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研究生还要被学习成绩焦虑到

2022-10-05 01:14 作者:框框想躺平  | 我要投稿

学习成绩排名这件事,好像会在相当长时间内伴随着一个中国传统学生,一般从小学开始(现在也有从幼儿园开始的征兆了),我们就被置于成绩的评比之下,成绩优的好学生,成绩差的坏学生,一直到高中,这种评比达到最高潮。人本身是立体的,每个人能力有差异,而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就是在消解人的主体性,不过也没办法,在人数过多的竞争环境下,这已经是最优解。


到了大学,好不容易从高中唯学习成绩论的评价体系中挣脱出来,在一个号称多元的赛道上奔跑,应该是自由的。在我了解到大学学业成绩的各种“水分”和“花样”,在我看到“好友”之间为了综测而在暗地里各种角逐争斗,在我目睹“好学生”巴结迎合授课老师后,我就一直觉得学习成绩,尤其是文科类的成绩根本就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不是说成绩好的人能力不行,成绩好又能力强的人大有人在,只是说成绩在判断能力这件事上没有参考价值。


我一直坚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但我的能力并不在考试不在拿高分拼绩点上,我只会选择性在我喜欢、我认为有价值的课程上用功,而不是为了获得好排名而努力,所以虽然我本科成绩并不好,但我依然很自信(并没有内涵本科很多课程不行的意思)。我以为我早已对成绩排名释然了,可是当身边的很多人都开始讨论着gpa、综测排名、奖学金时,我的焦虑确实又产生了。这些讨论不断地在告诉我,学习成绩很重要,在强化着被我弱化了的评价体系。矛盾感产生了,讨论越激烈、对抗声越大,这场内心的矛盾较量不再平衡,原本弱势的一方瞬间占据上风,焦虑产生了。


解决路径有两个,一是在这上面竞争,超过对手,拿到一个客观的好成绩,不管要不要以成绩为评价标准都不会再影响我,但这显然表明我已经向这种体系低头。二是做到完全的坦然不在乎,管谁说什么,我依然坚定地认为成绩这个标准就是没有参考价值。但显然二者我都没有做到,所以焦虑没有灭绝。


但按照逻辑,这里应该还有第三个解决路径,我既不需要在这上面竞争,也不需要做到完全不在乎,只要我自己基本认可这种价值,且没有明显的反对声音时,我的内心依然是自洽的,所以具体方法就是远离和屏蔽掉这种反对声音。


本科时我的成绩不好,但我在经过一学年的挣扎后就快速释然了,除了因为我在那个时候已经找到了我的特质、我的优势和我的竞争力,确信我会是一个优秀的人,只是优秀没有体现在应试和成绩上而已外,同时,也是得益于我的本科环境没有过于强调这件事,所以我没有受成绩困惑太久,哪怕是最后没有保研资格必须考研,我也毫无悔疚自己应该在成绩排名上多“卷一卷”,只是会在真的发现阅读过少、知识过浅时追悔一下浪费的光阴。想来,那时的学业轻压是因为我的价值选择和对我价值选择并无驳杂对立声音的环境,这应该算是庆幸的。


刚来读研时,得知没有成绩排名我是非常高兴的,我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可,对一个人的评判应该是多元立体的,成绩排名在社会中应该占据很小的比重甚至完全不占比。然而最近到了评奖学金的时候,关于学业成绩、gpa、综测排名的讨论已经过于热烈,这使得我不得不再回到被成绩排名俘虏的囚笼中,会有无数个时刻出现一种与我内心价值相左的声音。这种侵蚀迅速且深刻,以至于让我深夜emo不得不写一篇随笔来记录,为什么研究生都快毕业了,我t、m还要被学习成绩焦虑到。


这种侵蚀的更可怕之处在于矛盾冲击后的同化,“A:那个人是年级第一啊,好厉害”“我:是吗,那真的好厉害”。我已经,在内心里回归了那套被我摒弃和鄙夷的评价范式。好在写文至此后,我又再次释怀回归本心了,但为了避免陷入下一次成绩焦虑以致我手头的加班又要推迟,我要在强化内心的同时,远离和屏蔽掉那些嘈杂。


“A:那个人是年级第一啊,好厉害”“我:哦”。


为什么研究生还要被学习成绩焦虑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