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速射炮可以打出10000发速率的秘密!

2019-05-18 23:49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当代的各种速射机枪和速射炮,其实有两种发射原理。一种是加特林原理,一种是加斯特原理。加特林模式的多管是轮流,靠电力更换枪管。而加斯特是双管交替后座。舰船和陆地上的联装高射炮逐渐被淘汰,主要是因为海军航空兵和导弹等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兴起,高射速炮的功能由火力攻击变为防空反导和火力支援,这种情况下,射速需求更加迫切。加特林机枪是由美国人加特林在1860年设计而成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第一支实用化的机枪。上世纪50年代以后,加特林原理首先被美国经重新改良后应用在枪械及小口径航炮和军舰防空炮上,也就是现在的各种军舰的近防炮和空军的各种多管机炮。加特林机枪的设计,在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1862型加特林转管机枪有两种不同结构。


第一种使用的是独立的钢制弹膛,弹膛与枪管分离,尾部封闭并装有撞击火帽。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药燃气泄露等缺点,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流行使用最多的是纸壳枪弹,而金属弹壳尚未普及。为解决这一难题,加特林使用了当时开发的独立金属弹壳弹药。这种弹药结构被后来所有机枪的设计者沿用。另一种结构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径的铜质弹壳边缘发火式弹药。在克服如何使独立的弹膛与枪膛同轴这一难题上,加特林使用了锥形枪膛,枪膛后部直径更大,使得弹丸进入枪管更加容易。

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敌军冲锋过程中与自己的距离不断拉近导致情绪激动,不能控制自己自己的手,会发疯一样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过热。到了现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应用在机炮上,以求得高射速;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国空军使用的 20mm M61 “火神”机炮。60年代后的加特林机枪和机炮,无非是把当时枪管旋转的动力来源,由手动改为电动或者用导出发射药燃气的动力来驱动枪管旋转。可以打出每分钟6000到1万发的高射速。


一战期间由德国人卡尔·加斯特创造了加特林体制之外的另外一种速射炮的方式。基本原理是在机炮的两个炮管中,一个炮管发射炮弹时,其后座力通过一个杠杆装置来带动另一个炮管装填及发射炮弹,如此循环往复的发射炮弹。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结构简单紧凑,高可靠性,并有非常高的射速。全重仅是51公斤的机炮。射速为3000发/每分钟。

Gsh-23L双管机炮,可以被安装在战斗机机身中部的炮塔内,也可以被安装在UPK-23炮塔内,并挂在飞机的外挂点上。Gsh-23L被原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7等多种战斗机所使用。这种机炮也是过去同样采用苏联设计体制的歼6和强五飞机的主要固定武器。


速射炮可以打出10000发速率的秘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