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漫长的余生,时间之伤痕

2022-08-08 12:33 作者:共剪西窗TV  | 我要投稿

罗新老师以历史学家的高度,讲了一个由南入北的宫女王钟儿的故事。他说历史是海洋,无始无终,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而我就以一个小言作者的视角,讲了同样由南入北的皇后李嘉言的故事。——这位皇后的名字没有流传,嘉言纯属胡诌。

故事始于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刘义隆挥师北伐,誓要驱除索虏,封狼居胥。历史无视了他个人的野心,宋军主力困于悬瓠城。魏军乘势反攻,一举打到瓜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瓜步山上设立行营,遥望对岸的宋国首都。

杀伐一生的拓跋焘,向刘义隆抛出一个小儿女提议——和亲。皇太孙拓跋浚迎娶刘义隆的女儿,而他要招武陵王刘骏为婿。

刘骏是刘义隆不受宠的儿子。因为不受宠,所以常年外派,大战爆发的时候,他在彭城。魏国大军围城,刘骏没有逃走,还出城和拓跋焘的使者应答。有胆色!拓跋焘看得起他。

宋国内部就此展开激烈讨论。都是反对声浪,因为“索虏虎狼成性”,把公主嫁去那么凶险的地方,不是为人父母者应当为之的事情。北魏国内这时候也出了大事,太子拓跋晃经商谋利,拓跋焘对此大为光火,认为这是储君失格。

天子富有四海。整个国家都是你的,竟然与老百姓争蝇头小利?拓跋焘身为蛮族,觉悟很高,他着急回去教训儿子。和亲之事,不了了之。

做不成亲家,那就是冤家。北魏大军回撤,一路烧杀掳掠。李嘉言也被掳走,去往她异国苦旅的第一站,长安。

故事讲到这里,我有大困惑。为什么不同意和亲?宋国公主是父母所生,李嘉言、王钟儿这些就不是?她们在乱军之中的遭遇,可想而知,不敢细想。

和王钟儿不同,王钟儿在魏国的大部分时间是冷眼旁观,而李嘉言身负使命,命运对她的锤炼也更加不遗余力。她先入永昌王府,身份可能是姬妾。永昌王谋反——这个人是拓跋焘侄儿,能征善战,在军队很有威望。

盖吴起义以后,拓跋焘选派得力之人坐镇长安,就选了这个永昌王。拓跋焘死后,文成帝继位,当时他十二岁,主少国疑。臣民怀疑皇帝不行,皇帝也怀疑臣民的忠诚。在这种情况下,得力的永昌王就是一把刀,皇帝看他扎眼又扎心。

永昌王身为武将,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一场交锋下来,永昌王被赐死。李嘉言因为是罪臣家属,也因此获罪。她被送到平城,在那里,她将作为一个宫女过完自己的余生。幸运的话,可能会像王钟儿,留下自己的名字。

李嘉言没有留下名字,嘉言这个名字是我胡诌。她只留下一个谥号,元。谥号这个东西,一般人用不上。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社会贤达死了,会得到一个谥号。谥号评价他们的一生,这位皇后的一生很难评价。她没有丰功伟业,年纪轻轻就死掉了。某些人为了权力名位,杀人夺子。

这是有组织犯罪,组织头目是文成帝的乳母常太后。她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将罪恶传授给了冯贵人,也就是后来的冯太后。

冯太后青出于蓝,贪欲远甚自己的恩师。为了保证权力永远控制在冯家手上,她连召四位(也有说三位)侄女入宫。侄女们事法先姑,向她学习,杀人夺子,再以母亲的身份临朝称制。

这就是国母的故事。

在故事的最后,我为那位被遮蔽的母亲写遗言,写给她儿子:你既是南方的儿子,也是北方的君主。求同存异,这将治愈这片土地数百年来所承受的巨大伤痛。

伤痛会被治愈吗?


漫长的余生,时间之伤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