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耳食录(三十)

2023-07-12 20:22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116,朱克

  宛平人朱克,偶然感冒风寒,白天睡觉,梦中在河边游玩,遥望远景,十分快乐。看见有四驾车马从东而来,车中坐着五个人,还有一个赶车的车夫。车夫说:“有一家贵人大宴宾客,知道的都可以去,你一同去吧。”那五个人也招呼他赶快上车,朱克不知怎么也就身在车上了。

  车赶得很快,来到一处,人声嘈杂,像是市镇。西面有一高台,台上在演戏,台下摆宴席,宾客极多。朱克和同车的五个人也坐了一桌,酒肴随即端上,并不知道主人是准。朱克平日就不善于饮酒,又想到病未痊愈,不敢多喝。那五个人狼吞虎咽,吃得杯光碗净。车夫催促道:“该回去了。”又上车而行。

  不多时都下了车,进了一家,原来是朱克的姨家。车倌把他们一直送进狗窝,依次推倒那五个人,都变成了小狗。轮到朱克,朱克想逃掉,但也被推倒,大喊一声,昏了过去。醒来时,已经也变成了狗。觉得浑身疼痛,母狗给一舔,立时就不疼了。姨母走来,看了看说:“母狗下了六个崽。”朱克连声称呼,姨母也不答理。他又说:“我是您的外甥,不是狗。”姨母也听不见,径自往里面去了。一群小狗争着吃奶。朱克也觉得奶香,肚饿想吃;又想我是人,为什么要吃狗奶?想跑回家,腿软得不好迈步,勉强走了几步,又被母狗叼回原处。为自己变成异类而心中凄楚。

  忽然看见车夫跌跌撞撞跑来,脸上充满惊惧惶恐。随后有两名差役追来,用铁链套住他的脖子,骂道:“哪里的小鬼,竟敢私自骗人变为畜生!”一个差役牵着车夫去了,另一个差役抓起朱克便打。朱克痛得发昏,却恢复了人形,便随差役回到家中,被差役一推,吓了一跳,便惊醒了。这时,母亲妻子正围着朱克啼哭,原来自己已经死去,而今又复活了。朱克述说一遍,打发人去姨家验证,母狗果然生了六只小狗,其中一只小狗己死。那小狗头黑色,身子赤色,和朱克的衣帽颜色也符合。朱克把死狗带回,用布包裹后埋掉了。

  非非子说:一步不谨慎,就堕落畜生道,细微处也见危险!幸亏地府很快察觉,恢复了他的原貌。不然的话,虽不愿意做狗不也没办法吗?


117,六脚骨

  三江口有位富翁,请老师来家教儿子读书。老师教他《三字经》的首句“人之初”,他跟着老师读,也能读清楚。试让他自己读,则含混不清,听起来像是说“六脚骨”。让读下一句还是如此。以至于在读其它书时凡字句不相符的,都读成“六脚骨”,非常蠢笨。娶的媳妇很美艳,而他竟然不能行夫妻之道,故而妻子不能生育以至绝了子嗣。然而他会赌博会盗窃,深知其中的奥妙。最终败掉了巨万的家产。也许是富翁前世的冤孽所致。


118,刘生

  刘生三十岁时进了乡学,成了一名秀才,便有了狂妄的毛病,遇到人动不动就谩骂,人们谁也不肯同他往来。有一次,去看望远亲,回来途中迷了路,碰见一个双目失明的老者坐在山下,揣着手,拄杖靠在肩头,怡然自得的样子。刘生轻慢地向他问路。老者用拄杖指指,说:“往南。”

