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鸡鸣风雨,日就月将——关于庭渡久侘歌的生物学考据及其意义

2023-02-19 20:54 作者:庭度久侘歌  | 我要投稿

本文写作的缘起是向up主“我是灯里呀”的文章《如果你想正确地了解庭渡久侘歌(附个人对彼岸三人、町久和映久…等组合的看法)》的致敬。大佬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久侘歌在东方原作游戏、漫画和其他同人作品中的表现,并对作为地狱关口守护神的久侘歌相关设定进行了解读,该文对久侘歌的性格和相关考据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因此,作为对此文的一些补充和致敬,也希望对久侘歌所代表的动物——鸡进行一些生物学上的科普和解惑,故写下此文。事实上,许多东方众对久侘歌的一些刻板印象恰恰是由于对鸡的生物学属性和文化内涵不太了解导致的。因此本文不仅可以作为相关的考据,也可以作为了解鸡这种动物的一篇科普散文。

于此再次向启发我写这篇文章的up主@我是灯里呀 致以感谢!

画师:東天紅     Pixiv ID:80915905
图中主要可见三种鸡:作为家鸡祖先的红原鸡、作为最常见肉鸡饲养的白羽鸡,和中国特有种汶上芦花鸡

一、久侘歌原型在日本文化中的意义

  关于久侘歌在剧情中的立绘、设定、性格、职业和种族,以及彼岸组三人(另两人为四季和小町)的关系等,在我是灯里呀的文章中已有过详细的分析,大家可以移步该文欣赏。因此本文的考据和讲解将从其原型:鸡相关的部分开始讲起。

  庭渡(にわたり)即日本的二羽渡神,在山形县和福岛县有供奉二羽渡神的神社。由于小儿百日咳的咳声近似鸡鸣,故古代日本人相信鸡可治愈此疾病。而该词的日语也来源于鸡的日语读音(にわとり),但有趣的是,家鸡的祖先,红原鸡的日语发音却是セキショクヤケイ。考虑到古代人在未掌握现代生物学知识的情况下,不太可能仅从外观上精确地区分红原鸡和家鸡,因此或许如此巨大的命名差异是词源不同导致的。由片假名组成的红原鸡之日文名或许是发端自西学东渐之时,而にわとり则曾被日本人广泛地用于指代“鸡”这类动物,直到后来才专门被用作指代家鸡。当然,此处仅仅是一个猜想,若二者日语名字的词源已有定论,欢迎批评指正。

  从上图庭渡神社之介绍可以看出。庭渡神社亦有祈祷水运安全之作用。此外,介绍的最后一句还指出,在当地传说中,源义家(日本平安时代后期著名武将,其子源义亲即大名鼎鼎的源赖朝之曾祖父)率军行经此地,曾在一只鸡的带领下轻松地渡过了阿武隈川,因此建立“鸡神社”。这段介绍表明,由鸡所衍生的神明“二羽渡神”(在神社介绍中又称作庭渡明神)除了具有“治愈喉咙疾病程度的能力”之外,人们还相信其有保佑河运安全的能力,此所谓其姓之“渡”字来源是也。

庭渡神社之全貌

  而其名“久侘歌”亦包含众多意义。久侘歌之读音“くたか”来源于日本古籍对鸡的称呼“くたかけ”。该词原本是具有贬义的称呼,但由于目前此称呼已在现代日语中消失,仅见于古籍,故在当今被作为雅称。而若对佛教略有了解的人不难看出,其汉字拼写具有较为清晰的佛教意味。尤其是“侘”和“歌”等汉字均常见于佛教场合。这种汉字写法亦是照应另一层文化内涵:久侘歌的名字和其官方立绘的姿势都在暗示佛教中“十二药叉大将”之迷企罗大将。在佛教经典《药师经》中记载,十二大将及其护法守护修持药师佛法门众生,大乘佛教结合印度教传说和《大集经》记载,认为十二大将是佛菩萨的应身,他们的坐骑神兽也是其化身。在中国和日本,由于十二大将与十二支恰好具有对应关系,故十二大将对应十二位佛、菩萨与十二生肖、时辰。其中,迷企罗大将对应“酉”,即十二生肖中的鸡。在日本佛教中,迷企罗大将还对应阿弥陀佛,在汉传佛教中则对应普贤菩萨。久侘歌在游戏中的形象参考了日本新药师寺所藏之迷企罗大将造像,可以看出二者的身姿非常相似。

