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乡基因

2023-02-25 19:46 作者:永驻时代  | 我要投稿

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体现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我们的先人在不断总结当地风土人情和人生百态的基础上进行的高度提炼概括,对地理、历史、人文等的研究工作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希望通过我的调查,让地名成为一扇扇窗口,让人们近距离感知中华大地的独特魅力。地名还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众多地名背后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生活理念和中国人民世代传承的精神。这种人文情怀把人与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人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对不少人来说,家乡的地名就代表着故乡亲情、家的思念,这种深入骨髓的牵连很难割断。了解中华大地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地理、人文风貌,能让我们在“知来路”中“明去路”。此次调查的路段范围为自洪山村胡家里—马头山—双江口。内容来源:1.采访长辈2.看地图和资料3.实地考查。 首先,先来了解整个洪山村的发展史。洪山历史悠久,据平江近800年历史记载,在距今665年时,朱洪武血洗湖南,汉王陈友谅兵败逃往平江,其十万大军和百姓被朱军全灭 ,当时的我地横尸遍野、血染山河,洪山地名由此而得 ,后顺治9年时,为加强统治,将平江划为二十七都管辖,经查证,仍有洪山之地名.并属西路第三都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洪山有上中下洪山之分,公元1952年政府将洪山划为仁美、马龙两村管理,今逢盛世,改革开放于2016年又将两村合并仍沿用洪山村作村名。然后,据调查发现,此路段地名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以聚居主要居民的姓氏命名地名。如洪山村胡家里、洪山村凌家屋、洪山村陈家组。其中洪山村胡家里,根据实地调查,现在已经全部人口迁出,现在已经修改成水库,方便了本地扶贫房户与本地学校师生用水;也给村民和外地远来的朋友提供了一个假日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以自己所在的山川地势形势特点和形状命名地名。如由洪山村凌家屋到洪山村王家塅在还没并村前,都统一叫马龙村。 三、以先辈所经历壮烈故事命名地名。如附件一四、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如经过仔细对比调查地名来看,有以下几个地名,洪山村陈家组、洪山村苓脚组、洪山村瓦坪组。它们的地名缀尾都有一个“组”,于是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生产大队有所联系,人

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人民公社是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们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人民公社化运动最初是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社并大社引起的。在1957年冬至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中,许多地方为了加强集体协作的力量,开始突破原有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实行并社,并在1958年上半年萌生出改变农村基层组织结构的想法。在各地争先建立人民公社的形势下,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在提出要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同时,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决议一方面肯定公社目前还是集体所有制,不忙于改为全民所有制;另一方面又提出快则三四年,慢则五六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就可以实现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并说:“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出现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只用了1个多月就基本实现公社化。到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被2.6万个人民公社代替,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有的甚至是数乡一社。作为“共产主义试点”的河北徐水县和河南修武县成为一县一社。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原来几十个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劳动力和农民的财物。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拉平、平均分配,对生产队的某些财产无代价地上调。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它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级政权机构;既要负责全社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也要管理工、农、商、学、兵(民兵)等各方面的工作。人民公社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大队,生产大队又划分为若干个生产队,实行三级管理。公社统管全社的生产安排、劳力调配、物资调拨、产品分配和经济核算,生产大队负责生产管理和部分经济核算,生产队只是一个具体组织生产的基本单位。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供给制主要有粮食供给制、伙食供给制和生活基本资料供给制三种形式,社员都到公共食堂吃饭,甚至“吃饭不要钱”。工资制是在供给部分外,根据多劳多得的原则,象征性地发给社员少量的工资。供给制被认为是按需分配原则的体现,具有共产主义因素,要求逐步扩大实行的范围。有些公社提出“八包”“十包”等,即社员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教育医疗等所需费用都由公社供给。到1958年10月底,全国农村建立公共食堂265万多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0%至90%。这种制度完全脱离我国农村的实际,造成严重的平均主义和物资的巨大浪费,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将所有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组织工农业生产,动辄夜以继日,连续作战。还强调公社生产自给,努力扩大公社内部的产品分配。 五、受宗氏起源的影响。如“老家源”。还记得小时候,每到放学回家,总是有几个大人对我们是哪家小孩十分好奇,也总是旁边有一个大人替我们应和着,用着地道的平讲话说我们是老家源的,十分有趣着,如今通过凌氏族谱看“老源房”与“老家源”有着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从丰富多样的地名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去保护和利用好地名,传承文脉、坚定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家乡基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