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日一篇-不见诸侯

2022-11-21 21:59 作者:小仙子每天都很童话  | 我要投稿

《不见诸侯》

《孟子章句》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陈代,孟子弟子也。代见诸侯有来聘请见孟子,孟子有所不见(即有所见,并非所有诸侯都不见),以为孟子欲以是(代指不见的那个诸侯)为介(气节),故言此介得无为狭小乎?如一见之,傥得行道,可以(凭借)辅致霸王乎。志,记也。枉尺直寻(‘尺’小于‘寻’,对应‘屈己伸道’),欲使孟子屈己信(通“伸”,使道义通行)道,故言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

虞人,守苑囿之吏(管理猎场的官员)也,招之当以皮冠,而以旌,故招之而不至也。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

志士,守义者也。君子固穷,故常念死无棺椁,没沟壑而不恨也。勇土,义勇者也(以义为准而做出勇敢之事,敢于牺牲生命,与‘匹夫之勇’对立)。元,首也。以义则丧首不顾也。孔子奚取?取守死善道,非礼招己则不往。言虞人不得其招尚不往,如何君子而不待其招,直事妄见(不是按照正常的诸侯臣子礼仪面见诸侯)诸侯者,何为也?

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尺小寻者,尚可任大就小,而以要其利也。(要,求取,即命令人做什么。)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

赵简子,晋卿也。王良,善御者也。嬖奚,简子幸臣也。以不能得一禽,故反命於简子,谓王良天下鄙贱之工师也。

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

闻嬖奚贱之,故请复与乘。

而後可,

强嬖奚,乃肯行。

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以一朝得十禽,故谓之良工。

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

掌,主也。使王良主与女乘。

谓王良,良不可,

王良不肯。

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

范,法也。王良曰:我为之法度之御,应礼之射,正杀之禽,不能得一。横(超越礼法约束)而射之曰诡遇,非礼之射,则能获十。言嬖奚小人也,不习於礼也。

《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

《诗·小雅·车攻》之篇也。言御者不失其驰驱之法,则射者必中之。顺毛而入(上杀),顺毛而出,一发贯臧(心脏),应矢而死者如破矣,此君子之射也。贯,习也。我不习与小人乘,不愿掌与嬖奚同乘,故请辞。

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

孟子引此以喻(使…明白。‘比喻’是最好的使人明白的方法)陈代,云御者尚知羞耻此射者,不欲与比,子如何欲使我枉正道而从彼骄慢诸侯而见之乎。

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谓陈代之言过谬也。人当以直矫枉耳,己自枉曲,何能正人。

(补充:章指言,修礼守正,非招不往。枉道富贵,君子不许。是以诸侯虽有善其辞命,伯夷亦不屑就也。)

△回顾全文:

陈代说孟子不见诸侯,应当委屈一下自己,让自己的政治理想得到实现。孟子举例来晓喻他:

1.招虞人以旌,得到孔子的赞扬,因为虞人坚守礼而没有委屈自己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2.王良为嬖奚驾车打猎,因为要做到“不失其驰”而请辞了为嬖奚驾车。按照“枉尺直寻”之说,舍弃小的以获得更大的,王良也可以违背礼法去给嬖奚驾车,舍弃细小的原则而获得更长远是很有利,但是王良却不屑于做。

而孟子作为一个有德的君子更不会违背道义去见诸侯,和不懂礼义的人共事。

3.总结:

孟子万章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敢问不见于诸侯何义也?”去见君主应当传贽,否则就是不义的。-招不同级别的人进谏要有不同的礼,用高于制度的要求去召唤虞人他死都不敢去;而以召士人的礼遇去召庶人,庶人又如何敢前往。更何况以不贤的方式来召唤贤人呢?-即何况以低于标准的。孟子认为诸侯召他是不合礼的,因此不愿为了利益而牺牲义。

 

