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前进!被遗忘的人们——国际纵队里的中国人【纵马向风车】

2023-08-02 03:23 作者:一股江清流  | 我要投稿

很早之前只是对西班牙内战有所耳闻,但一直没有深入了解,直到高中时在历史书上看到了一句提到国际纵队的话,回去查找资料后才发现背后还有这么一段充满理想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故事,也顺理成章地发现了《当世界年轻的时候》这本书,但是发现的时候此书早已绝版(广西师大出版社怎么老是出些很有意思但是动不动就绝版的书),只找到了影印本,看完之后大为感动,于是大做了50页ppt仗着自己是语文课代表在语文课前演讲上直接占了大半节课,讲得很爽

也是自此之后对相关内容越发感兴趣,身边同学熬夜刷题苯人熬夜翻国际共运史然后喷射猪泪(主要原因是叛逆厌学),甚至后来阴差阳错学了马理论,说起来大概都是缘起那个好奇去搜索国际纵队的晚春下午。


经常会觉得,相较于一些强制空洞的口号,去真真正正地了解这些革命者曾如此鲜活浪漫的生命,或许更能让我们理解他们付诸行动为之牺牲的主义有多真。关于世界如此这般年轻的时候,没有高高在上的庙堂文章,只需要最朴素的相信与坚持,便足以奏响人类勇气与伟大的赞歌。是“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

于是有了国际纵队这一群为了理想而战的人们,作为战争行为却为世界留下了关于和平、正义、超越民族国家的国际主义记忆。那时的左翼运动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公平正义而奋斗,这是条光荣的荆棘路,很容易在巨大的苦难面前懈怠,但更容易在成就前自我陶醉。只有超越了国家主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的狭隘,才是一个真正的国际主义者,才是一个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当代网左年轻人们追怀先烈是否有事实上对现实的迷茫而怀念当时虽险象环生却目标清晰的因素在呢?毕竟比起破坏旧世界,建造一个新世界有着更不能确定的前路。在这样一个看起来可能已经太过老成,触目唯余庸碌卑琐的时代,虚无与犬儒包围中的理想主义似乎的确是一种奢侈品。

但我更会觉得,或许只是后来人观早已尘埃落定的往史才觉得确定,也许每一代青年人都曾是迷茫的,也许都是在摸爬滚打的未知中探索着前进的道路。就像《当世界年轻的时候》书中所说,追怀铭记是为了“想探视他们攀登精神高峰的神秘力量,使我们分享世间任何物质也不能给我们带来的鼓舞与生命的意义,使我们在现世涌现的昏暗中,没有理由颓丧绝望,要像他们一样,无畏于任何挑战。”

此书的作者之一邹宁远便曾于2011年参加了由20个国家船只组成的国际联合船队,前往冲击以色列对加沙地区的封锁。把此书引荐到大陆的学者刘禾就在序言中写道:“我不由猜想,倘若倪慧如和邹宁远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他们无疑是最早报名参加国际纵队的华人志愿者。”

而在视频最后出现的那几组照片其中应该就有库尔德的反恐“国际纵队”,由MLKP(土耳其马列主义共产党)牵头成立的IFB国际自由营。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一位重要指挥官是一位年轻的英国华人西潘(视频末倒数第二张照片合照的最右下方应该就是他),他于2015年抛下顺遂优渥的生活,从英国起飞孤身前往叙利亚参战,期间曾被ISIS以35万美金通缉悬赏,凤凰卫视采访过战争结束后返回英国的他


也许个人的名姓总是那么容易地湮灭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但好在他们享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足以超越国家民族,抹平时间生死,镌刻在人类共同记忆的丰碑之上——他们叫国际纵队战士,他们是共产主义者。

前人曾照我,我照后来者。总有年轻的血脉不曾断流,重拾起那些曾被遗忘的人们,便来吾道夫先路!

前进!被遗忘的人们——国际纵队里的中国人【纵马向风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