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魔法原理 吠城科学院量子小辐出品

关键词:魔力子α 魔力子β 高维触角 开弦 闭弦
概述:魔法的本质是由魔力子α,魔力子β,高维触角及各种非魔法粒子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1 魔法本质
1.1 魔法与魔力子
所谓释放魔法,本质上是魔法生物释放出一些能被自己控制的粒子,我的研究发现,灵魂是以一种量子态的模式存在的,这些粒子能够与灵魂本身叠加或相干,所以每个生物的魔法具有特异性,不会被其他生物魔法所干扰。这些粒子会吸附于其他基本粒子之上,并与之融合形成能与使用者灵魂共振的新粒子。
对于独角兽来说,他们至少可以释放两种类型的魔法粒子:魔力子α与魔力子β
这两种魔力子有着本质性区别。我们后面会做具体分析。
1.2 弦
在了解魔力子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弦
弦是一门理论物理学上的学说。弦理论里的物理模型认为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线",大至星际银河,小至电子, 质子,夸克一类的基本粒子都是由占有一度空间(只有长度,没有宽度的线)的"能量线"所组成。
弦的长度为10^-34米,每秒钟振动10^42次,振动速度达到光速(约每秒30万千米),振动时有一个或多个不振动的节点。弦分为开弦与闭弦,开弦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光子(光的基本粒子)与物质,闭弦有引力子(承载引力)等。开弦像一根线段,有两个端点,光子有最简单的开弦振动模式,只有一个节点;闭弦像一条橡皮圈,没有端点,引力子有最简单的闭弦振动模式,只有两个节点。在弦理论中,时空有10~11维,而在三维空间中,存在着"D-膜",开弦由于有端点,只能在膜上滑动,所以我们无法到达四维空间,但如引力之类的闭弦由于没有端点,能脱离膜运动,能够到达更高维空间,所以我们感受到的引力已经有很大部分"流"到了更高维空间,已经减弱了。


1.3 弦与魔力子
之前,有马看了@900路制作的魔法教材后有疑问,为什么同样是魔法波,有的可以在空气中留下轨迹(如变形咒,攻击魔法等),有的却只会在目标位置出现作用效果(如漂浮咒与护盾)?
原因是:留下轨迹的是由魔力子α——一种开弦魔力子,只能在三维空间中运动——造成的魔法波动,而无痕的则是闭弦的魔力子β由四维空间运动直接作用于作用点造成的。
下面我们对这两种魔力子进行具体的分析。
2 魔力子α
正如900路所说,魔力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通过独角兽使用他们的魔法器官释放不同的波长与振幅的魔法波动完成魔法的释放。这些开弦的阿尔法魔力子只能在三维空间里运动,他们可以与各种开弦粒子结合(如电子,中子,质子与光子等),从而使独角兽获得这些复合粒子的支配权。例如变形咒就是操作这些复合粒子进行粒子重构,魔法冲击波则是利用结合了魔力子的空气粒子进行高速冲击。因为魔力子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20米每秒(来自900路的魔法论文),这些魔力子α寿命很短,很容易衰变而产生光子(这就是魔法光线的来源之一),会在空气中飞行的时候渐渐损耗,所以魔法有有效施法范围,并且随着距离的提升作用效果会发生衰减。但是,对于附魔物品,则没有魔法作用范围限制。所谓附魔物品,是利用特殊蹄段将使用者的魔力子永久封存于物体之上后形成的法器。正如文章开头说道,魔法生物与其魔力子有着不受空间制约的纠缠关系,这意味着不论多远魔法生物都可以自由操作附魔物品(如暮光闪闪可以在小马镇通过附魔八音盒直接与远在坎特洛的星光熠熠联系)。因为魔力子α在空气中运动速度较慢且有着相当短的半衰期,所以此种魔法的作用距离较为有限,但大多数魔法必须与开弦操作相关,所以魔力子α为大多数魔法使用的魔力子。
3 魔力子β
我们现在知道魔力子β是一种闭弦粒子,这意味着其不会被约束在三维空间(D-膜)中,所以魔力子β应该有着更高的损耗率,因为一旦释放魔力子会向其他维度逃逸,但我们经过对多匹独角兽的测试发现,他们产生的护盾强度远远高于冲击波的威力(同距离下),这说明魔力子β实际上比魔力子α的损失率更低。于是,我们提出高维触角理论。
3.1 高维触角
魔法生物是一种半高维生物。他们释放魔力子β时的同时会制造一个高维触角,这个触角会在高维(至少是四维,待验证)空间里为魔力子β制造一个约束通道,直达三维空间的作用点。因为在高维空间中可以利用马因斯坦——蹄森桥原理大幅度缩短运动距离,加上没有空气阻碍而使得魔力子获得更高的运动速度,大大减少了衰变损失的魔力子数量,从而使得例如护盾与漂浮术等魔法具有瞬时性,高效性的特点。


3.2 魔力子β及实物操作
魔力子β会结合闭弦粒子,如引力子,从而达到引力操作的效果。虽然魔力子β不会衰变成光子(具体衰变的粒子还待确定),但其引起的空间波动会激发周围的空气中粒子发出光线,所以仍会有魔力波动光线存在。
但魔力子β并非不能对实物粒子产生影响,例如暮光闪闪帮助斯派克点燃烽火,利用的就是操作魔力子β结合的引力子,间接操作木炭块迅速摩擦从而点燃。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由魔力子β直接操作实物粒子无疑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方式,所以大多数实物操作型魔法都是以魔力子α作为施法载体的。
4 传送魔法
这个魔法我要单独进行特别阐述,因为这个魔法的使用需要独角兽对两种魔力子的运用都达到相当熟练的地步,因此只有极少数极有天赋的独角兽能够使用。这种魔法需要使用者通过高维触角制造一个通道,再利用魔力子β结合引力子对这个高维通道进行三维化处理,使得三维粒子能够在通道内运动而不会崩溃裂解,最后利用魔力子α拉动自身的每一个粒子进入这个通道,利用高维跳跃迅速到达目标地点。
但这并不是最为传送术最为精妙的地方。很多小马可能曾经对这个理论提出质疑,因为引力触角不可能把连在触角外的施法者代入触角内。但是,在高维空间中,克莱因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4.2 克莱因瓶

上图是个克莱因瓶的模型。这个瓶子的特点是无内外之分。当然真正的克莱因瓶是无法在三维世界里完整呈现的,至少在四维空间里才能形成完整结果,请试想,如果把上图中二维的瓶壁换成三维的空间,这意味着独角兽利用高维触角编制成克莱因瓶后不需要进入触角内部即可通过触角通道。正是因为这个魔法如此复杂,导致很少有独角兽能完成释放。
5 魔法释放与潜意识
最后,特别声明的一点是,独角兽根本不需要理解魔法的本质原理即可进行释放,正如小马们不需要知道体温调节原理即可保持恒温一样,独角兽的松果体可以在潜意识里完成由粒子选择·触角搭建等过程的进行。所以熟练的小马可以几乎不用思考地使用各种魔法。
参考文献
魔法的基本组成 900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