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之外,淄博的“氢”工业!
烧烤,让全国人民认识了淄博的热情好客。
烧烤,也让全国媒体开始关注这座齐国旧都,发现,即使没有烧烤,也是座货真价实的重工业城市:煤炭、石油、钢铁、冶金……工业淄博,也曾有着自己的辉煌。
只是,资源枯竭,新旧动能转化,淄博近些年过得并不好。
但转型中的淄博,在高新技术方面同样有着自己的一些代表,比如“氢能”。
企知道网站显示,以氢能源电池为核心,从上游的氢能制取、运输、加氢站,到中游的燃料电池、系统配件,再到下游氢能应用的交通、电力领域,在氢能源领域,淄博均有涉及,可谓布局全面。
并且,淄博还孕育出了全球唯二的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质子交换膜生产企业:东岳未来。

氢能淄博
早在2020年,淄博就将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当地未来要精准支持的11条产业新赛道之一。
同年11月,淄博公交首批50辆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全部上线运营;第二批50辆于年底交付。
2022年7月,淄博首批50辆氢燃料电池冷藏车成功运营;
今年4 月 21 日,由齐鲁智行(淄博)科技有限公司配套的 10 辆氢燃料电池重卡,顺利交付山东齐鲁物流有限公司投入运营;
5月,全国首台套10吨级氢气液化装置落地淄博……
淄博,真不仅有烧烤啊!

如上图所示,在氢能领域,淄博不仅在上、中、下游均布局完备,而且实力不弱。
相关资料显示,淄博全市约有8.8万吨/年低成本工业副产富余氢气,可满足2.2—2.9万辆氢燃料电池车年用氢需求。
目前,淄博共有涉氢企业20余家,涵盖了制氢、燃料电池质子膜、氢能发动机、整车等氢能全产业链,具备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基础条件。
比如,去年7月交付50辆4.5吨氢燃料电池冷藏车就由淄博市舜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制造。
2022年,淄博发布了《淄博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0年)》,进一步明确了淄博氢能产业发展的路线图。
该规划明确,到2030年,淄博氢能总产值将突破500亿元,累计建成加氢站20座,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4000辆,实现柴(汽)油替代约14万吨/年,减少碳排放约45万吨/年。
唯二东岳
政府全面规划,产业链整体布局之外,淄博在氢能领域也有自己的“明星”企业——东岳未来。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4.3亿元,隶属于东岳集团。

该公司生产的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属于核心技术。全球能够满足车用氢能燃料电池商用技术要求、实现量产的,东岳未来是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主打产品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已经通过了奔驰6000小时测试,技术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2022年,该公司上榜2022山东省独角兽企业榜单;企知道网站显示,2023年,该公司成功通过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为2020年6月,并未对外披露金额,但融资方各个分量不轻,包括:江苏省投资、上海国和投资、中车时代高新投资、中金资本、昆仑万维。
此外,企知道网站显示,该企业成立至今,已经申请专利222件(获批160件),其中发明专利212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可见实力之硬核!

同时,在企知道网站,还查询到该企业的技术功效矩阵,可以发现该企业布局的全面及在性能方面的凸出优势。

淄博,作为战国时期齐国都城,建国后重工业也曾辉煌一时。在烧烤火爆的当下,其潜心发展的氢能展现出勃勃生机。
2022年,西安因比亚迪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而距比亚迪进入西安,已经过去20年。相信有一天,潜心发展的淄博,也会用另一个标签,让全国人民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