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暴风之眼:美国海军二战期间的两栖作战指挥控制及相关舰船 下 前进指挥控制舰艇

2023-11-11 01:27 作者:一般通过飞官  | 我要投稿

在多年的两栖行动实践中,英国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都发现他们的登陆艇攻击波经常偏离航线,错过它们原定要登陆的海滩。于是,1942年1月,英国决定将一些希金斯登陆艇进行改装,他们称之为“勘探登陆艇”,LCP(Sy)(Landing Craft Survey)。每个舰队的其中一艘登陆艇都将会加装一个额外的罗盘,一个表格桌和一台微波雷达。与之相对来说出现更晚的美国同类即56英尺(约17米)长的LCC(Landing Craft Control)控制登陆艇。大西洋舰队两栖部队在1942年10月31日首次提议创造LCC控制登陆艇,在北非登陆之后的一份12月16日的讯息中又再次强调了支援登陆的控制登陆艇的重要性。火炬行动肉眼可见的展示了登陆艇在前往海滩的路上是有多容易迷路。控制登陆艇的想法之后在登陆艇委员会(Landing Boat Board)1942年12月31日的报告(即6-42号报告)中被委员会所认可。委员会考虑到引导艇比先前他们在8月建议制造的LCS(L)(Landing Craft Support Large)大型支援登陆艇要更重要,因此委员会建议暂时搁置LCS(L)的研发工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LCC控制登陆艇上——另外,舰船局之前就已经声明他们无法提供LCS(L)的理想参数。

登陆艇委员会要求控制登陆艇的尺寸要有50-60英尺(约15到18米)长,艇宽最大15英尺(约4.6米),最大重量50000磅(约22.7吨)(即在攻击货船的起重吊臂的起吊能力内)。委员会想要它有至少17节的航速,使用2台标准225马力的格雷海事公司(Gray Marine)柴油机,巡航航程500海里。其武装配置为4座双联装0.50口径(12.7毫米)机枪,同时还拥有四分之一英寸(6.35毫米)STS(Special Treatment Armor)装甲的防护(虽然只保护舰桥)。由于控制登陆艇要在海滩外以5节的航速缓慢游荡,因此它需要足够的龙骨面积来保证它在这个航速下保持可控。它的艇载装备将包括一个正在研发的小艇用陀螺仪罗盘,三台标准TCS电台,一台特殊ZBX无线电接收机,一台QBG被动声呐,一台声呐回波测深仪,一台航位推算描绘仪,以及2台8英寸(203.2毫米)信号探照灯。同时它还将装有烟雾发生器。

1943年1月4日,海军作战部副部长(Vice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VCNO)和海军部长都批准了登陆艇委员会的报告。控制登陆艇的研发工作非常快,因为舰船局早就已经设计了必要的艇体,这个艇体之前是为未成的LCS(L)支援登陆艇设计的。1月17日的一次会议上给出了一份能够15.25节航行的登陆艇的草图设计。这份设计里,原计划安装的4座双联装0.50口径机枪里前方有一座为了节省重量而被除去。登陆艇的艇体安排被改进,弹药装卸和存放也被简化。这之后,1943年3月中旬,正式的计划和参数被给出,被称为LCC Mk 1型。主要的变动只是在6月重新设计了登陆艇的控制室。此外,LCC控制登陆艇在完成时都装备了一台SO系列短程雷达,装在可收放桅杆上以方便收入艇内。

LCC Mk 1型的图纸
一艘正在试航的LCC Mk 1型。中部的雷达桅杆顶部的雷达罩内装有SO雷达——这套雷达系统也被PT巡逻鱼雷艇所使用。

在Mk 1型之后,新的Mk 2型被完全重新调整了。它的双联0.50口径机枪又被减少一座——其机枪座为一前一后,而不是先前的舰桥后方并排两座加上艇艉一座。原先的2至3条为TCS电台所用的长鞭状天线被改为一条长的为TCS电台所用,两条较短的为新的SCR-610音频无线电设备所用,用于对海滩通讯。Mk 2型的舰桥前方还有一台固定的扬声器,以及一台明显的IFF敌我识别设备天线,因此它们可以被轻易识别出来并被锁定。Mk 2型还有一台微缩胶片表格投影仪(NPM)。实际上,很多Mk 1型都很显然以Mk 2型的标准完工或被改装了——最后唯一明显的区别就是Mk 2型的艇宽稍微更宽一些,14英尺6英寸(约4.4米),Mk 1型则是13英尺7英寸宽(约4.14米)。

