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潮玩到生鲜,买菜也要拼手气了?

2020-09-29 14:46 作者:非人鬼SeanXu  | 我要投稿

【从潮玩到生鲜,买菜也要拼手气了?】 
盲盒式营销曾因泡泡玛特上市迎来刷屏式爆发,成为不少品牌的重头戏,网红旺仔、名创优品、知乎等品牌都将盲盒营销玩得风生水起。

最近,部分生鲜平台推出了「生鲜盲盒」活动,这些盲盒内的商品不再是小零食、小玩具,而是当季蔬菜、海鲜以及鲜肉。用户通过点击链接在盲盒平台下单后,商品在发货时还会随机抽出大奖。难道,如今在网上买菜也都要拼运气?究竟盲盒式营销有何魔力?其爆火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盲盒营销的溯源与发展
盲盒营销,就是以盲抽、隐藏款的玩法为每一次购买植入惊喜,在打开盒子前,用户不知道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因此能够激起好奇心,激起再抽一次的消费冲动,切准了消费者的赌徒心理。

盲盒营销最早可追源到明治末期的日本,彼时福袋是商场清库存的常规促销手段,福袋内装着高于标价的商品,且产品不公开,营造趣味性购物体验,吸引用户消费。福袋的营销思路后面延续到扭蛋机,而且风靡了50年。

国内本土盲盒营销最早是「集卡式营销」,小浣熊干脆面收集水浒英雄卡是最经典的代表。近两年,泡泡玛特大力发展盲盒产品,使得盲盒营销再次风靡。

⭐️ 盲盒营销切准潮玩圈层的消费需求
盲盒营销爆火的背后是潮玩圈层经济效应的拉动,而每一个圈层背后都有独特的圈层消费文化作为支撑。潮玩圈层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具有好奇心理、陪伴心理、收藏心理以及社交心理等消费诉求,而盲盒营销精准抓住了这些诉求。

⭐️ 盲盒营销背后的三大底层逻辑方法论
1️⃣ 不确定性造就上瘾机制
盲盒内容的不确定性使用户产生好奇,而收集癖和惊喜感又使用户依赖与迷恋。盲盒营销主打「上瘾」机制,拆开下一个盲盒的兴奋感,获得一个「隐藏款」的惊喜,让人欲罢不能。

2️⃣ 稀缺性营造饥饿效应
「饥饿营销」可以增加产品「物以稀为贵」的属性,加上用户本身具有收集癖好,因此产生重复购买的消费行为。很多品牌推出的盲盒都是限量款,而且常规渠道无法购买,稀缺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社交传播需求的驱动
由于抽到隐藏款、限定款的概率相对较低,当用户收集完成之后,能够刺激用户转发社交网络,分享拆盲盒的战果。同时,在盲盒中抽到不想要的角色,或重复抽到同一个角色,也会通过网络等方式与其他人交换。

⭐️ 盲盒需要依附品牌力焕发生命力
盲盒已成为众多潮玩品牌和零售巨头热衷的营销模式,如今还渗透到了生鲜领域。借助盲盒式营销,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品牌的影响力。不过,盲盒并不等于盲目,盲盒营销只是锦上添花,产品力和品牌力才是企业的基本底盘。


从潮玩到生鲜,买菜也要拼手气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