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守立讲《论语》】第11讲:人世间的痛苦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2022-12-05 10:44 作者:吴守立国学智慧  | 我要投稿

#公众号:天第书院

子夏曰:“贤贤易色......”

——《论语·学而第一》

我先来介绍下子夏,子夏姓ト,名商,卜商,号子夏,孔门“十哲”之ー。

“贤贤”,第一个贤是动词,是爱好;第二个贤是名词,是贤德。

贤贤就是爱好贤德的人。

“易”是更换,忘记;“色”指的是容貌、表情、举止、作为、穿着、尊卑、荣辱等。

“贤贤易色”,指的是喜好一个人内在的贤德(心性),就应该忘掉一切外在的比较、对待,忘掉他外在的容貌、表情、功业、作为。

不过通常我们跟一个人交往的时候先看什么啊?看外表,第一印象。

你去求职的时候,你先打理你的内在还是外在?先打理外在。

这固然是一时之用,不过长期来说,你跟一个人相处,你每天看她的漂不漂亮还是她的心性?

你是看她的心,你跟一个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心在相处。

你跟你公司的同事相处,每天一进办公室,人家说“她好漂亮”,你到时候就不会看这些了,因为天天在一起,就看她心性的品质。

拜师父也是这样,你要关注的不是他外在的容貌,或出不出名,道场有多大,不是看这些。

要易色,忘掉这些,我拜他为师是因为他内在的品质,他有德,有道。

你看,《论语》读起来很平常,但平常的文字里却蕴含了高深的义理,里面含藏着人生大道。

就像“贤贤易色”这句话读起来很平常,一扫而过,但是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要做到真得不简单。

比如,你去参加大学同学会,大家名片拿出来比来比去,你开始有很多心情,有的人会开始不太喜欢去,有的人口沫横飞......

一个人如果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不断去活给别人看,就会痛苦得不得了,而实际上我们现在人世间的痛苦好像都是因为这一项。

“别人怎么看你的时候”,就是“贤贤易色”所说的那个“色”字,当你真的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的时候,你就做到了“贤贤易色”。

贤贤易色,不论对人对己,我们都往这个方向靠。

教育孩子更要如此,做父母的要给孩子从小就灌输这样的观念:贤贤易色,美好的实质比外在的浮华更重要。

一人行之成模范,众人行之成风气。

欢迎将此文分享转发给更多有缘人,一起加入到“让3亿中国人读《论语》”的行列!


《论语》是中华文化的源代码,也是中国人的国学必修课。

读《论语》,知中华文化,懂善恶美丑。

读《论语》,涵养智慧、心胸、气质、修养。


【吴守立讲《论语》】第11讲:人世间的痛苦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