  刘生往南走了三四里,却见到竹林苍翠,溪水淙淙,不是来时走过的路。这时,天色已晚,心里惊慌害怕。远远看到,三四个梳两个发髻的女孩在竹林里玩耍,她们眉清目秀,难以描绘。她们把竹叶编成小船放在溪水中,拍手嘻笑。刘生对她们说自己迷了路。一个女孩止住笑,看了他一眼,说:“你要干什么?闺阁少女难道是骑竹马、迎官人的儿童,可以随便搭话吗?”刘生心里喜爱这些女孩,再三再四地请她们指路,故意拖延不肯走开。一个女孩对大家说:“回家吧,回家吧,别听他叨叨。”女孩们拉着手,穿过竹林,走了。刘生跟在她们后面走了几十步,看见一个小村子。女孩们走进一所朴素的房屋,回身看见了刘生,相互嘻笑着,低声说了些什么,就一下子关上了门,刘生上前由着性子,咚咚地敲门。半天,才有个老妇出来搭话,问:“哪里来的坏小子,快把门敲碎了!”刘生说要借宿。老妇说,家里有主人,可以自己去见他。说着走开了。

  刘生走进堂屋,见室内粉墻纸窗,清雅整洁,一个老者扶着柱杖,呆呆地坐着。在灯光下走近一看,原来就是在山下遇到的老者。刘生觉得奇怪,便问他;问了三遍,也不见回答。刘生生了气,骂起来:“老瞎奴骗人,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老者说:“谁说我瞎,迷路的人才是真瞎呢!你既然有眼睛,为什么要问我?”刘生无话可说,气冲冲地出了门。这时月亮被浓云遮蔽,群星也黯淡无光,低头不能见路,行走磕磕绊绊。无奈只好回去,门却已经关了。心里懊悔方才的傲慢,羞于再次敲门,就在房檐下靠墻坐着。

  不多时,下起小雨来,落在身上脸上,渐渐觉得寒冷。又听见燕语莺声,十分悦耳。仔细听,乃是女子读书的声音,想进去看看,顺便图个借宿,想好主意,便又敲门。刚才那个老妇开门,问是谁。刘生瞎编些话来搪塞,不说刚才来过。老妇说:“罢了罢了,你刚才来过,干嘛要骗人。你再去问主人吧。”说着,回了堂屋。刘生在门外瞧见老者朝南坐在桌旁,两眼炯炯有神,与灯烛交相辉映。十多个女子,围坐在两旁读书,在溪边玩耍的几个女孩也在其中,这才知道老者原本不瞎,心中暗暗惊讶。老妇对老者说了,老者说,“这是为借宿来的,东厢房一席之地可以让他暂住。”刘生于是走进堂屋,想表示歉意。老者闭了眼,读书声一下子停住了。再看老者,瞎瞎乎乎,又同从前一样了。刘生更加奇怪,问老者:“您的两眼,怎么这样奇怪?”老者说:“老汉双目失明,有什么奇怪的?”刘生上前观看女子们所读的书,女子们都把书阖上,问是什么书,老者说:“不值得对你说。从前有位隐士送给我一箱书,只有这些丫头可以念念。请安歇去吧,不必再问了。”说时,众女子都己走进内室,老者也扶杖立起。刘生不得已来到东厢房。这时,堂屋的灯已灭了。东厢房被褥齐全,刘生便上床昏然入睡了。

  半夜,忽然被虎啸声惊醒。就起了身来,只见堂屋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一只老虎蹲在阶下,一群大鸟在院中舞动。众女子穿戴华丽,依次骑上大鸟飞越屋脊而去,最后老妇出来,骑上老虎,也要走,听得老者笑道:“这些丫头可以玩个痛快,老夫怎么办呢?”老妇说:“不要再装老态龙钟的样子了,一同去吧。”老者便抛出柱杖,化作一条白龙,盘旋而下。老者跳上龙背,成了一个明眸皓齿、面如傅粉的年轻人,老妇这时也成了年轻妇女。龙虎前后相随,升至高空,不见了。

