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29):“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与残缺能量覆膜”

2022-09-01 12:56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完成上篇文章“聚变”中描述的描述后,作者认为自己对于自己原本想要在“聚变”中描述的与黑洞形成关系非常重大的基本原理也即动能引导的聚变中的一些基本现象以及概念描述不够充分,因此临时决定额外补充此篇文章。

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是指:在功能上近似于能量覆膜但却并非能量覆膜的、不稳定且不容易在长期内维持相同的结构的、但在极短期内却能近似替代能量覆膜并产生与能量覆膜相似效果的一系列能量结构形式。

举个例子首先请先看看下图《29》-1:

《29》-1

在上图《29》-1中存在一个含有四层能量覆膜(黄、金、橙、红)的源质能量团,同时还存在由复数未在图中标注的源质以及源质能量团,它们与图《29》-1中画出的源质能量团共同形成了源质能量引力场,并且假设此时图《29》-1中画出了的源质能量团的临界能量覆膜层数大于二而小于三。

此时由于图《29》-1模型中源质能量团的临界能量覆膜层数大于二而小于三,故而图《29》-1中的源质能量团从最内层能量覆膜开始计数的两层能量覆膜也即黄色能量覆膜以及金色能量覆膜得以长久维持稳定,但更外层的能量覆膜也即橙色能量覆膜以及红色能量覆膜的能量会在源质能量引力场的作用下崩坏如下图《29》-2:

《29》-2

此时在两层能量覆膜崩坏形成的能量团块完全向着周围发生扩散之前,这些由原本属于《29》-1源质能量团能量覆膜的若干小型能量团块仍处于图《29》-2中含有两层能量覆膜的源质能量团周围,尽管这些能量团块彼此间可能并不接触也绝不是一个或两个完整的能量覆膜,但这些能量团块仍为中心的两层能量覆膜源质能量团削弱了未在图中标出的处于双层能量覆膜源质能量团周围的源质以及源质能量团释放的源质引力,因此仅以这段这些由能量覆膜崩坏形成的能量团块还没散开的时间而言这些能量团块起到了近似于能量覆膜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随着过程的进行这些能量团块终会向着四周扩散,所以它们是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

以上内容便是关于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的描述,接下来说说残缺能量覆膜。

残缺能量覆膜是指:不完整的、在部分范围内产生与能量覆膜相似作用的能量团块,是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中的一种,在这其中在动能的作用下一个源质能量团撞击另一源质能量团后由这部分动能转化形成的残缺能量覆膜称为动能残缺能量覆膜。

在讨论残缺能量覆膜和动能残缺能量覆膜之前我们先说说自然过程中的动能散失与动能转化。

在之前有关“动能”的文章中,我解释称由于动能依附的源质能量团的能量覆膜层数更少其释放的源质引力被削弱的程度更小或是其源质总数更多释放的源质引力总量更大致使动能被约束于源质能量团的附近如下图《27》-3:

《27》-3

以及下图《27》-7:

《27》-7

但在实际上,在动能促使源质能量团发生移动时绝大多数情况下动能依附的源质能量团与周围的源质能量团的关系并不总是能维持住动能依附的源质能量团的能量覆膜层数更少其释放的源质引力被削弱的程度更小或是其源质总数更多释放的源质引力总量更大致使动能被约束于源质能量团周围的情况,在更接近于实际的情况中动能依附的源质能量团与周围的源质能量团的情况实际是如下图《29》-3这样的:

《29》-3

在现实情况中动能致使源质能量团移动的环境实际上更接近于《29》-3这样的杂乱无序乱并且七八糟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存在动能自然不能稳定地依附于中心的源质能量团,因此动能在促使中心的源质能量团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因为受力不均衡而向周围扩散并且逐渐散失如下图《29》-4:

《29》-4

此时动能由源质能量团一的动能转化为源质能量引力场中的热能,并且随着动能的扩散这些源质能量团近似起到不完整的近似于能量覆膜的效果如下图《29》-5:

《29》-5

此时图《29》-5中那条蓝色曲线在部分范围内起到能量覆膜的作用,并且其并不稳定,因此它就是前文提及的残缺能量覆膜且是动能残缺能量覆膜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能量覆膜有隔绝源质引力促使源质能量团融合的作用实际上蓝色的残缺能量覆膜与源质能量团六的最外层能量覆膜也即红色能量覆膜可以近似视为如下图《29》-6的情况:

《29》-6

因此在图《29》-6的模型中蓝色能量覆膜与红色能量覆膜共同组成的大能量覆膜有促使源质能量团一与源质能量团六融合的倾向。

以上便是对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以及残缺能量覆膜还有动能残缺能量覆膜的正文描述,对于前文“聚变”的内容的补充也到此为止,下面说点闲话。

其实作者在创造“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这个词语及其相关概念的时候主要是在为量子力学、相对论的统一做铺垫的,事实上作者认为量子能量海也即“迪拉克之海”的本质接近于随时可以产生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的源质能量团的低能量区域,这部分内容的应用则可以促成反物质技术以及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在这条道路上发展的极致是能够维持结构稳定情况下的源质能量的传输,也即通常意义上的“物质传送”或称“折跃技术”,所以是种相当有意思的高级运用,所以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多加思考和揣摩。

以上便是此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下篇“黑洞热辐射——有物质吸收的黑洞辐射”。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29):“类能量覆膜的不稳定能量结构形式与残缺能量覆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