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有感
春收下雨,秋收下雨,因为打游戏还没睡,刚好听到了雨声,所以up赶上了和邻里乡亲们一块忙着将外面的粮食收进仓。up作为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农村农业的问题。
up生活的苏北小乡村即使是中秋佳节也见不到几个年轻人的身影,看到已经是垂暮之年却仍日出而作,日落也不息地劳作着,up在回到家后,不禁开始沉思。
科学技术在发展,种地肯定不像以前那样需要那么多人,所以村里的劳动力自然而然地流向了工厂。想要土地集中化,却还不能保障农民的权益,肯定会加重农民即不愿意放弃土地又缺乏从事农业积极性的矛盾。虽然说了工业反哺农业,但农村的劳动力流向个体户的工厂这根本就不是工农结合,仅仅是农民和个体户老板的结合,这样肯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我看来,要想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那就应当把转为工人的这部分农民转向集体化工厂,然后逐步竞争私人资本的工厂,真正做到工农结合,并做到资源集约化,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就不再强调劳动的积极性,转向强调学习和创意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把加班工作变成在休闲的时间里“加班”创新。一方面资源过剩,一方面继续加班,这就是私人资本最荒谬的地方。资本家只会考虑利润,不会考虑社会资源,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这些人只会是最大限度窃取社会资源的蛀虫。
所以,同样的,正如农民不愿意给个体户打工(除非给了“超高”利益),农民也不会把土地交给私人资本,从而最小范围地回报社会,因为没有保障。总而言之,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总要先让农民有保障再去考虑土地资源集约化的问题。
写完发现已经过了12点了,正好踩着国庆的点大喊一声:“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