  此外,十二大将所护持的药师佛,本身亦有治愈疾病之大能。在佛教传说中,受持《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可灭身中过去生死一切重罪,不复经历三途远离九横,超越众苦,十方世界随处安乐自在无碍,诸有愿求,悉令满足。这再次和久侘歌在游戏中的设定契合。

二、久侘歌原型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说回我国,鸡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在许多人热衷的“鸡你太美”的明星梗之外,或许多数人对鸡的印象仅有“食物”二字。但实际上,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关于家鸡之外的鸡,我们放在第三段“鸡的生物学”来介绍。本段针对中国文化中的家鸡符号进行一点展开。

  在后文中我们会详细提到,鸡作为鸟类自然有飞行的本能,只不过由于体型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不擅飞。但相信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见到过鸡飞上树枝栖息或打鸣的场景。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鸟类,也是唯一能够振翅起飞的物种。鸡承载了人类共有的,对于天空的渴望。因此,古人很早就开始为鸡赋予各种文化意义了。古人认为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火红的鸡冠被国人视为喜庆的象征,也是“冠冕堂皇为礼”的传统道德在动物身上的体现。此外,公鸡踱步时的雄壮身姿,和打斗之时的凶猛也令古人欣赏。它们还是古人厌恶的蝎子、蜈蚣等毒虫的天敌,更让古人为它们赋予了勇敢、威武和吉祥的意义。

  由于鸡社会群体的复杂性,鸡群和其他社会性较高的哺乳动物相似,具有由一只最强壮雄性带领的家族。其中雄性负责保护及预警自己的族群成员,雌性负责养育和照顾雏鸟。因此在古人看来,雄鸡照顾家庭的负责,和母鸡呼唤雏鸡前来进食的鸣叫,是仁爱关怀的象征。最后,公鸡会在早上进行它们最具特色的行为:打鸣。当然,现代科学已经了解公鸡打鸣是一种宣扬地位、警示领地的行为,但古人认为它们守时勤勉,成为了古人千百年的生物闹钟,所谓“意在五更初,幽幽潜五德;瞻顾候明时,东方有精色”。

徐悲鸿作品 风雨鸡鸣(1937)

  正如“くたかけ”是日语中对鸡的古称一样,中国文化对鸡的古称更多,包括“时夜”、“鲁鸡”、“瀚音”、“金鸡”等。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凤凰,也和鸡拥有密切的关系。古人认为“黄帝之时,以凤为鸡”,“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汉代亦有诗称“凤凰鸣高岗,有翼不好飞”。现代一般认为凤凰是古人对鸡进行艺术美化后的产物,但仍可在其外形和行为上看出明显的鸡的特征。目前许多人认为最接近古人所述凤凰的鸡类或许是红腹锦鸡或孔雀。但由于孔雀在中国分布较少,且颜色和古籍描述之凤凰差异较大,故红腹锦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雄性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可以自行对比一下传统的凤凰形象

  与久侘歌的设定相似,中国文化也有鸡作为神明,可守护安定健康的描述。古人有“画鸡户上”的习俗,相信鸡可辟邪镇妖,守护家门,直到唐朝以后才被主要为历史人物的门神所替代。古人相信鸡可驱鬼,“雄鸡一唱天下白”,鸡鸣象征着光明和日出,是代表着扫清魑魅魍魉的神鸟。因此古人会用鸡来占卜,并将它与太阳附会,象征太阳的神鸟“三足乌”有两种原型,一种是日本较为流行的乌鸦(阿空:叫我干啥?),另一种就是三足金鸡。三足鸡代表太阳,在汉代尤其流行。《山海经》云:“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诗经·郑风·风雨》亦有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多用来比喻即使身处黑暗,风雨飘摇,也要不改自己的气节。

汉代画像砖上代表太阳的三足金乌

  由于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相似之处颇多,因此许多设定上的参考在中国文化中也能找到来源或相似的内容。所谓鸡为“五德之禽”想必也正契合游戏设定中的一些特征:关心自机、怜悯生命乃仁,尽职尽责、为人公正乃信,守护平安、身先士卒乃文,而ex剧情中勇敢地在地狱中战斗的身影,无论如何也担得起一个勇字。五德之禽,五德之神,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三、鸡的生物学(久侘歌生物学

