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
思考,就是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处理形成新的信息。 已有信息指的就是经验。经验来源于过去,过去的经历,过去的知识,并不来源于这一刻的思考并判定为真。 人类会在信息中对事物进行定义。事物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改变,人会根据经验找到其中的因果逻辑。经验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对经验的总结。先有因果,后有是非。 人类会对认识到的事物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归纳源于人们在经验中发现事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把事物改变的原因定义为“力”。改变意味着时间,意味着延续性的记忆。力本身失效时,总有另一个力填充,因为改变客观存在。 事物和相关的力组成的,就是“模型”。模型存在于人的脑海中,是人用来理解并预测事物的。模型只有实用性,并不是真理,因此它也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纯物理世界,通过经验总结出空间的存在,并假设事物的空间性质存在稳定的运行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意识。纯物理世界只是一个模型,并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本身也是被人为定义出来的。物理的延展性,只要能影响事物的空间性质,就会被纳入物理的范畴,进而影响人的信息,因此纯物理不否认空间以外的事物。信息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物质,物质的客观改变会影响到信息。从物质的角度衍生出的生理学,就能很好的解释接收到的信息乃至思考本身。 为何接受纯物理世界?这就凭个人的经验,通过对经验的概率性统计并接受,人就该这样,否则会陷入到反经验的状态,思考时开始怀疑逻辑本身,最终破坏的是人的生理机制。通过这句话,生理机制最终会把你拉过来接受的。 “意义”是一个主观的词,是人类用来衡量事物对自身价值的。人生本质上就是一种体验,它由延续性的感受构成,人生的意义即为“感受价值”。 感受价值,指人生每一刻的感受都有一个数值。每一刻是相对于主观时间存在的,因此存在“感受价值密度”,它跟注意力有一定的关联。例如在昏厥或死亡时,感受价值即为0。 感受价值来源于人对感受的客观选择。当人在开心时,是可以通过主观意识压抑开心的情绪并让自己难受的,而是否做出这样的选择判定的标准就是感受价值,或者通过恐惧的情绪判定。 承认感受起码有阶级性的好坏之分,在阶级下又能无限细分,例如每一点痛苦值都能影响人对感受的判断。如果轻微数值的变动不影响阶级那就当它没用,权重为0,但这可能与现实不符。 人为什么能判定感受的好与坏?因为人是人,具有人的生理构造。所以感受价值只对想要活的更好的人有用。 承认人想要活的更好,但一定要活的更好吗,选择摆烂甚至死亡也是一种选择,但这也是因为是人类才做出的选择,而作为人类,最终会得出前者的答案。 (ps:人无法对过去的感受进行很好的评判,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评判的那一刻都是对过去经历的幻想。评判是对感受体验的自然呈现,因此不能对感受价值本身过度思考,因为在太过理性的前提下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且当下的感受本身可能也不是很好。) 从客观上来说,一个人总是影响着周围的事物。因此人的本质就是感受体+一股力量。 对于人来说,信息可以分为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抽象信息、嗅觉、触觉等,其它暂时列为生理信息。 试想一下在一个黑暗的密闭的空间里,人会遭受心理或生理上的双重打击。感受价值需要信息的支持,而在纯物理世界这个硬件下,即可以理解为感受价值需要物质的支持。 金钱的本质就是一种信誉。金钱本身没有多大用处,当人认为金钱大概率能换到各种东西时,金钱才有了用处。 经济的核心是交易。交易双方首先拥有物品或服务的所有权,不管是出于法律还是实际情况。交易是一个事实过程,因此交易双方需要确保交易行为的实施。在一般情况下,交易是建立在政治的基础上,通过给予交易者双方相应的信息,来确保交易的形成。例如违法交易相关法律者会受到惩罚。 政治的本质就是博弈。 人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合当下的信息做出决策。当决策需要考虑到其他人的行为时,这种决策便称为博弈。 心理学,指代人心里的一切行为活动。人的心里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表现出的外在行为。因此,人的力量基本上来源于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