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资料分析 | 注意要点与特殊解法,才能真正掌握答题技巧

2022-12-05 10:43 作者:思君优课  | 我要投稿

资料分析答题注意要点即考官在题目中设置了很多容易混淆视听的障碍,干扰了考生对于正确答案的判断。资料分析中的陷阱花样百出,令考生们防不胜防、头疼不已。接下来就几个最常见的资料分析注意点给考生们一一介绍。

一、时间

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篇资料分析中。这类题目往往给出与原文相近的时间,日期,并在选项中给出与原文的数据以混淆视听,扰乱视线。

    一般时间陷阱包括:

①偷换时间。如:材料已知的是2021年的,问的是2022年或2020年的。

②缩小时间范围。如:材料给出全年的,求的是第一季度或上半年的。

③扩大时间范围。如:材料给出上半年的,求的是全年的。

二、单位

一般单位陷阱有两点:

①定势思维,不看单位,“默认单位”。

②资料和题目中反复变换单位,“万”和“亿”,“元”和“美元”,“亩”和“公顷”等等,没有留意到单位的变化。

三、混淆绝对量和相对

    2022年.....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长34.5%,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34.1%。下列关于202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船舶出口同比增长金额高于汽车零部件

四、直尺的应用

1.在较大图形型材料中,可以利用直尺对比数据。

2.柱状图、折线图判断大小关系时,可用直尺比对的“柱”的长短或者“点”的高低。

五、量角器的使用

在饼状图中,如果各部分的比例没有直接给出,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该部分的角度,然后除以即可。在折线图或柱状图中,需要考生们比较多个相邻柱状图或折线图中两点增长率的高低,可以用量角器测量其角度从而得知斜率的大小。

六、组合选择题

1.如果所有选项都包括某一表述,那么这个表述是不需要被考虑的;

2.如果所有的选项都不包括某一表述,那么这一表述也不需要考虑;

3.判断出一个表述就马上做一次排除;

4.在表述较多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简单的表述入手。

七、特殊表述

题干中出现一些特殊性的语言表述:

1.增长最多/少、增长最快/慢

2.最不恰当、最不可能

3.不会超过、不会低于

4.可能正确、可能错误

5.一定正确、一定错误

6.绝对性表述(全部、均、都、每个)

八、特殊解法之常识蒙题法

     有时候会出现不需要通过分析材料,而直接通过“常识”进行判断的题目,可以大量节省做题时间。

例1(2020年广东)分区域看,2019年,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222元,比上年增长6.8%;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794元,比上年增长6.3%;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723元,比上年增长5.7%;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469元,同比增长5.2%。

则2018年,我国农民工在各区域的月均收入从高到低是:

A. 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

C.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

D.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答案选D。该题可以不用算,可以联想现实生活,东部收入最高,东北收入最低。


例2(2018年江西)某研究设计院向不同岗位级别职工支付的工资额以及该院职工人员结构资料分别如图1和图2。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在基期中,超过全院人均工资的岗位有:

A.1、2、3级岗                     B.2、3、5级岗

C.4、5、6级岗                     D.1、3、5级岗

答案选A。根据常识,一般来说研究设计院属于事业单位,职级和工资挂钩,且职级严格按照顺序制定,排除B、D。其次,要么1级岗工资最高,要么6级岗工资最高,结合图片可知1级岗工资最高(工资额高,分的人少)。

感谢关注三连!!!

♥资料已备好♥ 

(保存图片—VX识别) 

想了解与公考有关的资讯和课程均可关注此公众号哦~

还有超多备考资料包均可免费获取!


可用于获取讲义或咨询课程~ 


资料分析 | 注意要点与特殊解法,才能真正掌握答题技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