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波澜起伏的第二乐章——《吹响!上低音号:誓言的终章》观后感

2020-02-26 21:02 作者:EdwardGLiu  | 我要投稿


我十多年看了上百部动画,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我非常喜欢,比如《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少女歌剧》、《冰菓》、《白箱》等等。但在所有我看过的动画里,有且只有一部能称之为我感到灵魂共鸣的作品,就是《吹响!上低音号》系列。

2019年4月,三部剧场版的最后一部《吹响!上低音号~誓言的终章~》终于在日本上映。6月,京都动画宣布制作三年级篇,当时我和同为京吹粉丝的我姐说,高中看第一季,大学看第二季,怕是这个三年级篇的第三季要到我研究生才看得到啦。

谁曾料想,一语成谶。7月,京都动画遭遇恐怖袭击,《终章》恐怕真的成了终章,即使三年级篇真的做出来了,也和原本的京吹不一样了。

11月,B站买下了包括第二季和《誓言的终章》在内的版权。在外传《利兹与青鸟》中虽然只有第三乐章的演出,但原声带里依然收录了《利兹与青鸟》组曲的四个乐章和一首“比赛编曲”。我把那首比赛重编曲反反复复听了无数遍,一直试图在头脑中想象这首曲子配合的完整演奏画面。毕竟京吹的第二季第5集里,一部TV动画敢用7分半的时间,近乎整整一个B Part,这一段堪称我看过的所有动画里最疯狂的一段,一句台词都没有地演奏完整整一首《新月之舞》,除了京阿尼没人干得出来。

对京吹这个系列的喜爱、对《利兹与青鸟》组曲演奏的期待、对新作长时间的等待以及对京都动画遭遇恐怖袭击的沉痛心情,让我在终于点开《誓言的终章》这部电影时心里五味杂陈。


总体观感

 

如果抛开别的不谈,就《终章》论《终章》的话,我需要先说这么一句话:

一个本来80分的作品,如果你对它报以95分的期待,那么即使最终这个作品做到了90分的水准,你仍然会对它有心理上的落差感。

在我眼里,《誓言的终章》就是这个道理。

也许是我等得太久了,也许是《利兹与青鸟》组曲我听了太多遍了,也许是我太喜欢这个系列以至于在我心中无形中拔高了对新作的期望,第一遍看《誓言的终章》确实没有达到我内心的期望。不过嘛,冷静下来再看第二遍,不足的地方确实有,但也不是说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在于,赶,实在是太赶了。如果是其它的轻改动画,通常是3到4集一卷书,但京吹TV版却采用了超豪华配置,京阿尼用了整整一季13集只做完了第一卷,再加上第二季对应的第二、三卷,两季动画才讲完久美子他们第一年的故事。充足的时间加上京阿尼强大的制作能力,确保京吹可以用大量细节塑造人物和充实故事,这使得包括配角在内的每个角色形象都非常饱满,进而支撑起一个优秀的故事。一旦习惯了第一季较慢的叙事节奏和极为丰富的细节之后,实际上第二季都感觉节奏有些快了,以至于久美子在第二季得了个“人形自走剧情触发器”的绰号。这就是《誓言的终章》最大的问题所在,换成别的作品也罢,但作为《上低音号》系列,《誓言的终章》节奏实在是太赶了。只用一部剧场版的时间要讲完一整个学年的故事,刨去片尾的演职员表和《利兹与青鸟》组曲的演奏,可用时间只有不到5集TV动画的长度,要描写二三年级的故事,又要刻画一年级新生的人物形象,还要塞久美子和秀一的发糖环节进去,实在不允许展开充足的铺垫,但想要展现的问题的数量可一点儿都不少于TV版,以至于给我一种“出现问题A→解决问题A→出现问题B→解决问题B→出现问题C→解决问题C……”的疲于奔命感。完全没有TV版里多个矛盾交织解决的工巧感,再加上穿插期间的模仿手机竖屏的谜之镜头,把原本就赶的过快节奏更是打得稀碎。所以,也许《誓言的终章》做成一季TV版动画会更好。


人物塑造

 

《上低音号》系列最出彩的一点就在于真实性,这也是我称这个系列是我唯一堪称灵魂共鸣的作品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一些个人原因,这个等会儿再谈。这个真实性的塑造,有一半源自人物塑造,另一半则归功于故事剧情。

