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鱼人帝国过年的一些论述

2020-01-26 14:36 作者:唐䨮琴  | 我要投稿

在鱼羊肉大陆上,生活着鱼人和羊人;鱼人修炼愚之力,羊人修炼洋气,彼此恩怨不断。

鱼人二代帝国屹立于鱼羊肉大陆的北方,这里遍布着草原、山谷、雪原,相比于羊人联和都市所在的土地可谓是贫瘠、干枯。

  帝国的统治者被称作大主宰,如今在位的是土豆三世.削削,一位好战的鱼人主宰。

  现在,土豆三世正在他的书房里,认真地翻看着手里的羊皮地图,一旁站着的是【帝国国师、叫浪圣者、智慧之神的行走、唯一叫浪正法修习鱼人】——大聪明。

  土豆三世指着北面的一块说道:“……这么一来我们已经把整个鱼人草原所有的势力一网打尽了,再无后顾之忧了。此次若不是明师训练的超时空军团,恐怕这此围剿会费上不少力气,还会让不少蛮鱼逃到沙漠里!”

接前情提要,这时候,鱼人帝国正在汇合十路大军围剿鱼人部落,并且战争接近了尾声。

  大聪明摸摸自己湿溜溜的胡须,“春节将近,我只是为了早日结束战争,早日让我们的儿郎归来。”

  土豆三世没想到大聪明忽然说到这个话题,笑道:“哈哈,也是。”

  他宽厚地说:“明师如果没事,可以回家休假了,等到过完十五再上班也不迟。”

  “多谢大主宰!”

  大聪明微微一笑,便告辞离开了大主宰所住的糠稀宫城,回到了自家在糠稀京中心街道的豪宅。

  大聪明从未娶妻,家里只住着一个抱养的孙子,一只负责烧饭的水元素和一个负责管家的水元素,还有一群杂役——那是一群留着猪尾巴的黄牙老鼠,猪鼠。

  到了家,大聪明第一时间便准备看看孙子,但是还没到他的房间,就听到孙子在高声议论着什么。大聪明忙停在窗前想着听听孙子在说些什么。

  “……所以根本没有年味了啊!”

  孙子在对着水元素抱怨着,水元素管家一幅“我只是个工具人.jpg”的样子任劳任怨地飘在孙子面前,安静地倾听。

  “不行,我真是越想越气,我一定要写点什么,方才能发泄我心中之火!”

  孙子自言自语,然后抓起笔,摊开日记本,伏在案上便开始奋笔疾书。

  大聪明稍微凝神,便看到了上面的内容。

  ——【论禁放令】——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只要为了表示喜庆,帝国的鱼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和对新一年的祝福。而在古代,鞭炮则是用来在新年驱退鬼神保平安的,这个习俗在我鱼人帝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甚至可以说,这习俗比我鱼人二代帝国还要年长。

  比如《鱼人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大公青蛙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鱼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反映出了古代鱼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糖朝,鞭炮又被鱼们称为“爆竿”,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鱼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怂朝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鱼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据《神异经》说,古时候,鱼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怪物既不怕鱼又不怕火,经常趁鱼不备偷食小鱼。鱼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鱼说其可令鱼寒热,是使鱼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鞭炮

  到了糖国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龙套的鱼,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鱼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怂国时期,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糖鱼诗亦称爆竿。后鱼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东的留羊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留羊花炮”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西羊国度。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鱼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然而,今年当今朝廷所发的禁放令,着实令鱼愤慨之余又感到失望。

  首先,所谓安全危害。爆竹的燃放有时候确实会对鱼造成身体伤害,就是我都能举出个例子,比如小时候我曾经看到过隔壁家的高贵叔被爆竹炸伤了耳朵,或者是我在塘报上看到的某地爆竹作坊爆炸炸伤几鱼炸死几鱼。

  所以呢?如果论危害,炸药的危害不大吗,为什么还要一直生产炸药?如果说容易对鱼身安全造成意外,因为虾车机车而出现的交通意外难道就比爆竹少吗,为什么虾车机车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死于轮子下的鱼一年比一年多,却没有见过抑止买车开车?