  终于要写到自己专业的内容了吗……

  Zun在鬼形兽里也提到了“一提到鸡,很多人脑海中会有羸弱、胆小的印象,但她是一位彬彬有礼、为人公正、优先平等与利他精神的神明。”关于后半句,久侘歌本人和鸡所具有的文化意义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之所以人们会有前半句这些负面的印象,实际上和大家对鸡的生物学特性也了解不够深有关。因此本段将简单地在文化属性之外,介绍一些鸡的生物属性。

  首先,希望大家在阅读本段时务必注意,由于“鸡”这个字在通俗语境下的含义不精确,故本段所指的“鸡”乃是一整个鸟类分类“鸡形目”(Galliformes)的简称。当需要提到通常人们所饲养的“家鸡”时,将以家鸡称之。“野鸡”、“柴鸡”、“山鸡”等不够严谨的民间称呼将不使用,请务必不要混淆。此外,沙鸡、黑水鸡、骨顶鸡等鸟类虽然名字带“鸡”但它们并不属于鸡形目,因此也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鸡。

  鸡,或说鸡形目,是分类学上属于鸟纲(Aves)、今颚下纲(Neognathae)、鸡雁小纲(Galloanserae)的一类鸟类的统称,包括6科83属302种。其中较大的称作“鸡”或“雉”,较小的称作“鹑”。它们由于经常在陆地生活,不擅飞而被称为陆禽或地禽。鸡形目在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都有分布,并多为留鸟。它们由于色彩鲜艳、体态优美为人所知,其中家鸡、鹌鹑、火鸡等种类也被作为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鸡多为杂食性,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配对方式,一般体色较平淡的种为单配制(一夫一妻),体形大、雄性羽色绚丽的种是多配制(后宫)。它们的求偶炫耀行为(例如原鸡的打斗和比赛鸡冠、肉髯和松鸡的气囊等)也非常复杂和令人着迷。

  鸡形目最令人着迷的一点,莫过于它们是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仅次于鸵鸟、鸸鹋等少数古颚类。目前我们已经知道,鸟类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龙类群,在历史上它们和它们的亲戚占据着整个中生代的地球。所有的非鸟恐龙在白垩纪灭绝后,鸟型恐龙中的反鸟亚纲和扇尾亚纲也继而灭绝,存活至今的恐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鸟类”,即鸟翼类恐龙中未灭绝的所有类群。

  在现代存活的鸟类中,古颚类(Palaeognathae)是最古老的鸟类,但已经所剩无几,仅有鸵鸟、鸸鹋、几维鸟等少数种类存在。在占据鸟类绝大多数的今颚类中,鸡形目所在的鸡雁小纲是最古老的一种。今颚类分为两个小纲:鸡雁小纲和新鸟小纲(Neoaves)。其中新鸟小纲在白垩纪大灭绝后快速地出现和分化,占据了今天鸟类的95%。而早在白垩纪灭绝前,鸡雁小纲的祖先就已经存在,和传统概念中的“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因此,鸡其实是鸟类中较为古老的一类,出现时间可以说超越了95%的鸟类。它们体型偏大、不善飞、有较明显的距和爪子(下次吃鸡翅尖可以注意一下),这些都是来自它们祖先的特点。

鸡的距,这是一个古老的特征,它的作用是打斗时的武器

  整个鸡形目的现行分类如下:

基于Divergence time estimation of Galliformes based on the best gene shopping scheme of ultraconserved elements. De Chen, etc. 2021

  其中,除雉科外的物种由于和家鸡亲缘关系较远,且数量并不多,因此这些物种基本不为人所知,也不在一般壬口中的“鸡”这一范围。虽然它们在生物学上也属于鸡形目,但一般所说的“鸡”仍局限于雉科(Phasianidae)。

  雉科包括了44个属,168个种,也是鸡形目规模最大的一科。包括最令人熟悉的家鸡、火鸡和孔雀等。重要的几个属包括火鸡属(Meleagris)、山鹧鸪属(Arborophila)、竹鸡属(Bambusicola)、鹑属(Coturnix)、鹧鸪属(Francolinus)、锦鸡属(Chrysolophus)、原鸡属(Gallus)、长尾雉属(Syrmaticus)、孔雀属(Pavo)等。除了名字有鸡的物种之外,孔雀、鹧鸪、鹌鹑等物种也属于雉科,因此它们也是广义上的鸡。

