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格尼西亚共和国铁路简史-第七期

大家好!这里是东亭菌!这个铁路简史是我参加B站的专栏打卡活动的投稿作品,我将会每天更新一期。 如果你对我的S城体系不了解,可以从第一期看起(CV4364428)。如果你想了解洛格尼西亚的铁路,建议从这一期看起,但是复习一下第一期还是挺有帮助的。如果你想看神奇的火车的话,那建议你每一期都看。今天的正文之前有两个图片,如果只想看正文,请往下滑。
上一期我介绍了RainyFlyer Mark 2到Mark 4以及它们的通勤型。有些读者表示困惑,这些车太多了,看的没有头绪。于是我把所有RainyFlyer列车的数据整理成了表格,供读者参考。如果图片不清楚,请右键-查看图片。

上一期的程序好像没人感兴趣,那我直接把源代码放出来好了。如果你会python,会英文,还了解铁路,那么这个程序你照着敲一遍就懂了。提示一下,这是用来计算铁路车辆的上坡速度的。

好了,正文开始。
发了六篇专栏了,今天是第七篇。前面六篇都是和洛格尼西亚铁路系统有关,但是并不是正宗的“记录洛铁历史”的文章。因为如果要把洛铁的历史讲清楚,两三千字就讲完了,只能凑四五篇专栏。然而,如果要深入的去讲每一条铁路和每一列车,那首先我根本不可能这么肝,要写的东西比之前S城(烂尾了的)长篇还多。其次,洛格尼西亚境内的每一条铁路我根本没设定完,要写也写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把设定的任务外包给各个省长和市长。如果你也想在洛格尼西亚当省长和市长,那么请加入我的S城体系讨论群,群号908189433。
今天,我要讲的是洛铁1987年之前的历史。没错,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千字可以讲完。
洛铁的历史,起源于1882年的Corgan & Lunagate Railway,中文名智茹与月门铁路。理查德帝国的殖民者早在五十年前就在自己的国家建成了铁路。而在殖民地修建铁路,是(三次元)的英国殖民者的传统艺能(亚洲第一条铁路就在英属印度的孟买),也是理查德帝国的传统艺能。这条铁路连接了当时洛格尼西亚殖民地的商业中心智茹和智茹周边最大的城镇月门。这条线很成功,每天坐火车来智茹上班和经商的旅客不计其数。这条铁路的成功,引发了洛格尼西亚的铁路建设热潮,1882到1948年之间,洛格尼西亚铁路网完全成型。当时的铁路完全是由理查德帝国的资本家所控制,分为几个较大的独立铁路公司和一些区域性的小公司。这几大铁路公司之间基本没有互联互通,乘客从洛格尼西亚的一端到另一端需要多次转车。
1948年,洛格尼西亚独立战争爆发,在战争期间,全国的铁路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战争过后,洛格尼西亚人民政府在重整铁路系统的时候,废弃了一些重复或者已经失去客流的线路,但是保留了大概80%-90%的线网。没有一条干线被废弃。(你看看你看看,本土的全面战争才废弃百分之十几的线路,而且一条干线没废,这让Beeching情何以堪)1952年1月1日,洛格尼西亚铁路全面恢复运营。
在重整铁路系统的时候,洛格尼西亚把一些相连的线路合并为一条干线,比如经过智茹的京沙线,就是由Midland Railways的京城-智茹铁路和Corgan Railways的智茹-沙立铁路合并而来。京黄线合并了三个铁路公司的线路:Midland Railways, Lowland Railways, Scranton railways. 这样合并方便了管理,也带来了大量长途直通列车,方便了旅客。
第一篇文章说了,洛格尼西亚在建国之后,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从科伯特共和国(S城体系的苏联)进口了不少铁路机车。这批大规模的进口,是从1958年开始的。1958年之前,洛格尼西亚铁路主要依赖修复殖民时期的蒸汽机车和客车。1957年的时候,洛格尼西亚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发现殖民时期蒸汽机车性能不够,数量也不够。而同为社会主义的邻国,科伯特共和国铁路就比洛铁发展的好很多,主要原因是科伯特铁路大量采用内燃机车,比蒸汽机车性能强了很多。由于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科伯特在洛格尼西亚建国之后给了很多援助,所以友邦需要进口铁路机车,科伯特也是答应的很干脆,半年之后的1958年初,第一批科伯特出口洛格尼西亚的内燃机车上线了。接下来的29年中,科伯特向洛格尼西亚出口了一大批机车,基本替换掉了理查德时代的所有机车。
但是科伯特人留了一手:他们确实向洛格尼西亚出口了很多机车,但也仅仅是出口而已。关键技术完全没有进行技术转让。这是为了防止在洛科交恶的前提下,洛铁制造自己的机车。所以,虽然1987年洛铁已经达到了当时的世界主流水平,但是铁路机车制造工业很落后,只能制造蒸汽机车,柴油调机,以及客车。
1987年,假象的洛科交恶的场景并没有发生,但是科伯特国内发生了动荡,导致科伯特退出了社会主义阵营。(这我第一篇也讲了,类似罗马尼亚)科伯特发生变动之后,洛格尼西亚的铁路车辆来源瞬间消失了一大半。
洛铁之后又将如何发展?请看下一篇文章。(其实我在第一篇文章就埋下了铺垫,记得的人请在下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