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猎人冰原设定集生态翻译26——猛牛龙
个人翻译,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猛牛龙 兽龙种
全长:2404.84cm
全高:737.15cm
脚的大小:158cm
主要栖息地:永霜冻土,大蚁冢荒地,路珊瑚台地,龙结晶之地,引导之地(全域)
“好大的角!小心不要被它用力撞飞出去!”——接待员
在永霜冻土遭遇的兽龙种,拥有足以遮盖头部的两只巨大发达的角和惊人突进力的重量级怪物。一边用角削着地面一边向前冲,有时还会把大树也卷进来撞向对方,这种姿态简直就是蛮牛。平时虽然表现出稳重、单纯的动作,但一旦斗争心燃起,就会毫不留情的攻击被视为外敌的对象。另外,在永霜冻土上,它们的地盘非常宽广,在针叶树森林附近的山间悠然地走来走去。从毛皮厚重的外观来看,被认为是特别适合在寒冷地区生存的物种,但没过多久,在新大陆各地都能看到它的存在,这让研究员们大为吃惊。

温厚的性格中隐藏的斗争心
平时性格温厚,调查员接近时猛牛龙虽然会投来视线,但几乎没有攻击行为。相反,只要撞到了一块石头,它就会挥舞着巨大的双角,发起名副其实的“猛牛龙”冲锋。由于与冰鱼龙在永霜冻土的活动圈重叠,所以它的性格也具有攻击性,因此可以认为它进化出了将外敌彻底排除的性格。“巴赫巴罗”这个名字,据说是根据兽人族使用的古老语言的声音来命名的。猛牛龙与居住在冻土的兽缠族关系尤其密切。平时不畏惧任何人,一旦开战就寸步不让,这让兽缠族对它感到畏惧和尊敬。

利用突进力制造的沙土块
突进本身的威胁自不必说,还需要警惕它挖开地面形成的沙土和岩石。有时会用角举起并直接扔过来,有时会把它放在地上当作巨大的障碍物,用自身的突进破坏它,把碎片撒得满地都是,试图通过这样的行为来排除外敌。


与食性相关的土壤耕耘
猛牛龙的行为特征是“用巨大的角挖地”,其食性也由此而来。用角推倒树木,挖掘被雪埋着的地面,吃地下柔软的树根和新芽。另外,还会捕食当时挖出来的昆虫幼虫等作为蛋白质的来源。这样的行为,也有耕耘那片土地土壤的效果。地下的细菌和微生物因此产生反应,促进了草木的发芽。



在新大陆也是首屈一指的环境适应能力
自从调查团第一次在永霜冻土与之遭遇以来,在新大陆各地都能看到猛牛龙。由于永霜冻土寒冷化加剧导致食物减少,一部分个体流入其他土地,其环境适应能力令人惊异。可以说,在栖息地的变更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温度的变化。但是,研究表明,猛牛龙具有非常优秀的体温调节功能。如果体温下降,就在甲壳之间留出不怎么接触外界空气的空间进行保温。当体温上升时,甲壳像散热板一样展开,进行冷却。通过这些,不顾温度变化,充分发挥适应环境的能力。话虽如此,但在充满瘴气和灼热地区上长时间停留的个体似乎很少。
(某调查员的记录)

因兴奋而打开变化的甲壳
猛牛龙的后脚能够支撑巨大的身躯,产生强烈的推进力,其发达程度也令人瞠目结舌。另一方面,如果仔细观察它因愤怒而处于兴奋状态的身体的话,就会发现它背部的一部分甲壳立起来了。在重叠的甲壳上。通过留出空隙来调节体温。同时,鼻角也张开立了起来。因此,在兴奋状态下使用角的攻击会更加猛烈,这是显而易见的。

阻止猛烈突进的意外手段
隐藏在巨大犄角下的头部,以及作为攻击起点的后腿,肉质很好,应该是攻击的好地方。另外,在突进中对外部的冲击抵抗力脆弱,也有报告说,用投射器发射飞散核桃和爆裂结晶击中几次就会摔倒。虽然它对龙属性的耐性较弱,但这体现了它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

设定集怎么这么重点的东西不讲,猛牛龙是有肚脐的,在游戏中也可以看到,此前制作人访谈也特意提到过,这证明它应该是胎生动物,是为了体现它适应能力很强接近哺乳类的设计吗?猛牛龙和尾槌龙是亲戚,尾槌是否也是胎生?那它们和其他兽龙就有了本质上的差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