  毫无疑问,无论设定还是立绘,久侘歌都是家鸡及其祖先的化身。目前,学术上认为家鸡是红原鸡(Gallus gallus)的亚种,和海南原鸡、滇南原鸡、爪哇原鸡、印度原鸡是同一家族的成员。红原鸡自然也是原鸡属的一员,其他成员包括绿原鸡(Gallus varius)、黑尾原鸡(Gallus lafayetii)和灰原鸡(Gallus sonneratii)。目前认为家鸡可能还混有一点灰原鸡的血统,但家鸡和红原鸡之间可以互相配对,生育后代,并没有物种分化。因此仍认为家鸡是红原鸡的亚种。

野生状态下的红原鸡,一些较为古老的家鸡品种和它的外观最为接近,而白羽鸡等商业化品种由于人工介入过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形态变化

  由于久侘歌的立绘没有红原鸡公鸡的黑色尾羽,因此推测zun在设计角色时参考了雌雄两种性别的形态特征,其中较为明显的鸡冠(红色头发)和肉垂显然是公鸡的特征,而以黄色和白色为主的衣服显然是母鸡羽毛的特征。

图为母鸡的羽毛,可以看出与公鸡相比缺乏了较长的黑色尾羽和翅膀的黑色飞羽

  目前,世界上的家鸡总数已经超过100余亿只,大于世界上所有现存鸟类之和。家鸡最初被驯化成为家禽的目的是提供廉价优质的动物蛋白质食物来源,因此是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的家养动物。目前最早的家鸡化石出土于距今4,500年前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遗址,中国驯养原鸡的历史始于距今3,300年的河南殷墟。

  基于线粒体和核基因组的研究,红原鸡在南亚、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发生了多次独立驯化。目前认为和家鸡关系最近的其他红原鸡亚种为滇南原鸡,家鸡扩散到南亚和东南亚时与当地的其他野生亚种发生了基因交流。目前主流认为家鸡的起源是南方和东南亚、南亚,中国北方当时的气候并不适合红原鸡生活。

  近段时间,西南大学刚刚解析了家鸡的全基因组。


  目前我们尚不得知久侘歌所代表的仅仅是红原鸡和家鸡,还是整个鸡形目,抑或整个雉科。但鸡令人着迷之处就在于,它们拥有其他鸟类无可复制的美丽。除了常人熟悉的家鸡(包括原鸡)和孔雀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鸡存在,而中国也是鸡形目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这些鸡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在最后,我们可以欣赏几张图片。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雉科角雉属,中国特有种
西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雉科雪鸡属,中国特有种
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雉科锦鸡属,中国特有种
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雉科马鸡属,中国特有种
棕尾虹雉(Lophophorus impejanus),雉科虹雉属,尼泊尔国鸟
蓝鹇(Lophura swinhoii),雉科鹇属,只分布在台湾本岛
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雉科长尾雉属,中国特有种

来看张可爱的……

岩雷鸟(Lagopus muta)的小鸡,雉科雷鸟属,分布于北美
艾草松鸡(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雉科艾草松鸡属,分布于北美

  关于久侘歌原型的介绍基本上就到这里了,久侘歌角色相关的同人、音乐等大家已经推荐的够多了。本文主要是想介绍一下鸡这种动物本身的美丽和文化意义。希望大家在厨久侘歌时,看到鸡能够多想起“鸡鸣天汉晓,莺语禁林春”,能够想起“山晓欲无色,鸡寒犹有声”,能够知道,鸡绝对不是弱小和贬义的象征,而是吉祥、美丽、古老而又令人着迷的动物。如果你能够在看完这篇文后,不再因为久侘歌是“鸡神”而感到不好意思或有些难为情,那就再好不过了。本文的标题也是来自于武汉大学的老校歌“鸡鸣风雨,日就月将”。因此在最后,我也用这首校歌的最后一句话结尾,祝愿每个人都能够“努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

  作为一名鸟类学的研究生,此生能厨久侘歌已经很幸运了,让我们在幻想乡再次相见吧。

注: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网络资料、《鸟类学》、《普通动物学》和郑光美主编《中国雉类》


鸡鸣风雨,日就月将——关于庭渡久侘歌的生物学考据及其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