甲以防御破甲弹头。在格栅装甲外部,T-75D还加挂了防护钢板,其形式与德国豹2A4 Evolution试验车上的类似。车体后部也是同样的格栅装甲+防护钢板的组合。

炮塔的装甲套件重达3.7吨。

T-75D除车体侧面重爆反以外所有的装甲套件都是不可拆卸的,出厂即定型。

T-75D车体首上抗穿975mm,炮塔正面抗穿982mm,首上防破1800mm,炮塔正面防破可达2200mm。

T-75D的试验车曾经装备过“警卫”激光全向告警及干扰系统,但被认为作用不大,定型时被拆除。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未对首上结构进行重大改进,该车依旧有三角区存在,但得益于极厚的附加装甲,该车三角区的抗穿数据也可达603mm(现版本仅有豹2A6,公羊系列,梅卡瓦3D可穿)

三、最强“传家宝”

T-75D的3号样车就曾经装备过一门正牌莱茵金属120mm滑膛炮(L55),但出于后勤和T-84-120的教训考虑,乌克兰军方最终决定继续使用著名的“传家宝”——2A46系列125mm滑膛炮。但乌军方深感2A46系列的穿深不足。最终T-75D获得了一门在2A46M-1基础上大幅提升倍径和膛压的全新“传家宝”,即KBA-7S 125mm滑膛炮。

俯视可以清晰看到KBA-7S惊人的长度
T-75D

该型号火炮主要使用3BM84 APFSDS弹药,可在2000米击穿895mm垂直均质钢,穿深惊人,堪称2A46系列中的最强者。

T-75D配备了三通道高清热成像(车长,炮手,驾驶员),并配有猎—歼式火控系统,车长可以越过炮长对目标进行跟踪,指示乃至射击。

T-75D的武器系统中最大的不足是:由于3BM84弹药过长,长度超出转盘装弹机能容纳的最大长度的30%,而车体空间却不允许转盘装弹机增大这么多。最终,该车只得无奈拆除了自动装弹机,采用与北约坦克相同的人工装填。但由于该车炮塔空间较小,人工装填效率较低,即便是熟练车组也需要9.3秒以上才能完成一次装填,射速大约是所有现代MBT中最慢的。但因祸得福的是,取消了转盘装弹机,T-75D的生存性得到了巨大提升,配合坚固的装甲,该车将成为Magic Thunder中最难击杀的车辆之一。

四、机动性能:为增强的防护付出的代价

与其他T-75,T-80,T-84系列主战坦克不同,T-75D的机动性能远不如上述型号。T-75D极佳的防御性能正是通过牺牲了一部分机动性换来的。T-75D的战斗全重已达59.5吨,足足有几乎1.5个T-72那么重。但该车的机动性并不能说差,而是属于中庸的水准。T-75D配备了一台乌克兰自行改进的6TD-9燃气轮机,可迸发出1443匹马力。T-75D的功重比为24.25马力/吨,实际上还要略优于大部分M1艾布拉姆斯系列和大部分豹2系列,远优于更换1500匹动力包之前的挑战者2,总体上机动性仍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与其他T-75系列不同的是,该车并非采用6对大直径负重轮,而是采用了7对小直径负重轮。

T-75D的动力舱

事实上,对于一辆现代主战坦克来说,最重要的应当是防御,火力,机动三者的平衡。但实际上大部分T-80系列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都属于机动过剩但防御不足,因此T-75D牺牲机动,从“飞行坦克”变为普通主战坦克来增强防御的方式是可行的。

T-75D公路最大时速为58km/h,最大越野时速为45km/h,单流传动,不支持原地转向,但安装了三个倒挡,倒车急速可达28km/h。

五、游戏数据

在魔法战争雷霆(Magic Thunder)中,T-75D是一辆苏系VII级主战坦克,街机,历史,全真模式权重均为11.3,在2.9999版本“安东之母”加入游戏。T-75D是一辆银币主战坦克,研发需50万研发点,购买需135万银狮,培训成员组需48万银狮。

T-75D
T-75D
T-75D

优点:

·及其坚硬的装甲防护

·三通道高清热成像

·有倒车速度,可以使用伸缩战术

·生存性较传统苏式主战坦克有极大提升

缺点:

·缺乏俯角,不适应山地地形

·单流传动,无法原地转向

·炮根处装甲薄弱

·有三角区,但三角区只有少数车辆能够击穿

六、制作

本载具由UP本人通过Sketchup建模,Enscape渲染完成设计,未经允许请勿盗用图片。


魔法雷霆DEV:乌克兰T-75D主战坦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