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0018】曲沃代翼——晋国小宗如何吞并大宗?
我们已经说完中原,山东,河北,荆楚的状况
还差山西,关中,汉中,巴蜀和吴越
因为我们时代位置是春秋的前中期
东南的吴越要春秋后期登场
而西南的巴蜀汉中更要等到战国
所以他们需要后期能讲
现在则是将目光放到西北
讲一下关中、山西代表——秦晋
春秋时期,在这片辽阔的西北大地上
秦国和晋国同样在开拓中华文明
尤其是晋国,他是春秋的绝对主角
那一年,山西天高水碧
那一年,山西北方霸主
那一年,山西还没有小煤窑
那一年,吴越泡在东海,如同喽啰
晋国是北方重要诸侯国
他的开国君主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
当时两人开玩笑时候
周成王用一片桐叶说也给叔虞一片封地
周公知道后,告诉他
天子无戏言
所以挑选了一圈
把叔虞封在了唐
因为唐国有晋水
又改国名为晋
之前说过,晋国是平王东迁的四国之一
当时的国君晋文侯姬仇还为周平王体面了周携王
姬仇传位给自己儿子昭候伯
他第二年就封自己58岁的伯父成师于曲沃
但曲沃小支三代人杀掉五位晋君
据说晋国内斗时,同宗之间互挖祖坟
最终小宗吞并了大宗
在齐桓公称霸时期,曲沃武公贿赂天子
让周釐王承认了他是正统的晋国宗室
曲沃武公也就成了晋武公
晋武公两年后去世
君位传给了晋献公
晋献公
春秋著名狼灭
晋国从他这开始起飞
也从此时埋下解体的祸根
他刚即位时候
是天天看那些宗族不顺眼
因为自己这支就是小宗篡夺大宗
可不能让他们效仿
但能怎么办呢?
于是,晋献公在位时
把自己这些亲戚宗室全杀了
解决不了问题
那就解决人
这也是一个办事思路嘛
晋献公先有三个年长的儿子
申生,重耳,夷吾
后来在打骊戎时候
又抢大小骊姬当老婆
生下了奚齐和卓子
东周列国志说骊姬生得貌比息妫,妖同妲己
智计千条,诡诈百出,在献公前,小忠小信,贡媚取怜
总之
她想让自己儿子当国君
晋献公一直在犹豫
最后让三个年长儿子离开绛城
申生守曲沃
重耳守蒲城
夷吾守屈城
当然
名义上说的是历练他们
只留幼子奚齐和卓子在绛城
晋献公虽然在内政上处置引人非议
但是这不代表晋献公没有能力
相反,他在外战上思路清晰
晋献公活跃的时期
齐桓公正在忙乎尊王攘夷
折腾了一圈,名声有了但领土没捞到多少
而晋献公则不一样
《史记》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没有他为晋国开疆拓土
30年后的晋文公是没办法和楚国掰手腕的
所以他的扩张为晋国霸业打下基石
晋献公扩充军队
让太子带兵
先是消灭霍、耿、魏等国
将耿地赐给赵夙
魏地赐给毕万
他们是三家分晋时候的赵魏祖先
虽然申生一直在领兵作战
似乎很得晋献公的信任
但是晋国的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晋献公有换太子的意思
因为太子是未来的国君
怎么能让他领兵作战呢
打赢了地位不变
打输了威信扫地
而且战场上刀剑无眼
国家培养多年的接班人把命丢了咋整
这些晋献公不可能不考虑到
但他依然这么安排了
那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再加上他给申生送两色衣服
把骊姬立为夫人
所以大家都嗅到了危机
晋国国内潜伏着暗流
国外则是扩张
这次盯上了虞国和虢国
这两个国家挨在一起
唇齿相依,互成犄角之势
荀息建议
我们可以向虞国假道伐虢
虢国被灭
而虞国孤立无援
自然都会被我们吞下
晋献公知道理是这么个理
但是人家又不是傻子
怎么可能乖乖的任由我们摆布?
荀息告诉他
虞公喜欢良马和美玉
只要主公送上屈地宝马和垂棘宝玉
到时候不愁虞公不上当
晋献公有点舍不得
荀息说
这些宝贝只是寄放在虞公那里
只要灭了虢国和虞国
他们还会回来的
果然
不出荀息所料
虞公不听宫之奇唇亡齿寒、绝不可借道的谏言
晋国因此灭了虢国
不久后也一并吞下了虞国
而那个时候
虞公只能左手托玉,右手牵马
将这些还给了晋献公
晋献公还开玩笑的说
玉没啥变化,就是马老了
国外开疆拓土
而晋国国内
正酝酿着阴谋
骊姬用晋献公的名义
说自己想起申生母亲了
让申生从曲沃送祭品到绛城来
申生不疑有诈
就将祭肉送了过去
但是骊姬偷偷在上面喂毒
然后在晋献公要吃肉的时候试毒
结果试吃的小臣全死
晋献公大怒
誓杀申生这个逆子
申生知道以后
没有辩解
他的想法是
虽然猜到是骊姬的阴谋
但自己失爱于父亲才是根本原因
若是自己讨伐
那就是在弑父
要是解释
那是在说父亲傻
如果逃走
则是一个笑话
我没有选择
还是自杀吧
这边晋献公已经下定决心废长立幼
自然是不会放过同样年长的重耳和夷吾
两人只好离开封地
从此亡命天涯
总结本期
关于晋献公杀同族这个事
有人说晋献公是傻子
但是你仔细想想
我说了这么多的政变
春秋时期,争夺君位的都是公子公孙
起码还没有那个大臣敢第一个出头自己当国君的
说白了,晋献公考虑到了晋国国君可能会失去权力
但是大臣要的是控制国君
而那些宗室则是直接取而代之
就好比两瓶毒药
宗室那瓶喝完就死
大臣那瓶喝完明天死
选择大臣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如果真的选择扶持宗室的话
就山西的地形
晋国不见得能挺到魏赵韩三家分晋的时候
就后来里克连杀两任国君事情看
如果里克是宗室
曲沃这一支晋国血脉直接就断了
但这里晋献公还是矫枉过正了
宗室虽然不可靠
但也是政权平衡的重要力量
只是这个雷现在还没有爆
所以在当时看来,这个政策还是可以的
大家的底线是宗室可以为君位骨肉相残
但是外臣不得取而代之
一直到三家分晋前
权势滔天的晋国诸卿夺权可以
但也没办法取代晋君
另外就是废长立幼
排除晋惠帝这种纯傻子
多数情况下还是立长子继位比较稳妥
晋献公因为宠骊姬
在长子和幼子上犹豫
让满朝文武人心不稳
好不容易起势的晋国再度面临危机
无论他是在下一盘大棋还是真得为女色所迷
骊姬之乱确实发生了
这绝对是晋献公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