《上低音号》系列的人物很难用几个宅属性就能概括,因为每个都沾一点,但又不像很多作品那样只靠属性塑造人物。应该是归功于《上低音号》系列并不是轻小说而是更传统的小说,所以我觉得它的人物塑造宅味没有那么重,人物的行动不是根据其属性,而是有一套自己的逻辑链。最典型的明日香学姐,前面一直以为她只是不想多瓜葛,好好吹号,后面才知道她如此努力练习也是有自己强烈的理由的,是因为她想通过比赛,让素未谋面的父亲听到自己的号声。

比起故事服务于人物,比如《路人女主》系列,《上低音号》系列更多的是人物服务于故事。《誓言的终章》也不例外,电影主要讨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努力?努力很有可能得不到回报,那么拼尽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新角色和旧角色的塑造都围绕着这个中心问题。


铃木美玲和铃木五月*,美玲的吹奏能力更强却得不到关注,五月能力虽弱却受大家欢迎,这种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自然会导致心理有一定的断层,这一点上看,服务于故事中心。从角色逻辑上分析,美玲是一个比较要强的女生,她相信自己的技术和别人的赞赏应该是对等关系,而且因为身高比一般女生高而略有自卑,所以表现出来实际是自己给自己添堵。

(*我看的版本翻译为铃木五月,小说版也有译作铃木皋月的,B站译作铃木彩月,实际都是一个人。因为观后感初稿一月就写完了,这里就不改了。)

月永求的问题和美玲有点像,也是自己筑了一堵墙。他不喜欢别人称他的姓氏,而是要求直呼其名,再加上脾气有点大,初步给人的印象不是很好。实际上如果看得仔细,刚入部时他说过他过去在龙圣,而且提到他的姓氏不常见,在关西大会前提过龙圣现在的指导老师叫月永源三郎,带领龙圣异军突起,可见也是一个非常强的指导老师。那么可以推论,月永求和家人(实际是爷爷,片中没有说明)有什么矛盾,也许是他不想依靠爷爷的光环,也许是想证明自己。个子有点矮,长得也比较中性,他本人对此也有些自卑。北宇治败于龙圣,这一次他所有努力付之东流却没能证明自己,从这一点看,这个人物也是服务于故事中心。

和久美子搭档带新人的加部友惠,在片中已经是入部的第三年了,第一年因为优先高年级而无法出场大赛,第二年又因为选拔落选亦未能出赛,在第三年吹奏部步入正轨,大家斗志昂扬时,她也努力练习之时,却因为颚关节炎无法继续吹小号。她想出赛吗?当然想。三年过去却没能出赛一次,她甘心吗?当然不甘心。

在关西大会之前,剧情和人物塑造大抵可以分为两大段,一段是久美子与其他人的问题,另一段是久美子与奏的问题,在主题讨论上有一种由分到总的感觉。前半段对主题的贴合还着笔比较隐蔽,到久美子与奏的这一段就直接挑明了这个问题,这个等会儿再谈。

久石奏可以称为《誓言的终章》的二号角色了,这个角色吧我感觉塑造得不能说差,应该说比较诡异(无贬义)。一部高中校园动画,又不是《三国演义》,曹操的那种乱世奸雄的形象跃然纸上,久石奏的话,你说她腹黑,说她有点小恶魔的属性放在其它动画里也说得过去,问题在于《上低音号》系列的人物塑造都是宅味较淡的,比较贴近于真实的,久石奏放在里面都快和整个作品的基调格格不入了。一年级前期时久美子那种“性格恶劣”确实是脑子少根筋,说错话说完了她自己意识得到,久石奏就是那种蔫坏蔫坏的,知道不该说的话还要挑着机会说,试探对方的深浅,比如在乐器库房里故意叫月永而不是求,再比如SunFes之前恶魔耳语一段,女孩子的心机那么重的吗?还是说确实像我姐说的一样我属实太过直男了?也罢,我只能说小奏同志你只是吹个号真的太浪费了,套路这么深,要不要考虑一下经商或者从政?

