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寻找楚长城与"古楚都丹阳"01: 南胜荆於连堤,东胜齐於长城

2022-02-17 14:55 作者:真实探索  | 我要投稿

寻找楚长城与"古楚都丹阳"01: 南胜荆於连堤,东胜齐於长城

真实探索2022-02-17 14:20


寻找楚长城与"古楚都丹阳"01:

南胜荆於连堤,东胜齐於长城


总体简况提要ppt摘录


楚长城再探索——发现疑似古楚大城及古祭坛(天文台)

一、以往的探索

《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12期:“谈到中国最古老的长城,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当属楚长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修筑的长城。

但它的具体位置、形态、修筑年代等,多少年来一直充满了争论。

本文作者税晓洁耗时十多年,几乎走遍了传说中楚长城的全线,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地方志、古籍和考古资料,试图穿透笼罩在其上的重重迷雾,对被罗哲文先生所说的中国长城系列中“永远的谜”——楚长城,做出自己的探索。”


二、发现疑似古楚大城池,城边类似古祭坛(天文台)遗迹。

或为古楚都丹阳?

或《楚居》中某一阶段的楚国都城?


近几年,作者等依据卫星图寻找线索,利用无人机,再次探索楚长城,发现数个疑似古代大城址的遗迹。

其中较大一个位于湖北、河南和陕西三省交界处,2016年已被河南省认定为楚长城,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旁边的一处三层圆寨,形制与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等古代祭祀遗址十分相似。


(大城及疑似古祭坛位置图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20年春)



(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16年)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制图)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同时,这一区域因为喀斯特地貌奇特,又被划为一处地质公园。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目前航拍所能看到的规模与形制:

该城址东起**,西至**,比对现在认定的楚国纪南城(位于荆州),可以看出该城址绝非仅仅是楚长城的一个附属建筑,而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大城池。

对比《史记》中的古楚都丹阳与清华简《楚居》中的楚国早期都城。现在学术界认为楚国早期都城为丹阳,主要根据是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而近些年公布清华简《楚居》中有多处同一时期楚国早期都城的明确记载,却并无丹阳之称。

本次楚长城考察发现几处古城池,均在丹江之阳(山之南,水之北),由此推测司马迁《史记》中所言丹阳并非具体一个城市的名字,而可能是一个地理范围的概称。

实地考察中丹江流域红层地貌发育,数处丹霞颇为壮观。


先有人

人建屋

居山地

成了寨

相攻伐

遂有城、墙

所以,山地民族楚,建了中国最早的长城


(网络图片)


三、古城边的疑似古祭坛(天文台)

(大城旁的三层圆寨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16年)


考察中某大学一研究生,发现杏山大城西南侧**公里处有一处三层圆寨,性质奇特。类似天坛建筑,残存形状为2至3圈类似天坛形制的古建筑遗迹。

其正东向**米处有**米乘**米的夯土平台遗迹,夯土平台遗迹正东向**米处有**米乘**米的长方形石建筑遗迹。

(大城旁的三层圆寨,摄于2020年。上面新建了通讯塔)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制图)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其北向**米处的**米乘**米的方形石质建筑遗迹。

(@真实探索 摄影)

(孤立方寨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20年)


(孤立方寨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21年)


对比中国目前认定最早的城市湖南城头山遗址的祭坛,红山文化时期辽宁牛河梁遗址,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北魏内蒙古祭坛遗址,隋唐长安圜丘遗址,北京天坛等祭坛,其中可能有某种联系。


疑似三层圆寨与方寨——天圆地方


四、与牛河梁、秦汉血池、北魏祭坛、隋唐圜丘、明清北京天坛的比对


河南南阳古祭坛: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21年)


辽宁凌源新石器晚期红山文化牛河梁: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陕西宝鸡凤翔县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秦汉血池现状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21年)


西安隋唐圜丘: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内蒙古北魏祭坛: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安徽凤阳明中都圜丘(天坛)

(网络图片)


北京明清天坛:

(网络图片)

陕西咸阳三原县的“天井”遗址被猜测是西汉的大地原点,有可能是古人用来观测星象的地方。

(陕西咸阳三原县的“天井”遗址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21年春)

(陕西咸阳三原县的“天井”遗址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21年春)


(陕西咸阳三原县的“天井”遗址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21年春)


而在杏山也有类似圆坑,因其喀斯特地貌,是自然的漏斗还是人为的,待查。

(@真实探索 摄影 摄于2016年)

五、周边待查的城池及要塞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心形山寨、长城雏形等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真实探索 摄影)


古楚都丹阳争论已久,随着南水北调中线考古报告研究的不断发布,重新梳理古籍记载,结合新近考古发现,越来越多的资料倾向于早期楚都就在此区域。

南漳、保康一带已考察的山寨,未发现规模可称城池的山寨,地理条件并不适合大量人口生存繁衍。


史料中,最早的楚长城记载是“楚方城”。

本次在杏山大城边发现有地名“隔堤寺”。查阅史料,发现一个新线索:《吕氏春秋》15卷 慎大览【下贤】说:“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於连堤,东胜齐於长城,虏齐侯……“

楚连堤与齐长城,二者是否有关联?待考。


大约因为史料中有明确的”齐长城“之说,目前,山东的齐长城已被国家文物局认定,基本没有什么争议。

对照二者形制,几乎没有多少区别。


(@真实探索 摄影翻拍)


(@真实探索 摄影翻拍)


先有人

人建屋

居山地

成了寨

相攻伐

遂有城、墙

所以,山地民族楚,建了中国最早的长城

故事喷薄而出


六、继续进行考察的思路和方法(略)


有关情况亦可参阅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1年第08期:


(待续)






更多现场视频请欣赏: 楚长城考察现场视频

航拍大秦岭与“楚长城”《真实探索》


寻找楚长城与"古楚都丹阳"01: 南胜荆於连堤,东胜齐於长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