  刘生汗流浃背,这时才敢长出一口气。老者原来并不是老年人。再看自己,竟呆在一条破船上,又没有船篙木桨,只好随着浩渺烟波,飘飘荡荡,心里又悲又怕。忽然像是有人呼喊他的名字,一看,船已靠岸。赶快弃舟登岸,却又远近并无人影,仰望天空,只见几点疏星,残月未落,树上寒鸦还睡在巢中。一缕亮光出现在树林里,望着亮光走去,“砰”的一声,往下坠落,像是掉在陷阱里。周围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用手去摸,却没有崖壁,一面摸,一面走,并没有阻碍。高声呼喊,也无人答应。不知道过了多久,走了多远;不知道是东南,还是西北,不知道是黑夜,还是白天;甚至不知道是阳世,还是阴曹。又累又饿,心想一定活不成了;可是再累再饿,却也不死。頽丧地躺在地上,再也走不动了。暗想失明的老人必定是神仙,他为什么这样捉弄我呢!

  这时觉得有个东西在蹭自己的头顶,伸手一摸,是一根垂下的绳子,赶紧抓住,系在腰里往上爬,爬了不只一千丈,绳子也没到尽头。心里害怕,不敢放手,时间一长,力气用尽,握得一不紧,竟跌落到原处。听得有人在身旁说话;“这是刘生呀,为什么会在这里?”刘生睁开眼睛,天地云日,山川人物,竟看得清清楚楚,像是黑夜刚过,睡梦方醒。说话的是刘生的邻人,躺的地方是他的院墻外面。邻人扶他回家,算来迷路已三十多天了。从此,刘生变得恭敬谦逊,受到邻居们的赞许。


119,借金人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姓图的某公,家财雄厚。图某为母亲过八十大寿,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夜深了,客人陆续散去,图某回到自己的卧室,打算休息,突然听到屋顶上的瓦发出声响,随后声音落到地上,一个人闯进图某的房间。此人身材颀长,相貌伟岸,一身青衣打扮,腰间露出利刃,站立在灯下。图某大惊失色,问来人想要什么。那个人回答说:“我听说你有很多纯度很高金子,能否借贷给我一百两,十天后我就还给你。”图某说:“悉听尊便。”随后招呼家人,取来百两黄金,送给那人。那人接过金子,身手敏捷地跃上屋顶,转眼就不见了踪影。图某十分吃惊,吩咐家人不要外传这件事。

  几天过后,图某正在灯下独自饮酒,几天前来借金子的人突然出现在他眼前。图某问他又来干什么,那人回答说:“来还金子。”将金子拿了出来。图某说:“金子已经赠送给壮士,不必还给我了。”那个人笑着说:“我也有一些金子,却不知道纯度咋样,于是就借您的精金,比较一下而已,并不是要劫掠您的黄金!”图某因而释怀,问来人能不能喝酒,那人说:“可以!”于是满上酒杯奉请,连喝了几大杯。随后起身告辞说:“感谢您对我的厚待,您此时没有用得上我的地方,他日定当相报。”说完话,那个人就走了。图某感叹道:“真是个奇人啊!”

  几年之后,图某获罪入狱,家产都被官府抄没充公。他的妻子家人只好自食其力过日子,身边只剩下一个年老的仆人。一天夜间,有人来看望图某,这个人解下身上的一个包袱,放在地上,问图某:“您还认识我吗?”图某诧异说:“很面熟,但想不起来。”那人说:“我就是借你金子的那个人啊!”那个人打开包袱,取出两件皮裘大衣和白银五百两,赠送给图某。来人说:“我听说您遭了难,家里已经一贫如洗,我特意来报答您当年对我的恩德!”图某感激涕零,拜谢说:“义士在我最穷困时施惠于我,万一不死,该如何报答?敢问尊姓大名?”那人笑笑说:“我的名字早丢失了,以前曾经借过您的金子,就管我叫‘借金人’吧。”又说:“监狱看管很严,我来时幸而无人发觉,您必须将这些东西收好。倘若让人知道,这些银子就不属于您的了。”于是告别而去。图某后来赶上朝廷大赦,被放了出来,靠着“借金人”赠与的白银,度过余生。

【与《柳崖外编·借金人》同】

志怪故事·耳食录(三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