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灰胎细说(一)
古琴灰胎的不同分类其实是基于琴身的发声原理,古琴的发声振动是一个整体振动。这里讲这个概念,就是说,古琴的发声不是一个简单的由面板振动来带动腔内的龙池凤沼的空气式振动,它的声音不是这样产生的。它实际上是由面板振动来带动空气式振动的同时,底板也要参与振动,然后一起构成一个纵向的摆动,这样的一个摆动是琴体的振动。当琴发出的声音对的时候,声音是向下走的,而向下走的声音,声音一定是一个纵向的振动。
所以在传声原理的基础上,木材和灰胎的疏密度就最大程度决定了传声的沿长度,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密度的木材或过于疏松的木材不适宜斫制古琴,同理灰胎也是一样。
古琴的灰胎是一般大概分三个层次,单从斫琴优质率来讲,纯鹿角霜为上成,其次八宝灰,再其次为瓦灰,当然价位排序也同理。
1.我们先讲鹿角霜灰胎, 这种灰胎由大漆和鹿角霜等材料调制而成。
那么鹿角霜又是什么呢?
鹿角霜为一般是用梅花鹿或马鹿等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因为这种骨渣内层自带蜂窝状小孔,可以吸收部分琴弦与琴面撞击产生的多余的高频,又因其附著力很强,所以和大漆、瓦灰相结合后,既可以增强漆胎的硬度,又可以保证琴声的悠远。
鹿角霜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使用范围十分广泛,虽然在各处可以随意买到,且价格不贵,但是处理起来却很麻烦。制作一床琴,要至少6斤左右生漆鹿角霜,需全部手工捣成粉末,并过筛分粗—中—细—特细四种(具体到斫琴师个人又有所不同),与大漆进行调和,制成灰胎。
选琴要素:音色、手感、材料、做工、溢价
初学者音色、手感可平行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