我真是害怕极了现在的车,那车速嗖嗖的快,逆行、开远光灯、占非机动车道的等等简直气死偶咧;但是有时候出远门我又不得不骑车,每次出门我都胆战心惊的,生怕被撞成咸鱼酱。

  对于一些鱼,一些文章鼓吹的“鞭炮对鱼的安全危害”,我实在是感到好笑,莫说是因噎废食,怕被骨头卡着喉咙就不吃羊肉了,就是断章取义也实在有一手。如果照那些鱼鼓吹的鞭炮危险论调,千年以来的古鱼们怕是喜欢自找麻烦;所有放过爆竹的鱼古今加起来也有数十亿多,就只挑那些放爆竹受伤的大书特书,便如同欠脓城那些老砖家对游戏的批判所说“玩游戏的鱼偷钱耍牌”“就是因为痴迷游戏里的打打杀杀才对路过的鱼抢劫”“玩游戏就是病”?现在玩游戏的鱼多了,我也玩,糠稀城里所有年青鱼都玩,我们都有病?

  鞭炮可能会伤害到鱼身安全,所以我们禁止生产,禁止燃放。

  我宣布,我发现凡是呼吸了的鱼最后都死了,呼吸有危害,从今天开始大家禁止呼吸。

  好笑。

  其次,是所谓的保护环境。这一点我在初看到时差点眼泪都笑了出来,笑了有一刻钟。

  诚然,现在的爆竹燃放是有污染环境的嫌疑,这也是禁放令宣传禁放爆竹最主要的原因。燃放爆竹会释放出什么什么气,会和天空造成什么什么反应,导致什么什么环境被破坏,这些全是真的,又如何呢?

  这点污染对于大生产作坊造成的污染来说不值一提,而很多作坊的污染依旧没人管,燃放鞭炮却被罚款和禁止,颇有一种顾左右而言其他的嫌疑。为什么有着几百年燃放历史的鞭炮没有把环境破坏了,反而是近些年大量作坊的出现才让环境恶化,现在把环境保护的锅轻松就扣在了燃放爆竹上,大有一种“只要你燃放爆竹你就破坏环境”的意思。

  作坊天天开,爆竹天天放吗?难道春节这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时间,燃放爆竹比作坊排放的生产垃圾所造成的污染还要大吗?无非就是燃放爆竹相比之下不重要罢了,说什么污染环境,好一个遮羞布!禁止燃放爆竹,只不过一纸禁令就可以了,要动那些作坊,可是真正需要损失许多许多钱啊!

  鞭炮会污染环境,我们不管它污染了多少,不管它是不是主要污染源,也不管它是持续了几千年的习惯,反正现在环境出了大问题,就是它有了问题。

你觉得不对?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OK?都听我的,我说它对环境有很大污染,那就有。

  最后,所谓噪音。关于这一点,我本来想破口大骂“贱鱼就是矫情”,但一想,又觉得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我也遇到过晚上噪音睡不着觉的问题,知道爆竹在春节噼里啪啦有多么响;或许在大家兴高采烈庆祝又过了一年的时候,在邻居早早起床欢度新年第一天放炮的时候,总有鱼还在疲惫不堪在床上睡觉、或者独自一鱼听隔壁的鞭炮声、或者熬夜晚起被吵醒。

  啧,我好像明白了。

  从表面上看,放炮的稀少直接给人的感觉就是年味淡了,无趣了,甚至还没有西羊国传来的羊节节日味道重。

  可实际上呢,节日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不会变的,变的是鱼。

  就像是有人会觉得放炮是种噪音一样,觉得燃放烟花爆竹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一样,认为爆竹太危险,其实只是鱼不再需要放爆竹了。

  有一句话说的好,当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它的一切都是错的。

  爆竹的使命就是带来声响,鱼不需要它,便从新时代淘来一个新词语——噪音。

  爆竹起源自保护鱼们免受怪物的伤害,鱼不需要它,便从新时代想出老缺点——危害安全。

  爆竹是被鱼制造出来的,鱼不需要它,便给了它一个最后的任务——闭嘴,为了保护环境!

  写到这里,我反而有些释然。

  仔细想想,就算是前年,那个还有爆竹的春节,不也是等到了三十前一天,我听着隔壁忽然在噼里啪啦地响着鞭炮声,才恍然说了一句“明天是年三十啊”。

  曾经那个一年最好的日子,充满团圆快乐的日子,它所谓的“年味”,早就从某个时候开始逐渐地就变淡了啊。

  爆竹,是春节这玩意儿弥留之际,没喊出喉咙的一声呻吟。

  它,慢慢就死了,现在留下的只不过是名为“假日”的躯壳而已。

  躯壳,只是躯壳……

关于鱼人帝国过年的一些论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