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死人军团》:上不去下不来的电影
原文发表在知乎,作者是本人。
我自己的话很喜欢丧尸电影,不是专家,我不太爱看老电影,看的再早也不会八九十年代再往前了,新世纪之后的丧尸片看得比较多这样子,基本上有点名气肯定都会看看。
本身对这类电影的要求比较低,基本上看过的丧尸电影有丧尸看都不会很讨厌,这个《活死人军团》看完之后感觉有不少违和感,也没有讨厌吧,但是喜欢肯定也不咋喜欢这部。
B站的迷影至下有出过视频讲丧尸片的历史,一开始的丧尸片是按照通常故事片的思路来做的,还是剧情为主。后来丧尸片娱乐化之后开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就是着重去描写丧尸病毒爆发的危机感,着重描绘各种尸潮、抗击丧尸的大场面之类的。本身我喜欢这个类型也就是因为这些要素。
到了新世纪之后,出现了不少添加新鲜要素的丧尸片,《我是传奇》、《僵尸肖恩》、《温暖的尸体》都做出了新的花样,也有在传统套路上把它内容做大做足的《僵尸世界大战》,也都取得了成功。不算怎么说,看得出来之前那些没什么太多花样的丧尸片大家已经腻了,新世纪的大家也基本都在尝试做点新的套路出来。
而这部《活死人军团》我的看完之后的感想,我在这里稍微组织一下语言分享一下,可能会有点乱,大概总结出来有三个比较大的问题。
①主题不明确,选题过于摇摆不定
扎导的这部《活死人军团》据说是在《活死人黎明》之后已经在构思,但是当时的构思和现在的成品肯定大不相同。现在呈现出来的《军团》,包括要搞的这些外星人,机械丧尸之类的宇宙要素,可能当时也稍微有点想法,但是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系统的要搞这么一个宇宙。
此外这个电影真正开始写剧本的时候,扎导刚好经历了丧女的悲痛,而这个对女儿的缺憾也很大影响了剧本的主题。
因此我大胆的猜测一下,或许原版的《活死人军团》的主题应该是集中在讽刺人性上面,因为片中的人都是为了一己私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渐渐重新认识自己,有些获得救赎、有些罪有应得。这应该是电影原本构思的时候唯一的主题,现在的成片里依然还有探讨这个主题的痕迹。
这就是《活死人军团》的第一个最大的缺点,导演在电影主题和定位上飘忽不定,从《活死人黎明》的续集,再到要人性,要群相戏,要做宇宙,再到要加父女情,他在不断的拔高电影的制作难度,中心思想也变得模糊,以至于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②细节逻辑处理不当,留白过多
这个是很多人的喷点,不过我这里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
扎导的这个毛病从DC系列就存在了,这部电影更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很多人说扎克不会讲故事,不过我觉得讲故事有点太笼统了,更具体来讲就是在讲到一些事件转折、心理变化、动机细节上的时候没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他处理这些东西的时候一般喜欢用的是音乐+慢镜头+人物面部特写,最多来点闪回蒙太奇。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其实很多事情要解释都是可以解释出来的,比如为什么不进去十分钟拿了人头出来,那是因为军方不知道有这么个阿尔法组织,因此内鬼压根儿不知道有献祭这回事;为什么不救头巾女,因为走前面的人表示真不熟,内鬼拉着网红,网红第一次见这阵仗也懵了一下;头巾女以为自己都撞出来了,想着说先自己脱险再找内鬼算账,结果大意失荆州;为什么不请主角直接拿头然后给酬劳,因为这是军方一小批人外星实验的产物,不能让别人知道,普通的军队也不能知道,所以要用一次性的雇佣兵,而且必须安排内鬼适当的时候灭口之类的…再发散一下,BVS蝙蝠侠的收手也是一个意思,道理都是讲的通的,就是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咋好。
所以说这就是扎导最大的毛病,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感觉:真要解释都可以有一个解释,就是需要你观众自己去悟一悟才可以理解,这就很有问题了。
动漫里面处理这样的问题一般喜欢用人物心理旁白,不过真人电影用心里旁白会比较出戏,一般会巧妙的用台词来带出一些需要解释的东西、或者是比较复杂的人物心理、一些行动逻辑,要么是气氛已经烘托的很到位了,观众自然能悟的出来。可惜扎导对自己的镜头语言有点过于自信了,非常热衷于在关键逻辑上不写台词,纯烘托气氛,让观众自己去悟。
以前DC系列每部都一两个这样的问题,大家解释一下也就懂了,这一部实在是太多了,要讲清楚的东西没弄好,可以不用下那么多笔墨的东西讲个不停,影响了观感,属实是有点过了。
③其他要素喧宾夺主,但本身这些要素也没做好
这个问题其实是第一点“电影主题不明确”带出来的,而这个新要素主要包含了“丧尸宇宙”和“父女情”这两项。
先说丧尸宇宙,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传奇影业要搞的黑暗怪物宇宙,他整的那个新版的《木乃伊》和这电影简直如出一辙,明明大家还没有关于这个宇宙的基础,就着急要给呈现出来,这导致被老版木乃伊吸引来看的观众感觉味道这根本不对,以前满满的古埃及要素被各种杂乱的东西打散,然后本身他故事也整得一般,就草草收场了。
回到这电影,把本来就不多的丧尸镜头拿来埋彩蛋、扩充宇宙的行为就挺失败的,毕竟大部分观众主要是因为是丧尸片才吸引过来的,而不是专门因为喜欢这个扎克丧尸宇宙才来的(听说过的都没几个啊!),更何况你这电影的故事和新木乃伊一样也整得不咋样,这样一搞更让人没兴趣了。
还有就是父女情这个要素了,很可惜在这一点上也做得不够好。你可以说扎导写的挺真诚的,毕竟他是带入自己的写的,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没有写出任何新的花样,女儿和父亲的戏码实在过于老套,类似的父女、父子关系我们在各式各样主角是中年危机的灾难片里看的实在是太看多了。这样一个女儿的形象实在是太普遍了,作死的过程我们也看过太多次了,和解的方式我们也看了太多次了。搞得观众看到这些情节只会觉得无聊。
如果真的要说好的地方的话,结尾对女儿说的话可以带入到扎导自己对想女儿说的话,如果能这样想的话还算有点触动。
我的建议就是
扎导做这个电影没有摆正心态,太激进,还不如老老实实先拍好跟丧尸有关的内容,前面让人看爽了,想拓展什么世界观结尾再给观众一个惊喜。
有水平的话,确实可以像《我是传奇》那样,丧尸场面不算多,着重描写孤独末日下的人物心理(当然,走这种严肃向还需要强大的演技支撑,威尔史密斯当然没问题,军团里面主角还行,那群队友的演技简直难以置信)。
你说预告片里那成群的尸潮多么壮观,我敢保证许多人看预告片最惊艳最期待的就是那里,结果正片里那个场景仅仅是一个背景介绍,没几秒就是A10洗地,然后街上再也没有丧尸了……这别提让人有多失望了。不行的话,还是先把大部分观众想看的整出来,在此之上你再做点扩展。
可惜扎导他想着重表现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要表现的主题又拿捏不好,故事也没啥亮点,讲出来效果也不咋样,而这些又占用了太多本应该用来打丧尸的时间导致不够爽。
回到结论
总而言之就是应了我标题的结论:就是叫他上去也上不去,要他下来他也不想下来,就是给他僵在这个中间了,你懂我的意思吧?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这个电影的问题了,本身制作水平还是不差的,如果能摆正态度、弄清自己的定位,效果一定会大不相同,挺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