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布利丹效应、反馈效应、登门槛效应)

2023-07-24 16:06 作者:这些一共七个字  | 我要投稿

1、布利丹效应


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


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后来,人们常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驴」。


布利丹毛驴面临的,正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选择问题。


这里的选择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决定用什么资源去满足那些欲望,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所以想要做好事情,先分清轻重缓急。


2、反馈效应


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


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叫他的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


他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松下接着指出:我想当面与你谈,原因是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在这里,松下所运用的就是即时反馈的技巧。


3、登门槛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者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一级向上登,所以被人称为“登门槛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意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愿意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接受较大要求的可能性会提高很多,这就是“登门槛效应”对人的影响。


登门槛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1)对别人有要求但又担心被拒时,可以先向对方提出一件类似的、较小的要求;


2)远大目标难以企及时,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个个去实现;


3)守住自己的底线,该拒绝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有趣的心理学效应(布利丹效应、反馈效应、登门槛效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