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理解人性》读书笔记与感悟(二)

2020-05-19 00:42 作者:价投韭菜  | 我要投稿

感悟

从小看大,从这本书中找到了原理和解释。

儿童心里方面的健康, 其实从小就基本已经定了。

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如果了解了这个人的童年,那么就更容易得出判断。

与另一本书《自卑与超越》,一个人在自己的人性(人生态度、行为模式)基础上,可以自卑,也可以超越


核心观点

  • 玩耍中体现人生态度。 一名儿童玩游戏时采用的方式、对游戏的选择和重视程度,都表明他的态度及他和所处环境直接的关系,而他与同胞之间的相处方式,是非常友好,还是心怀敌意,尤其是他是不是有想当统治者的心理倾向,也会在游戏中表露无遗。

例子:那些逃避游戏与玩耍的儿童,都不太适合人生。原因就是: 自负,缺少信心,以及因此害怕自己表现糟糕

  • 注意力不集中。原因: 排除掉疲劳和疾病,就是原本应该去关注的东西,并不适合他们的行为模式,他关注的是别的东西罢了,因此集中不了注意力。 如果换个与他们的人生态度相关的问题,他们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起来。

  • 潜意识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人类只敢正视对自己有用的事物。凡是有用的东西,我们都会觉察到,凡是有可能干扰到我们所持观点的东西,我们都会将其打入潜意识。

  • 一个人的价值。 任何一个人的价值,都是由他对同胞的态度,他参与集体生活所要求的劳动分工 的程度决定的。

  • 家庭系统排列。

  1. 最小的孩子,往往希望变成一个征服其他人,只有出类拔萃才满足的人。但却没有必需的主动性和信心,往往找借口逃避自己的义务。实际上,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不如别人,这一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诠释。儿童时期非常容易犯下错误,面临诸多可能性,也面临诸多后果。

  2. 教育孩子的方式。通过鼓励孩子的虚荣心,把刺激性因素强加给孩子,是不妥的。把永当第一教给孩子,会让孩子变得狭隘,孩子只会想自己、产生对同伴的嫉妒、对自身所处地位的焦虑

  3. 家里的长子长女,处于家庭比较有利的处境,往往获得权力和常识帮助父母。如果其成长没有受干扰的话,他们身上具有维护法律与秩序的性格特质。会尤其重视权力,也往往属于明显守旧的人。

  4. 次子,始终都在全力以赴、都处于压力之下追求优势。可能受到了冷落与忽视,破坏了内心的和谐。

  5. 家中的独子,已经过惯了没有任何困难的生活,总有人替他们解决成长路上的种种问题,会形成种种错误的态度。有困难时,认为整个世界非常不友好,进而对困难产生畏惧心理,还用不熟练的方式应对这些困难。

  6. 不论一名儿童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错误的影响,最严重的后果,其实来源于他渴望把自己抬高的盖过所有同伴,寻求更多让他获得优势来超越同伴的个人权力的那种心态。解决方法,就是 培养社会感

《理解人性》读书笔记与感悟(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