原作者武田绫乃谈过,她写小说的时候刻意采用成对互补的方式描写,比如久美子和丽奈、优子和夏纪、霙和希美,在《誓言的终章》里较为突出的实际是久美子和奏的关系(久丽党震怒!)。久石奏有点像久美子的一面镜子,奏在初中时挤下了学姐的位置,最终却没有拿到预想的金奖,因此有人说风凉话,也许还遭到过排挤;久美子初中时也有挤下过学姐的出赛名额而被欺负的经历。在雨中的对话里,奏说道,往后退一步,不要意气用事,找对有利的位置,不要树立敌人。这就是和一年级前期时的久美子一样的。但是久美子一年级经历了这么多事,丽奈点燃了久美子的激情,明日香引导了久美子的方向,使她的性格从被动迎合转向相对主动积极,最终使黄大叔在第三年升任黄主席。奏在很多方面作为久美子的镜像,一方面反映出最开始的久美子和现在的久美子有多大的改变,也在另一方面上考验着久美子改变自己的意志坚定与否。

不过话又说回来,还是那个问题,时间不够,节奏太赶。除了久石奏以外的其它一年级生的描写都有些草率,甚至感觉有些突兀,就是前面说的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真的,做成TV版我相信以京阿尼和花田十辉的实力是能很好塑造这些人物和矛盾的,但是,这是一部剧场版动画。


主线剧情

 

电影我来来回回看了三遍,愣是没看明白副标题“誓言的终章”究竟誓言在哪终章在哪,日语原副标题也是“誓いのフィナーレ”,フィナーレ就是意大利语里的Finale,就是音乐术语上的终章。原作副标题不是明明叫“波澜起伏的第二乐章”么?这里扔个终章,那三年级篇“决意的最终乐章”往哪儿搁?

“誓言的终章”这个副标题实在是有些文不搭题的嫌疑。直到我看到了英文版的副标题,才算是明白副标题的真正含义:Our Promise:A Brand New Day。我的理解是有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味,二年级虽然折戟,终章于关西大会,但来年誓要拿下全国金奖。所以《誓言的终章》其实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真正的大决战,还得看也许遥遥无期的三年篇。

如果这么理解,那么副标题就非常贴合整部电影提出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努力?努力很有可能得不到回报,那么拼尽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前面说到《上低音号》最出彩的真实性一半来自人物塑造,另一半来自故事。还是举个例子,《少女与战车》我也很喜欢,但在我心里的段位远不到《上低音号》,很简单,一个强校的转学生带着一帮萌新从零开始,就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击败豪强拿下全国大赛冠军,这是一个看得很爽很开心的爽片,但在现实中这种吊车尾逆袭的故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说回来,不管是第一年的全国铜也好,还是《誓言的终章》里第二年的关西废金,《上低音号》不同于很多动画,努力不一定有回报,这更像是现实生活的一段剪影,因而在真实平淡中更能打动人。

奏在餐厅里问久美子,香织在社团中努力了两年多,在终于等到三年级有机会拿下独奏时,却被才入社半年的丽奈拿了下来,换言之,香织的此前的隐忍和努力并没有得到成比例的回报,甚至可以说是永远的遗憾。最后北宇治完成了打入了全国大会的目标,但如果没有成功,止步于府大会或关西大会,大家会说,反正成功不了,不如选香织来独奏。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越是渴望努力做到什么,失败时就会越发痛苦。现实中付出了努力却常常得不到相称的回报。在失败之后人们常会不禁问自己,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之前这么多的努力究竟意义何在?

因为奏经历过类似的问题,很可能这就是导致她心机非常重的原因之一。比起第一年时久美子的消极防御态度,奏采用了消极但进攻的方式,甚至不惜以自爆的方式企图让位夏纪出场名额。越想我越是赞赏夏纪,我会说久美子很可爱,会说丽奈很帅气,但我打心底里佩服夏纪,真正的谦谦君子。不过这一段也有处理得不太好的地方,前一秒还闹着别扭,后一秒就公布名单,就像小绿说的,没有那个余韵能让这个矛盾有充足的展开和缓冲时间。

虽然最后历经万难,虽然有霙和希美的超强百合力配合加持,但北宇治只是止步于关西大会。如果说第一年的全国铜是成功的失败,第二年的关西废金就是失败的成功。前面废了这么大劲儿,折腾了这么多事,铺垫了这么长,最后还是失败了,辛亏这是剧场版,做TV版这绝对要被寄刀片的。

