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04-11 13:08 作者:沈浪101  | 我要投稿


煮沸人生4

1

唯一的出路,是从微观角度、从个体角度、从主观上为自己渺小的人生赋予一个个人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是仅仅利己的:我存在,我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我独立自由地在这个地球上存活一段时间,我的存在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为这些牵肠挂肚,备受折磨。

在我的存在结束之时,我把这些统统抛弃,忘却。即使想记忆,也已经没有了记忆的器官。

2

总之,生命的宏观的无意义和微观的自赋意义,就是这个令人痛苦的问题的答案。

3

人活着,要名,要利,要荣华富贵,要流芳千古,什么都想要,但很少想为什么要,只是凭着一种从幼儿园时代被培养出来的竞争心理(每次考试都是一次小小的培养)拼命往前跑,如果跑到了别人前头,还会边跑边回头看看,把别人落下多远,会不会被人追上。

在人生赛道上发足狂奔之时,很少有人能停下来想想,自己这是往哪里跑,为什么要跑,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4

其实,死亡这件事情,只要鼓起勇气直接凝视,也没有那么可怕。

那是所有人的终点,相差几天、几月、几年、几十年而已,从宇宙和时间的角度看,这种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它是所有人的终点,是所有人生之旅的归宿。

5

在所有的生存方式中,选择诗意的生存。

诗意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

抽象的诗意生存来自对生命的诗意想象,超脱凡俗肉身的想象;具体的诗意生存来自爱恋一个具体的人。

6

在万千星球之上,有生命的只是凤毛麟角,有人类存在的更是唯一。

生而为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有存在感,这是多么罕见、多么美好的一件事。矿物、植物不必说,就连动物也没有存在感,唯有人能够如此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这难道还不够诗意吗?

人可以将自己的存在想象为一首歌,一首诗,一朵花,一颗流星,盛开之后,悄然陨落,这难道还不够诗意吗?

7

人,诗意地栖居,抽象地,也具体地栖居。

8

当激情的爱发生之时,被爱的人的可爱之处被剧烈地夸大,以致在有爱和没爱的两个人眼中的同一个对象会是如此的不同,判若两人。

正因为如此,普鲁斯特才会一再地表达这样一个看法:所有陷入情网的人,爱的不是真实的对象,而是自己心目中虚构的对象,是自己的感觉本身。

9

如果一桩爱情发生了,它就是发生了,它不仅不应当因为任何原因受责备,而且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肯定是美的。

10

爱的发生可能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

在古代,女人藏身深闺,不易得到,因此常常能激发出浪漫爱情;而在现代,女性不再是不可接近的了,无须有很长一段追求期,人们来不及“爱上”,就可以由一夜之间的一见钟情转而过起同居的生活。

在后现代的开放空间里,不少男女在性方面的过度挥霍造成了爱的贫乏,他们渴望拥有真正的爱情。“这是一个对爱情饥渴到极点的年代,因为缺乏,所以饥渴。”

11

从爱情与婚姻关系的角度来说,爱情的演变经历了两个阶段。

在古代,它与婚姻没什么关系,只存在于浪漫的情人之间。

在近现代,通过好莱坞式的爱情的普及,和有爱情的人结婚成为一种理想,但是实际上,在婚姻中,激情最终变成柔情、亲情。

此外,在许多婚姻中,压根儿就没有激情,只有柔情,有的连柔情也没有。这样的婚姻与古代的婚姻没什么不同。

12

古人严格区分爱情与亲情,今人则渐渐将二者合一。

今天的爱情因此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古代,爱情就是激情,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是爱情的障碍,是与爱情势不两立的东西;在现代,爱情在最初的迸发之后,渐渐转变为亲情;激情渐渐转变为柔情,爱情与婚姻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结合,不再是水火不容的两极。


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