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罗马形象

古代中国的罗马形象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大国形象
《魏略》:有小城邑合四百余,东西南北数千里,置诸小王甚多,乃葱岭以西之最大国家。
《后汉书》: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
《抱朴子》:地方三万里,最大国也。
《旧唐书·西戎传》:拂菻国,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东南与波斯接,地方万余里,列城四百,邑居连属。
《新唐书·西域传》: 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国。去京师四万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萨部,西濒海,有迟散城,东南接波斯。地方万里,城四百,胜兵百万,常与大食相御……贞观十七年,王波多力遣使献赤玻璃、绿金精,下诏答赉。大食稍强,遣大将军摩拽伐之,拂菻约和,遂臣属。
(二)富丽多宝形象
《后汉纪》:谷食常贱,国用富饶,石为城郭,周圜百余里。
《外国传》: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大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
《晋书》:城中屋宇皆以珊瑚为搅柄,琉璃为墙壁,水精为柱础。
《魏略·西戎传》:大秦多金、银、铜、铁、铅、锡、神龟、白马、朱髦、骇鸡犀、瑇瑁、玄熊、赤螭、辟毒鼠、大贝、车渠、玛瑙、南金、翠爵、羽翮、象牙、符采玉、明月珠、夜光珠、真白珠、琥珀、珊瑚、赤白黑绿黄青绀缥红紫十种流离、璆琳、琅玕、水精、玫瑰、雄黄、雌黄、碧、五色玉、黄白黑绿紫红绛绀金黄缥留黄十种氍毹、五色毾、五色九色首下毾、金缕绣、杂色绫、金涂布、绯持布、发陆布、绯持渠布、火浣布、阿罗得布、巴则布、度代布、温宿布、五色桃布、绛地金织帐、五色斗帐。
(三)清明安乐形象
《后汉纪》:王无常人,国中有灾异,风不时节,辄放去之,而更求贤人以为王,放者终无怨。
《后汉书》:其地人庶连属,终无盗贼寇警,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
《三秦记》:让贤而治。
《抱朴子》:人士炜烨,角巾塞路,以道使人,人以义观,有道之士比肩而立,大有上古遗风;
此国不畜奴婢,虽国王夫妇,犹躬耕籍田,亲自居桑织经;
此国不用刑罚,人民温睦,皆多寿考;
此国乃大道所出,国人谈虚说妙,唇理绝殊,非中国之人可比。
(四)比较正面的人类形象
《后汉纪》:皆粗长大,平正若中国人,故云外国之大秦,而其国中常自言是中国一别。
《后汉书》:其人长大、平正,有类中国。率真质朴,市无二价。能变化吐火,自肢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
《三秦记》:士人贤直,男女皆长一丈,端正。
《太清金液神丹经》:大秦人白易长大,出一丈者,形仪严整,举以礼度,止则澄静,言气凌云,交游蔚挺。
《金楼子》:大秦国人长十丈,小秦国人长八尺,一足国人长九寸。
《北堂书钞》:昆仑之东十万里有大秦之国,人长三十丈,寿万八千岁,不知禾稼,但食沙石。
(五)近乎仙界的神异形象
《史记》: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云。
《后汉书》: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
《魏略》: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有西王母,西王母西有修流沙,流沙西有大夏国、坚沙国、属繇国、月氏国,四国西有黑水,所传闻西之极矣。
《博物志》:乃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
《异物志》:大秦国有一种羔羊,自然生于土中,脐带连着大地,击物惊之,乃惊鸣,脐遂绝,则逐水草为群。
《无上秘要》:有药名“大秦玄坚”,能使上飞轻举,超体霄真,此乃天仙之所服,飞神之所研,非陆游之所闻,山客之所见。
《拾遗记》:此国有寿木之林,一树千寻,日月为之隐蔽,若经憩此木下,皆不死不病。或有泛海越山来会其国,归怀其叶者,则终身不老。
(六)众香荟萃的芬芳形象
《后汉书》:物产丰饶,万物皆备,所出外国诸珍异中有苏合一品,乃会合诸香而成。
《魏略》:一微木、二苏合、狄提、迷迷、兜纳、白附子、薫陆、郁金、芸胶、熏草木十二种香。
《海内十洲记》:西海聚窟洲中有反魂树,花叶奇香,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以微火煎成黑饧状,香气可闻数百里,能使死者复活。汉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长安城内疾疫流行,病者数百,死者大半,武帝乃以此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气三月不消,于是信其为神物也。
葛洪(晋):其人每当炊事,皆然熏陆术为焦,香芳郁积,国无秽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