结尾时,久美子问奏,你甘心吗?就像丽奈和明日香点燃了久美子的激情一样,久美子也点燃了奏了热情。

接下来我要夹点私货了。我之所以说《上低音号》系列堪称灵魂共鸣,是因为这个故事真实得可怕,我看到了很多和我很像的地方。我从小喜欢的东西看的书和同龄人不太一样,严格来说我其实是个内向型性格,只是靠技巧弥补了社交上的短板。我非常喜欢高坂丽奈这个角色,也是我用来做头像的原因。和她想得一样,如果硬要勉强自己去迎合他人,去随波逐流,因为合群而感到安心进而失去自我,那我宁愿保持孤僻。我讨厌政治,讨厌和人勾心斗角,所以我选择了文物学,比起和人打交道,我更喜欢和东西打交道。

就像久美子和丽奈一样,我有两个可以称为灵魂之友的铁哥们,和我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互补关系,激昂的那个我作为他沉着的互补,冷峻的那个我是他热情的互补。他俩中有一个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之中有一个是女的,那绝对是神雕侠侣级别的。

回到《誓言的终章》上来,“努力是什么?”这是久石奏问久美子的,也是电影问我的。前不久刚考完研,家里人不支持我考本专业,换言之短期内,甚至这辈子我只有这一次机会。备考一年,我用钢笔写完了一整瓶墨水,笔记写了五大本,专业书翻到散架,我英语不好,三年里背单词打卡打了940多天,我拒绝了我曾非常期待的机会,我要让我爸把“看不起文科生”这句话亲自咽回去,我赌上了一切背水一战。谁想到毫无预警地改题了,往年非常保守非常有规律的题型改了一大半,我是根据往年题型展开复习的,根本想不到会往从没考过的方向下死手,有两个题我翻遍了指定书目愣是一点关联内容都找不到,凉得透透彻彻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从考场出来的那一刻,是麻木?是解脱?是愤怒?是懊悔?都有,但都不尽是。人事既尽,天命不闻,千思万绪,到口边独留一句。

彼时彼刻,我才明白丽奈也好,久美子也好,奏也好,这句话的分量究竟有多重:

 


“我不甘心。”

 


其他杂项

 

前面把想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最后就写一些我注意到的一些杂项和一些吐槽。

 

说一下片中多次穿插的竖屏仿手机拍摄的镜头,大体上是为了埋片尾久美子做第三年部长的彩蛋,说实话我感觉真的不太好,太影响片子的节奏。至于为什么要加这个,我琢磨了一下,手机镜头实际是久美子的手机。片里提到久美子搞了个“黄前相谈室”解决一年级生的问题,用手机镜头记录社团成员的状态,这是TV版对于久美子性格刻画的延续,从一开始的“久美子性格真是恶劣啊”,什么都置之事外,保持安全距离,到小号独奏时开始敢于表达自我,再到第二季直接干涉社团核心问题,对久美子的性格刻画从被动向主动,旁观向参与的转变,也是她第三年能做上部长的很大原因。至于为什么推测是久美子拍的,证据是有一段另外两个新生说泷老师很帅,镜头刷地就转向丽奈,丽奈听了抖了下眉毛。知道丽奈的秘密,又足够坏心眼的,那就只有久美子了,所以进而推测所有的手机拍摄镜头都是用久美子的手机拍的。

不管直部员弯部员,能交部费的就是好部员

美玲:“那个,你们不会离得太近了吗?”

久美子:“诶,有吗?”

丽奈:“很普通吧?”

真有你的啊京阿尼!

并没有!!!!

在SunFes前的排练里,小绿把一面旗子扔起,落下时就变成了舞棒,这很明显是致敬了库布里克经典的《2001太空漫游》那个猩猩扔骨头的镜头。

虽然泳池福利只出现了半分钟,但久美子和丽奈的泳装是同款不同色的!TV第二季第2集里丽奈说过初三时买的泳装已经有些紧了,至于后来黄大叔什么时候和丽奈一起去买的?此处可以脑补一整集发糖回。嗯~这就是海明威说的冰山理论吗?

