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给忘川新作《破云来》的评论

2022-05-13 22:06 作者:无人问晓  | 我要投稿

评论区很有进步,以前都是吞评,现在直接自动删。

所以以后大概不会再有直接发评论区里的长评了。

这是趁着闲写给《破云来》的长评。


忘川鸽了很久,我也鸽了很久。

忘川忽然活过来了(?),我也刚好闲下来了,正好写点评论。

——

这一作与其说“燃”,不如说“恣意”,并非是山间的大火,反而像穿林的夜风;相较于庙堂上的高呼,更近似孤隐时的长歌。

开头

00:01—00:09 开场,近十秒时间都在凝视棋盘,且渐远渐离,配合上空寂的乐声,阐述着“在长久的沉浸之后从棋盘中离开,并从棋桌边缓缓离开”这样由小及大的语句。

00:10—00:20 随后把视点切入雾间山月的空镜,略去了“离座”后的行为。

于我个人的感受,这是一个很有“久思忽醒”意境的开头,让人能想起在桌前伏案至深夜的夜晚。

第一大段

00:21—00:30 承接上文意境,夜半灯尚明,有人思屋中。竹中雨意象的介入稍有突兀但整体上不失情理,毕竟全作的主题在于心学,雨夜冥思更贴近于作中人的心境。

00:31—00:41 此处是冥思的延续,语句或是“自省”。

单独评一下这一句对应的PV,初看其实并不舒畅,因为越轴了,人从坐左对右忽然变成了坐右对左。但与己对坐的画面一出现,语句就又重新合理了。再看时就知其意,且多出了一分忽左忽右的内心博弈之感。且金雀蓝雀都是从左至右,强调着不变的方向,毫无疑问这里是刻意如此设计的。

若是要说建议,大概就是己与己的区分主要依靠鸟雀的颜色,依旧有些欠明显,或许可以更大胆一点。

00:42—00:56 四句“善恶”说心学,这一处的设计很有律动感。体、动、知、为,两组静动,词与曲相合,PV也选取了小大小大的景别次序,阐明了客观的知与主观的动这样富有辩证感的主题。

这是往常作品歌颂功绩与表情言志时少有的,充满着思考交替感的语句,也是这一作的特别之处。

00:57—01:16 这一段则转为“他说”,阐述了作中人在他人口中更加神化、更加宏大的一面,以此调起情绪,以迎接随后的高峰。

01:17—01:41 唱词分主副,主是极简的短词,副是口语化的说书词,配上兀然响亮的乐器,最后又在一处“看破”之后收了宏大之感,只余了乐器声的清亮回荡。

这一段的处理可以说就很给人“司空见惯的高昂”和“不落俗套的落笔”的感受。于结构上依旧是明显且清晰的主副歌结构,但于结尾处随着赤羽唱声的回落,陡然落给人一种——“到底还是与众不同的王阳明”之感。

第二大段

01:42—03:03

结构上与第一大段相去不大,主要是部分词改动,将视角更多放到了作中人的心境中,赤羽的歌声也相应地更柔和。起重复+差异化引发思考感知+转柔以形成下降阶梯的作用。

此外,两大段歌之间没有实际的间奏,直接通过一段藏在明亮乐声下的轻盈乐音引入,而这一大段与下一大段之间实则也没有实际的间奏,词与词衔得很紧,因而可见此作的结构之特殊。

第三大段

03:04—03:22 幽寂的画面配上略显模糊与噪感的说唱,很有“思绪沉入心中”的意境。而结尾处加入的明显响亮的“乃道此心光明”则将这种沉浸重新拉出。

03:23—03:42 “他说”的“我说”版,通过赤羽相较前两次他说要更“孤身自语”的吟唱阐述了作中人对待自身所为更独特、更谦虚的看法,也交代其个人思考。

03:43—04:16 此处短唱词就无副词,换而言之就“无关他人评说”了。逐渐清寂的摇弦转拨弦声中,把言语的时空归还给作中人本人,以彰独自思索在时空中的幽幽孤寂。

——

总评

尽管乍一听似乎也是往常燃曲的听感,但细一剖析,却发觉是小阶梯上升、大阶梯下降,最后一处还是一个下行斜坡的结构。整体的下行取代了往常间奏的缓和作用,使得三个大段可以在直接衔接的情况下不至于让人听感疲累。

若是要以一个字评此作,那应该就是——“归”。

万物归心。

创作不可只拘泥于内容,也应当注重相匹配的结构,这一点值得很多尚且还迷茫的创作者学习。

结构是内容的延伸,是更彻底的倾诉与叛逆。


写给忘川新作《破云来》的评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