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考毕业生的一些小建议

刚毕业那几年,每年这个时候,还会发些动态说一说。后来逐渐忙起来就忘了。最近刚好有粉丝高考结束,和我聊了一些。我想要不把这些整理成专栏算了,这样每年都能看,反正我能给出的建议也都差不多,年年没什么变化。
提前说一下,这些只能算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不过我毕竟毕业已经好几年了,这些经验是否适用,都不好说。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姑且听一听。
一、认真考虑你的志愿
高中三年确实不容易,高考完肯定想使劲放松一场。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你还需要去认真考虑一下你的志愿。当然这些只适用于出分后再报志愿的省份啦。
报志愿这件事绝对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重要程度不亚于你的三年苦学。别在这个时候掉了链子,功亏一篑。这是一件决定了你未来的选择。可能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一辈子,都会因为这次选择而发生变化。别信那些什么“不过是换一个城市打游戏”之类的俏皮话,为你人生负责的只有你自己。
选择志愿的时候,有2项需要重点考虑:城市和专业。
城市这点很好理解。在什么城市上大学,留在什么城市就更方便。你的大学同学以及大学学长们也会有很多是本地人,或者在毕业后留在这个城市。如果你也留下,他们就是你的人脉。各种方面上,多些认识的人总归没有坏处。
另外,在某个城市读大学,也会更容易获得这个城市的户口。比如依据目前上海的政策,如果你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上海交大读的话,读完以后找个上海工作,然后落户口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大学所在城市是你很值得考虑的一个因素,想一想自己以后期望在哪里发展。
不过如果可选择的大学的水平差距很大的话,在A城市读大学然后去B城市发展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能名牌大学的话还是优先名牌大学。
专业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而言。作为高考中的佼佼者,社会自然希望你们未来能够用得上你们大学所学。你的大学专业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影响很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知名公司招募程序员,一定要求你是相关专业出身。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个人觉得,要把未来的职业规划纳入考虑范围内。不一定局限于你高中时候什么学科学得好,高中毕竟就这么几个学科,跟大学里琳琅满目的专业比不了。而且兴趣不一定要和未来的职业重合。就像你喜欢一首歌,也没必要去把这首歌设置为起床闹钟。可能设置几天,你就不喜欢这首歌了。
你的爱好,需要你喜欢做这件事情;而你的工作,则是需要你不讨厌就可以。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的目的还是为了工资。我也是。虽然我作为程序员,也喜欢写代码,但是为了爱好而写的代码和为了工作而写的代码肯定是不一样的。工作的时候是为公司写代码,实现公司的需求的。
当然有些行业不是那么需要相关专业的知识,这点也需要你自己去考虑去了解了。你未来想做什么样的工作,然后去想你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一般来说,工科方向会更加需要你的专业知识,毕竟这些需要学四年的内容不是短时间几句话教得清的。公司也会根据求职者的学历来进行人员筛选。还有像注册会计师等等之类的,也都需要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未来想从事这些职业,那么就需要早做打算了。
这时候可以多去联系一下学长,从老师那要一些已经毕业了的学长的资料,或者你直接去知乎等地方查一查什么专业未来前景怎么样。总之这是一个比较消耗时间的事情,别等出分之后再行动,最好现在就去问一问。以免到时候时间不够用。
