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类学词典】语言人类学

2023-01-03 00:10 作者:就叫余风同学吧  | 我要投稿

语言人类学(Linguistic anthropology)

语言人类学或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s),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语言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语言人类学从语言的角度研究人类学,也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现象和实践。语言人类学家需要具备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等跨学科知识,兼顾人类学民族志的深描和理论对话,积极进行跨学科交流。

语言人类学与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彼此有密切联系,但也有区别。语言人类学主要从人类学观点来看语言,研究语言使用、风格、形式等,从中找寻社会意义;社会语言学则设定一系列变量如年龄、性别、阶级、种族等来观察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语言行为模式。大体上来说,语言人类学与社会语言学是相互渗透的,边界较为模糊。

语言人类学最早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法学家、历史哲学家、美学家维柯的著作《新科学》。语言人类学的思想基础是德国人类学家威廉-洪堡特的语言学理论。博厄斯的《美洲印第安人语言手册》《种族、语言、文化》等著作是语言人类学的奠基之作、此后,马林诺夫斯基、列维-斯特劳斯、萨丕尔等人类学大师都重视语言对社会的解释和表现作用。埃文斯-普里查德认为,要彻底理解社会,就需要把社会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来研究。格尔茨把文化看作意义之网,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文化的意义进行阐释。其他学者对语言人类学的贡献这里暂时不列举。

中国的语言人类学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主要的研究方向有通过文字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如张世禄、王国维、郭沫若、芮逸夫等;从语言研究民族文化,如林惠祥、林耀华等;从语言研究民族文化,如罗常培等。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是中国语言人类学的开山之作。改革开放后,语言人类学快速发展,代表学者有纳日碧力戈、李如龙、邓晓华等等。在如今的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教研机构中,语言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等被置于同等地位。

【人类学词典】语言人类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