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清北】2022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01《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
0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03《传播学概论》施拉姆
04《传播学》沙莲香
05《传播学引论》李彬
06《传播学》 邵培仁高等教育
07《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华夏出版社 沃纳.赛佛林等
08《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 戴元光 复旦
盛世清北建议:
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重难点知识梳理
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包括新闻采写编评,以及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实务等相关基本知识和能力。
(一)新闻采访
1、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
2、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
3、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
4、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
(1)访问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2)观察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3)书面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4)电话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5)互联网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5、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
(1)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2)体验式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3)追踪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6、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7、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8、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
9、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
(二)新闻写作
1、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
(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
3、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
4、新闻跳笔的内涵及运用方法
5、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6、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
7、消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
8、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
(1)事件性消息
(2)非事件性消息
(3)描写性消息
9、通讯的内涵、特点
10、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11、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1)提炼主题
(2)通讯选材
(3)通讯的结构
12、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1)人物通讯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
(5)社会观察通讯
(6)专访写作
(7)新闻特写
(三)新闻编辑
1、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
2、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3、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
4、编辑策划
(1)编辑策划的内涵
(2)编辑策划的意义
(3)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
5、新闻稿件的分析及选择
6、新闻稿件的修改
7、制作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的内涵及功能
(2)新闻标题的特点
(3)新闻标题的类型
8、新闻稿的配置
9、版面和图片编辑
10、专刊与副刊编辑
(四)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
2、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
3、新闻评论的类型
4、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5、新闻评论的选题
6、新闻评论的立论
7、新闻评论的论证
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1)社论和编辑部文章
(2)评论员文章和特约评论员文章
(3)专栏评论
(4)短评
(5)编者按
(6)述评
(五)电视实务
1、电视新闻采访
(1)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原则
(2)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
(3)电视新闻采访的记者素质要求
2、电视新闻编辑
(1)同期声
(2)电视镜头的类别与特色
(3)长镜头
(4)电视声画合一
(5)蒙太奇
(6)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方法
(7)电视编辑的原则
3、电视新闻报道
(1)现场报道
(2)电视现场直播
(3)新闻评论
(4)深度报道
(5)电视调查报道
4、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类别
5、电视栏目策划的方法
(1)栏目的类型与特色
(2)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和频道化
(3)广播电视不同节目的策划方法
(4)电视栏目创新的原则
(六)网络实务
1、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
2、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
3、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4、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
考研真题
以下为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历年真题回顾:
2013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李普曼新闻理想。
2。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如何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3。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现象
二、论述题(每题45分,共90分)
1。民间舆论场为何对官方媒体不信任?如何打通两个场?
2。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
2012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研究方法分为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2。公共电视媒体的意义是什么?
3。媒介产品受到哪些影响因素影响?
4。微博在公共事件上的作用。
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小悦悦事件微博的作用。
2。限娱令的影响
2011年北京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题目是对沉默的螺旋的描述,需要答岀沉默的螺旋这个理论名称并进行简述
2。论ipad的诞生,以及它对新旧媒体融合之路的影响。
3。哪些因素会影响媒体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并分别举例说明
4。为什么芝加哥社会学派注重议题研究?
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分别分析电视、报纸、互联网的新闻来源,并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媒
2.2010年,智利矿工大营救持续很多天,之前并不算是媒体谈论的焦点,后期却获得了媒体旷日持久的关注,用新闻传播理论分析原因,并论述我国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怎样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
盛世清北建议: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考研经验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最想知道的是临近考研的时间里,如何利用真题、资料和笔记做好复习准备?还需要关注哪些信息?对于想考北大的同学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做才能免遭做北大考研炮灰,躲避失利成功考入北大,对此,盛世清北给出如下建议:
1、2022年,北大招生目录中,很多招生目录中专业课考试科目都发生了变化,北大个别院系给出了参考书,备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变更,用最新给出的大纲和参考书进行复习,至于往年旧的参考资料,可以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了解。
2、目前是北大考研最后最关键的冲刺阶段,也是最难熬最容易放弃的阶段,我们要坚定信念,平复心态,不被外界打扰,一心用在学习上,只有这样,成功才会眷顾你
随着复习时间在逐渐减少,有不少同学都会产生慌乱的感觉,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平复心态,专注地备考。信念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不仅能够减轻你的心理负担,还是你维持专心状态的内在因子。坚定的信念还能增加你的成功的信心。在盛世清北的《北大考研手册》中“盛世清北成功学员定律”一章中,曾今专门阐述过坚定的信念的重要作用。之所以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信念的坚定与否起到重要的作用,迎难而上是上北大的必经之路,也是北大考研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每个人之间的差别都不大,也许你会觉得别人是学霸,轻轻松松就能够考取高分,但是,你没有看到的是他在后面付出的艰辛努力,也许你在打游戏时他在背单词,你在操场打球的时候他在自习室做练习题。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专注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你如果能够做到如此,成功同样眷顾你。坚定的信念,这也许就是北大同学的必备素质吧,加油,经受考验吧
3、这个阶段是北大考研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我们需要把握知识框架,适当调整策略,改变策略,对知识整体化一,全面突破
考研冲刺期的复习策略应该是与前期的复习不同的,前期的复习看重的是对知识的掌握,主要的复习重点就是全面突破,主抓每一个零碎的知识点。但是复习到了冲刺阶段,侧重点就应该从零碎的知识点转移到宏观的知识框架上来。因为,要想将知识长久地记住,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知识化为一个整体,并认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点就体现在框架体系中,最直观的一个方法就是将复习书本拿出来翻到目录页,如果能够在看到题目的同时将本章节的大致内容回忆起来,这种程度,就是对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已经有了直观的印象了。盛世清北以往的进入北大的学长们大多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书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最后只剩下目录了,根据目录就能把所有知识脉络延展,相互关联起来,检查是否有知识盲区,知识盲区是高分的大敌。冲刺阶段把握整体,化繁为简,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仅对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整体的认识,在碰到综合类题目时也能够应付自如了。
4、似乎北大隔一段时间会出些出与媒介经营,创业相关的题目。这次的程序化创意是其中之一,这个题目以新闻传播而言是明显超纲了。这个就看有没有相关积累了。那么别的其实上基本没有太大难度。就是两道题:受众与用户的异同是什么?我们一下可以想到的有,互动性、个性化、群体化、数字化、表演性。这几点可以结合媒体的生产过程,以及使用与满足进行详述,例如在内容输出层面,以受众为中心,满足的内容需求往往是基本的信息需求,而以用户为中心,除了信息需求以外,还可以是情感需求(唤起情感,增进粘性)、潜在需求(通过数据,满足潜在的个性化的需求)、协作需求(例如用户利用内容进行回应、参与)、社会互动需求(例如转发后获得的成就感等)。“技术是中性的无谓好坏”,让大家一下想起技术决定论,但这个用技术决定论还不是很好分析,因为每个技术的影响都是双刃剑,例如谈到电视改变社会,这是一个事实,而事实本身是无法作为价值判断的。如果你要论证它不是中性的,反而一种思路是社会决定论,技术符不符合社会需求,那什么是社会需求?这里我们说可以用唯物史观,技术适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来答。
所以呀,考研备考的任何时候,请给自己信心,不要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要被外界所干扰,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实力具备了初步考上的可能性,只要你继续牢牢把握时间,每天按部就班坚持下来,你就有成功考研北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