我个人是程序员。如果有高考毕业生未来想做程序员的话,选专业时候就选“计算机科学”,英文“computer science”,简称“CS”。虽然专业名字写了计算机,但基本上就是在教编程。有些大学会开设“软件工程”专业,我不太清楚这个区别,感觉他们教的课都差不多。不过看起来分高的那些人都是选的计算机科学。
如果你担心没有编程基础能不能学的话,可以先试试。其实挺多人大学之前都没编过程序的,我也没有,所以不用有心理压力。关于编程,担心自己没基础能不能学的话,可以在菜鸟教程之类的地方先简单自学一下。https://www.runoob.com/python3/python3-tutorial.html 之后去照着试试做。这个本事也有网页编辑器。不需要看那些概念类的简介。那个简介不是给初学者看的,是给学了其他语言后想来学这个语言的有基础的人看的。另外即使看着觉得难也没关系,我记得我当初大一的时候,第一次考试,全班平均不及格。那还只是门introduction类的课程。虽然我当时及格了,但也感觉云里雾里的。是学期过半的时候才突然明白过来编程应该有怎么样的思维。所以即使没有基础也可以报计算机专业的。不过好像有些是限制只有理科生能报。只要你能报,就可以勇敢地去报。
对了,有些高考毕业生可能刚毕业就已经有女朋友了,想两个人一起考虑志愿,或者是分数差距大,不知道该优先在一起还是优先各自城市。对此,我只能说是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不过如果是暗恋的话,现在抓紧去表个白吧。反正无论是失败还是不表白,以后估计都见不到了。而且想要一起报志愿的话,需要一个可以一起商量的名分。反正,我就没什么建议了,我到现在都没有……
二、关于打工
我个人是觉得,除非你是有什么急着想买的东西,并且想做个纪念,留下一段你用了一个假期去打工赚钱最终获得想要的东西的美好印象,否则的话我不建议去打工。
高考毕业生能做的兼职太有限了,肯定和你的专业知识没什么关系,大概率也没办法写到简历里。而且你未来大学毕业后去工作,赚钱的效率是你现在打零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现在这个时间去打工的话效率太低了。
所以我觉得,除非你是为了打工而去打工,否则没必要去打工。这段时间你可以去享受一下生活。等以后工作了,能挣钱了,就很难有这样大段的时间了。
三、关于大学学生会
我没加,我加的是科协。室友当时去竞选过学生会长,不过没竞选上。我们大学的学生会也是挺忙的吧,不过我了解不多。
我个人观点是,反正大学嘛,什么都可以试试,也是不错的经历吧。不过要说有什么意义,要看你未来的职业。至少对于做程序员而言,这种经历肯定没办法写在简历上。
四、关于这个暑假怎么过
我是玩了一个暑假。
感觉好像大半的时间都是在网吧和朋友们开黑打dota。反正玩得挺开心的。当时还试了试玩一些网络游戏,不过等到了大学就都弃坑了。因为实在是没时间,网游太依靠固定时间打固定活动或固定副本了,对于时间少的人来说没办法跟上。
不过现在的孩子们是不是都在打手游了。虽然我手游也都删了。我觉得那些每日任务太繁琐,每天跟上班似的完成任务,不是那么有意思。现在我有时间的话,一般是看看动画,打打游戏王,以及一些单机游戏,还有switch的一些游戏,等等。
弃坑网游和手游的一个原因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看游戏剧情,但是网游或手游的剧情是没办法结束的。这注定是一个无法结尾的故事。
感觉扯远了。总之这个暑假实在太美好,怎么过都显得浪费。
学一些东西也好,去彻底放松也罢。不后悔就行。
五、大学要怎么过
大学里还是要好好学习的。我记得当时我的一个学长在老乡会和我们新生说,大学了,可以不用那么非常认真学习,普通的努力就行了。后来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是,拿到A就可以了,不用追求A+。
那大家就用这个标准来共勉吧。我是没达到,我最后平均A-。
这些字母是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学分绩点。是用每科的学分*每科的成绩,都加起来,再除以总学分。只是一个很通用的成绩计算方法。要提高GPA,不是盲目地多选课就行,而是需要在选择的课程中得到更高的分数。在未来你找工作的时候,GPA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映入招聘人员眼帘的东西。所以还是高一点比较好。
总归是把想说的东西都写了下来。除了游戏王相关内容外,好久没打这么多字了。说的这些话,只能算是我个人经历的一些感想吧。过了这么多年,也有那么几个代沟了。反正进入大学后,如果鉴别和筛选信息,也是新大学生们所必须学会的事情。
祝愿大家都能进入希望中的大学,读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