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系列3——材料体系演进之固态锂电池
快车通道:
ISO 14064-1系列汇总
汽车行业碳中和系列汇总
广东汽车碳足迹系列汇总
汽车左B柱LCA系列汇总
汽车白车身LCA系列汇总
废旧轮胎再生橡胶系列汇总
动力电池发展趋势系列
磷酸铁锂专家交流汇总
磷酸铁系列汇总
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系列汇总
碳减排制度系列汇总
CCER制度系列汇总
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
绿电专家交流汇总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动力电池系列的第二部分:材料体系演进之掺硅补锂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三部分:材料体系演进之固态锂电池
目前商业化应用的锂离子液态电解液的问题在于容易燃烧,并存在漏液现象, 同时液态电解液容易与正负极发生副反应生成锂枝晶。锂枝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消耗电解质,生成不可逆转的金属锂从而降低电池效率,并有可能穿破隔膜导致电池短路。
固态锂电池(Solid-State-Lithium-Battery)技术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液态锂电池的痛点。
固态锂电池的优势在于:
1、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强,自燃风险低。
2、可直接与金属锂匹配(最佳负极材料),提升电池能量密度(>500 Wh/g),解 决里程焦虑。
3、 固态电解质(Solid-state electrolyte)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因为固态 电解质机械性能较强,锂枝晶难以穿破电解质。
4、 无漏液风险,可对电池模组进行更有效的设计排布。
因此,固态锂电池不仅可以满足未来政策对动力锂电池单体比能量的要求,还 具备了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优点,成为下一代商业锂电池的主要研究方向。
全固态锂电池由正极,负极和固态电解质组成,正负极涂覆于集流体上,固态 电解质位于正负极之间。正极材料主要有 LiCoO2、 LiFePO4、LiMn2O4 等氧化物,负极则使用石墨、金属锂或锂合金等材料。
固态电解质的三大基础分类为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种材料的性能各有利弊。
全固态锂电池结构示意图: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SPE)由聚合物基体和碱金属盐组成,聚合物基体包括聚环氧乙烷,聚硅氧烷、脂肪族聚碳酸酯等。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优点是柔韧性好,加工费用低,且能与正负极形成良好的接触面,其缺点是室温下离子电导率低,与金属锂匹配时容易析出锂枝晶,难满足商业需求。
氧化物固体电解质主要包括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型、钙钛矿型以及石榴石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优点在于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电导率较高,但由于硬度较大,加工性能差,并且电解质与正负极接触面积小,界面阻抗比较大。
硫化物电解质根据结构可分为非晶硫化物、结晶硫化物和玻璃陶瓷硫化物,其 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 Li2S-SiS2 基玻璃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10-2 S cm-1),延展性好,工艺流程简单且成本较低,但化学稳定性较差,在空气中易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H2S;与金属锂负极和传统正极材料在界面处发生副反应,降低电池效率。
三种固态电解质的性能参数比较:

固态电解质类型及优缺点汇总:

各家电池巨头加码布局固态锂电池,固态锂电产业化进程加速。
2016 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宣布了对固态锂电池方向的研发路径,并分别计划于 2030 年 和 2025 年实现全固态锂电池的量产。
2018 年,韩国 SKI 宣布与 LG 化学、三 星 SDI 组成电池联盟,共同研发固态锂电池的核心技术,LG 化学计划于 2026 年实现量产,三星 SDI 则计划于 2027 年实现产业化。
2019 年,日本松下与丰田合作研发固态电池,同年 8 月,公司与比利时微电子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固态电池。
全球锂电池巨头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情况:

动力电池系列的第三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四部分的内容:材料体系演进之富锂锰基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中国乘用车双积分,低碳供应链,循环经济,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
付费服务: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