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90)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90)为什么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工人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从而使劳动力的价值也随着降低?请以计件工资为例说明。
一个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一个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愈多,该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大,反之,则该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小。生产一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假定原来生产一匹布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十小时,这匹布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示是十元。后来,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生产一匹布只需五小时,假定货币本身的价值不变,则五小时的劳动量用货币来表示等于五元。这就是说,由于生产一匹布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它的价值就只有以前的二分之一了。
我们这里所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是指某个别企业而是指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当生产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以及生产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就降低了。例如工人为了维持生活,也就是说为了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每月需要消费五袋面粉(当然,工人还需要消费其他的生活资料,这里我们是假定工人只消费面粉),其价值用货币表示是十元。我们知道,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而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值,所以这时工人的工资即劳动力价值是十元(每日)。后来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生产一袋面粉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因此,面粉的价值也就降低了一半,原来五袋面粉值十元,现在只值五元了。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也就降低了,现在劳动力的价值就不是每月十元,而是五元了。
实际上资本家是如何把工人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从十元降为五元的呢?我们知道,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极力压低工人的生活水平,把工人的生活降低到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生命的限度以内。在上面我们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五袋面粉只值五元。这时资本家是否仍给工人每月十元的工资呢?如果是这样,那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没有给资本家带来任何好处。问题就在于资本家这时并不给工人十元而只给他五元。当然,资本家一般地不采取降低工人名义工资的办法,来使工人的工资降低到劳动力价值水平以下,因为这样会引起工人的反抗。资本家通常采取的办法是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了,资本家现在仍给工人每月十元工资,但这十元只能购买到以前的生活资料的一半,以前十元可买十袋面粉,而现在只能买五袋。资本家虽然仍给工人十元,但实际上这十元只相当于以前的五元。这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给工人带来任何好处,这个好处被资本家独占了。
上面我们是用计时工资为例说明的。把计时工资改为计件工资,问题的性质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为计件工资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态,它的计算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例如,原来工人每月生产十件商品,每件商品的计件工资是一元,现在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劳动力的价值也降低了一半,因此每件商品的计件工资就不是一元,而是五角了。在这里,资本家除了采用通货膨胀的办法以外,有时还采用直接降低每件商品的单价的办法,来降低工人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