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三遍看莎士比亚,一个字浪漫!两个字还是浪漫!(我说的是莎士比亚的文字)
当爱情化身为扑火的飞蛾,为了一刹那的绚烂,忘却了怯懦。
——《罗密欧与朱丽叶》
『短暂而浪漫的爱情绝响』
莎士比亚以他的浓郁笔墨将悲剧之美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旷世之恋,又因命运无常惨烈收尾。但如叔本华所说,苦痛永远比欢愉更深刻,所以在那么多涉及爱情主题的作品中,它最凄美,也最壮阔。
「我昔日的爱似假非真
如今才见到绝世佳人」
戏剧中这疯狂的、纯粹的、隐秘的、昭彰的爱意如此动人,纵使阴差阳错,天地不仁,时隔四百多年,在文学的宝殿依然留存着一份死亡,病痛与衰弱也不能撼动分毫的柔情。
宿敌家族之间产生的爱恋像是飞蛾扑火,从大胆求爱,到义无反顾的抛下一切,以最通透纯洁的灵魂给出答案“生死相随。”
一旦陷入爱河,这对恋人的孤注一掷、英勇坚贞使读者无比艳羡和景慕,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芬芳如故,祈求天地放过一双恋人,只愿摆脱这一身桎梏,去寻找灵魂真正所系,且这生命如此短暂脆弱,如何还经得起迁延蹉跎?不管了,不管了,不做蒙太古家的好儿子,不做凯普莱特家的好女儿,点燃这空壳一般的魂魄,从恨灰中烧出甜美的爱果。
轻轻吟诵莎士比亚一句诗:“In delay there lies no plenty.Then come kiss me , sweet and twenty,Youth’s a stuff that will not endure.”
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且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
最最年轻的生命自然该去追逐最最鲜活的爱情,若不能在此际畅快地亲吻,为那缥缈的身份而畏葸不前,一定会终身抱憾,弥留之际也不会瞑目。(现代社会不适用)
「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
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
然而天父并未体恤好人,在仇恨的土壤里埋下爱的种子,种种厄运的浇灌只开出一朵糜烂的花。狂暴的欢乐最终还是带来了狂暴的结局,二人都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毁灭,凭泪水又怎能去不甘的呐喊,因那残酷的命运已留下答案。
星期日相遇,星期一结合,星期二被迫分离,星期四双双殉情。轰轰烈烈的爱如原野上熊熊燃烧的火,因它极其短暂又极其悲壮拥有了不熄的生命。如同歌中所写“相爱还有别离像无法被安排的雨,随时准备来袭。”朱丽叶在如此青涩的芳华与心上人迎头打了个照面,爱和离别却同时到来,将成为她贯穿一生的伤疤,所以才会选择以自刎去成全爱情,用死亡去报复宿命,成就了这一部不朽之作。
命运的玩笑让他们相遇相知却不能相守,他们心心相印,却又戏剧性的走向撕心裂肺的诀别。感叹唏嘘的同时,这对情人殉情的决心也让故事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个个也探问 爱恋不老的秘方
唯独壮烈离座 可百世流芳”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命运无常就如同鸿鹄落下爪印根本没有一定的轨迹,但是也只能泪流满面地坦然接受无法更改的结局。在固有的文化中,遗憾总是更加刻骨铭心,泪水总是更加动人心扉,有些东西正是因为残酷才具有了无与伦比的魅力,很多故事或许无疾而终就是最好的结局。这双恋人的含情脉脉和结局的不可言说为这份爱情事业唱出一首永垂不朽的浪漫主义雅歌,悲剧美的崇高即使隔着漫长岁月也不会褪色,这段永恒的爱情、不朽的佳话蕴含着超越时空的魅力,让今天的我们仍然被书中真挚的情感所折服。
“这首浪漫主义雅歌之所以常唱常青,有取之不尽的新意,恰在于它所歌颂的那场生死与共的爱情并没有随着它的主人公们一起死亡,而是比他们活得更长久。”
『那百花的芳艳不免要凋落
或是遭遇不测
或是被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而你的长夏永不会黯淡褪色
即使死神夸口你在它影里漂泊
只要世间尚有人吟诵我的诗篇
这诗就将不朽 永葆你的芳颜』
那壮烈的恋人虽然逝去,但佳作不朽。人们只要一息尚存,双眼能看,坚贞的爱将随着这书 ,海枯石烂。
幸福的是他俩在最相爱的时候殉情了,伟大的爱情往往都是悲剧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这样纯粹的爱情有吗?大概率是没有的,当下社会许多爱情都是衡量出来的爱情,但是它依旧能够激励追求爱情追求真正纯粹的爱情,文学本来就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力量
莎士比亚戏剧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作品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我开启戏剧阅读和外国文学的开篇作品,莎士比亚戏剧史我在高一时候开始喜欢的,他的文字浪漫仿佛写的不是戏剧而是一首首浪漫的诗歌,然而又不仅仅是浪漫还富有哲理
几个月前我曾经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分享给我好友,当时他讲了一句话“现实中有这样的爱情吗?反正我肯定不会这样”并不那种爱情观是错那种爱情观是对(只要遵守道德伦理)而是大家都有各自的定义和看法,有一万颗心就有一万种爱情,如果给爱情下一个定义就显得死板幼稚,有比用理性去衡量感情更愚蠢的事情吗?什么叫情不自禁?感情是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不能用科学来解释,科学可以解释在爱上对方的过程我们体内激素的变化,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反应,但是科学解释不了为什么我单单对ta有这样的反应,有的人很好特别优秀,可是我对ta没有感觉,我们在衡量对方美和能吸引到我们的时候何尝不是变相的“门当户对”我们衡量之后的结果呢?我们可以衡量对方或许ta是一个合格的结果对象,但是我们是否是真正的爱情呢?ta善良勇敢有学识,就是爱情吗?我就一定会爱ta吗?真的爱只是因为你是你,所以我爱你,和外界条件无关,如果ta脾气不好,我可以帮助他改正坏脾气,如果ta是学识不够,那我可以帮助ta提高学识学历,而不是因为ta没有文化,我嫌弃ta抛弃ta,我爱的不是ta身上某一个好的方面,而是因为ta是ta,这就是有的人为什么解释不了对方明明普普通通,而ta对于自己来说却是独一无二的原因。
如果仅仅是因为对方优秀爱上ta,就像《人民的名义》里面高育良书记和他的情人高小凤一样,里面出现了一个词叫“人格美容”因为总有人更优秀,那依旧会移情别恋,而爱情应该是唯一的排他的
我比较赞同罗翔老师讲的,真正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长久的责任,如果爱只是一种感觉,那么这种感觉遇到挑战的时候可能会消失,当一开始的激情散去当生活归于平淡,最重要的还是相互陪伴和照顾…求爱先修身,先做到人该做的,才能做到作为一个另一半该做的,爱情作为精神生活社会生活肉体生活集合体,没人能给它下定义,一个颗脑袋就有一千种爱情
这只是个人的观点而且是当下的观点,毕竟我还是幼稚的不得了(不要攻击我其实)倒不如说我的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那也没关系,因为理想主义者是无可救药的,当现实把理想摧毁,我会再建立一个理想主义的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