真题:2016

一、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20 分)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陈代孟子弟子也代见诸侯有来聘请见孟子孟子有所不见以为孟子欲以是为介故言此介得无为狭小乎如一见之,傥得行道可以辅致霸王乎志记也枉尺直寻欲使孟子屈己信道故言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虞人守苑囿之吏也招之当以皮冠而以旌故招之而不至也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志士守义者也君子固穷故常念死无棺椁没沟壑而不恨也勇土义勇者也元首也以义则丧首不顾也孔子奚取取守死善道非礼招己则不往言虞人不得其招尚不往如何君子而不待其招直事妄见诸侯者何为也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尺小寻者尚可任大就小而以要其利也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赵简子晋卿也王良善御者也嬖奚简子幸臣也以不能得一禽故反命於简子谓王良天下鄙贱之工师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强嬖奚乃肯行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以一朝得十禽故谓之良工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掌主也使王良主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王良不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范法也王良曰我为之法度之御应礼之射正杀之禽不能得一横而射之曰诡遇非礼之射则能获十言嬖奚小人也不习於礼也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诗小雅车攻之篇也言御者不失其驰驱之法则射者必中之顺毛而入顺毛而出一发贯藏应矢而死者如破矣此君子之射也贯习也我不习与小人乘不愿掌与嬖奚同乘故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孟子引此以喻陈代云御者尚知羞耻此射者不欲与比子如何欲使我枉正道而从彼骄慢诸侯而见之乎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谓陈代之言过谬也人当以直矫枉耳己自枉曲何能正人

1,齐景公召唤虞人,虞人为何不至?(2 分)

因为,根据登记规定,招虞人应当用皮冠,但是齐景公却用旌,因此虞人才招而不至。

2,翻译“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2 分)

如果因为利益,那么屈曲八尺而伸展一尺有利,是否可以做呢?

3,翻译“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 (2 分)

我为按照规范为他驾车,驾驶一整天都不能获得一只,不按规矩驾车,仅一个早上就打到了十只。

4,“君子之射”是什么?(2 分)

顺毛而入,顺毛而出,一发贯藏,应矢而死者,如破矣,此君子之射也。

5,“不失其驰舍矢如破”的出处是?(2 分)

《诗经·小雅·车攻》

6,材料中“言嬖奚小人也”“谓陈代之言过谬也”中的“言”“谓”分别在注释中起什么作用?(2 分)

言:阐发言外之意。

谓: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其余的话语往往用来说明前面的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

事物。意思相当于现代的是指、是说、指的是、说的是。

7,材料的注释类型及其特点(2 分)

该材料的注释类型为章句类,即离章辨句,串讲句意,逐章逐句的分析语句,解释经文的篇章大意。

8,孟子举嬖奚和王良的例子是为了说明?(2 分)

为了说明“自己”不正直,不能使别人变的正直的”使弟子等明白这一重要性。

9,“强嬖奚乃肯行’”中的“肯”是解释哪个词?为什么用它解释?(2 分)

“肯”解释的是“复强之而后可”。用这个词代表了嬖奚并非愿意前往,是被劝说多次后勉强答应的。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陈代孟子弟子也代见诸侯有来聘请孟子孟子有所不见以为孟子欲以是为介故言此介得无为狭小乎如一见之傥得行道可以辅致霸王乎志记也枉尺直寻欲使孟子屈己信道故言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虞人守苑囿之吏也招之当以皮冠而以旌故不至也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志士守义者也君子固穷故常念死无棺梈没沟整而不恨也勇士义勇者也元首也以义则丧首不顾也孔子奚取取守死善道非礼招已则不往言虞人不得其招尚不往如何君子雨不待其招貞事安见诸侯者何为也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尺小寻大不可枉大就小而以要利也

(1)注释语“得无为狭小乎”是解释原文哪句话的?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怎么说? (3 分)

(2)原文“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田”是什么意思?虞人为何不至? (3 分)

(3)根据古注翻译“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3 分)

(4)注释语“言虞人不得其招尚不往……”,其中的“言”起什么作用,是针对哪句话说的?(3 分)

(5)注释语中“屈己信道”的“信”应该怎么解释? (3 分)


每日一篇-不见诸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