秀一你真的丢人你退群吧,学学你同门师兄饼藏饼哥啊,人家那撩人甜到齁死。你和久美子这一段就感觉不尴不尬的,好不容易能亲上去非要磨磨蹭蹭,拜托,你不上请闪开让丽奈来好吗,丽奈才叫一撩一个准好吗,整得小黄服服帖帖的:“高壮士!妾死亦不足惜,卮酒安足辞?(大雾)”就感觉久美子和秀一在一起这个情节的设置就纯粹是为了靠分手衬托久美子事业重于恋爱,看得人实在着急,看得我这个久丽党更是心里发痒。

丽奈一开始在大吉山顶吹的是《孤高的小号》,后来吹了《利兹与青鸟》组曲第三乐章的双簧管独奏部分,原声带的备注里还写了个斗大的“为了久美子”。电影《利兹与青鸟》里也出现了丽奈用小号吹的这一段,被优子和夏纪她们听到了,夏纪说,真是硬派的利兹啊,有一种“你飞吧,保重了”的感觉。霙和希美互为利兹与青鸟,久美子和丽奈也是互为利兹与青鸟啊!真好啊!いいよ!!!!!(泣

既然说到这里,如果能把久美子和丽奈在楼脚合奏第三乐章的长笛和双簧管独奏部分的这一段镜头加进《誓言的终章》就好了,有一种两部作品联动的感觉,也算是给系列粉丝的一点小惊喜。

北宇治上场前,前面一个学校吹的就是歌剧《图兰朵》,久美子她们说话的时候恰好是《今夜无人入眠》的“黎明时我将获胜”一段,是不是暗示着北宇治这次翻车呢?

就是在这一段里

全片的最高潮部分,能看到《利兹与青鸟》组曲的完整版演出真的太激动了,原声带听了太多太多遍,头脑里一直在想象到底会以怎样的姿态来展现这首曲子,都可以称为刻进DNA里的旋律了。不过实际看完了心里有一点落差,分镜和演出比《新月之舞》差了些火候,比如第三乐章时,从双簧管和长笛的solo转进激昂的合奏,以定音鼓和吊钹作为信号,《誓言的终章》里那个点的分镜先是泷老师的中景镜头,接吊钹特写镜头,再接远景全景镜头,感觉切得有点散乱。这个点你就照搬电影《利兹与青鸟》里泷老师手指刺向天空那个镜头就好了嘛,多有张力,多有昂扬感,还能让看过《利兹与青鸟》的观众有联动感对吧。

还有一些镜头意义不明,比如我有点没意会到第三乐章《爱的决断》结尾那个对着天花板转来转去的镜头想表达个什么,想表达青鸟飞向广阔的蓝天?这里处理得不是特别好。再比如旋转镜头有点滥用,显得整个演奏演出张不足而弛有余。

又说回来,TV版第二季第5集整首《新月之舞》的分镜和演出是木上益治老司机亲自下场开的车,所以效果好得不行,质量高得异常。这次《誓言的终章》全篇分镜都是石原立也,木上益治没有参与本片的制作。至于负责演奏这一段的演出是谁,应该是我功力不够,再加上京阿尼内部的高度磨合,在下实在是分不出来。

 


既然说到制作人员,那就以这个作为结尾好了。京都动画的制作体制在整个日本动画界是独一无二的,原画全部是本社人员、没有第二原画、外包也是长期合作伙伴,质量稳定、自己开作画学校培养新人、自己掌握制作委员会大头、自己开文库,菜不菜另论,但版权是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庵野秀明说,日本动画撑不了几年了。但我觉得,只要京都动画存在一天,只要京都动画这个跳脱其它所有动画公司的运营系统存在一天,日本动画就一天不会亡,那座小黄楼就是业界最后的灯塔,以实际案例给业界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在国家博物馆南厅一楼,我姐给我打了个电话告诉我,京都动画遭遇火灾。

后来才知道,不是火灾,就是恐怖袭击。

每次看京都动画的作品,我都会细细地看staff表,那些名字有意无意中不说记下来,也算得上混了个脸熟。京都动画里的那些名字,应该比其它所有动画公司我记得的加起来的还多。

庵野痞子说的日本动画的倒计时真的开始了,业界最后的灯塔熄灭了。

 

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的感动。

谢谢你们。

晚安,Dream Solisters。

 

EdwardGLiu

2020.2.26



顺便安利一下这个纪录片,看过以后保证你感叹,人间真实吹奏部啊↓↓



波澜起伏的第二乐章——《吹响!上低音号:誓言的终章》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