LCC Mk 2型的剖面图

除了这些正式的LCC控制登陆艇之外,海军还使用LCS(S)(Landing Craft Support Small)小型支援登陆艇,由海军的侦查和突袭单位驾驶,用来标记海滩。侦查版的LCS(S)被特殊消音处理,它的装甲防护也被去除以减少它的投影面积。侦查版LCS(S)在西西里登陆期间被首次使用——而在此之前的北非登陆时,海军使用了LCPR(Landign Craft Personnal Ramped)坡道人员登陆艇来侦查海滩,西西里登陆时也有一个单位在使用LCVP登陆艇进行侦查。因为登陆行动要在视野受限的夜间完成,因此对海滩的标记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作战计划会要求坦克登陆舰和攻击运兵舰在登陆行动开始前约90分钟时放出侦查艇。这些侦查艇都装备了海军的TBY电台和陆军的SCR-536电台,夜间望远镜,装在旋转基座上的双联红外(Infra-Red,IR)灯,一对装在旋架上的装有彩色透镜的战斗提灯。这些艇上将携带2名陆军侦查兵和一个橡皮艇突袭蛙人小队。在接近目标海滩时,侦查艇将利用在海面上的船只作为参照物来识别相应的海滩。蛙人小队将在此时登陆,在指定的海滩上标记出其两侧,从而让侦查艇能够停在海滩的正中间。在这之后,侦查艇在海滩外将下锚,在行动开始时间(H-Hour)前30分钟打开它的红外灯,然后在行动开始时间前15分钟开始利用信号灯发送信号。这些侦查艇都保留了LCS(S)的全部武装,用以对付海滩上的敌方抵抗。例如,在西西里登陆期间,一艘侦查艇用它的4.5英寸(114毫米)火箭弹直接让岸上的守军火力哑火了。它们也将帮助指引登陆艇前往海滩。在破晓时分之后,侦查艇将作为交通控制艇。在诺曼底登陆时,LCS(S)和LCC控制艇都被侦查和突袭部队使用,标记海滩和在敌方火力下进行持续的水文勘探。不过,LCS(S)显然没有在太平洋战区被用作过侦查艇。

LCC们在诺曼底登陆期间也被用作水文勘探艇过。这里的例子中,它的雷达桅杆已被收起,并且前方的无线电天线也被移走了。

1943年11月的塔拉瓦战役的教训证明了对小型指挥艇所提供的协调能力的需求。当LVT(Landing Vehicle Tracked)履带登陆车的前进被延迟时,这一延迟是无法通知给后方的火力支援舰的。跟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前的陆上突击与两栖攻击相比,这个问题跟一战时期的军队没有跟上战前就计划好的徐进炮击时所遭遇的问题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部队拖延的太久,徐进炮击在他们能够抵达敌方位置之前就已经停止很长时间了。如此一来,敌方将以不受压制的状态迎击,他们将能够轻易地消灭进攻部队。

在塔拉瓦战役之后的登陆作战中,最初的突击波部队将乘坐LVT履带登陆车上岸,而这些部队将通过在距离海滩大约1500码(约1372米)设立的转移区从LCVP登陆艇转移到LVT登陆车上。由于缺少无线电,LCVP和LVT等登陆载具只能通过附近艇上的各种视觉信号或者手提喇叭筒,扬声器来进行管控。乘坐在其中一艘登陆艇上的登陆艇波次指挥官将只能依靠手势信号,信号旗和闪光灯来与其它的登陆艇保持联系。

在登陆艇前往滩头的阶段中将需要多个层次的指挥是难免的,即指挥每一波一起抵达的登陆艇集群,与此同时还要与上级单位保持联系。各攻击运兵舰和攻击货船是无法直接对登陆艇实施指挥的,因为她们无法靠近海滩。另外,登陆艇集群的机动也非常复杂。比如,单艘运兵舰是无法运载整个将营级登陆队(Battalion Landing Team,BLT)运送上岸的登陆艇集群(通常包括6艘LCM和40艘LCVP)的,因此登陆艇控制的首要任务便是将来自攻击货船的登陆艇和攻击运兵舰的师级后备登陆艇集结起来,形成登陆艇集群。

以1944年2月的埃尼威托克(Eniwetok)登陆战作为例子。当时所有登陆艇都在纵深800码(约732米)的区域内,在各运兵舰附近集结成突击波。在集结完毕后,它们将再航行100码(约91米)的距离前往出发线(Line of Departure),从这里它们将一起前往海滩。这整套流程的时间是很紧张的,在一处海滩外,由8辆LVT登陆车组成的突击波各自跟随着对方,并有2到3分钟的出发间隔,之后携带坦克的LCM机械化登陆艇将作为7波最初突击波的第4波跟上LVT登陆车。

两栖部队进行进攻前部署的图示

在太平洋战区中最早形式的登陆控制组织中——即1944年1月马歇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登陆期间,3艘猎潜艇(Subchaser,SC)将作为主要的控制舰船。指挥控制长(同时也作为滩头管控长)将乘坐其中一艘,这艘猎潜艇一般将处于出发线上,但它可以自由活动。另外,这艘猎潜艇上还携带了其他的重要人员:登陆部队指挥官的代表军官,这名军官被授权可以以他自己的判断作出决定;最初突击波的LVT登陆车营指挥官;一名登陆部队指挥官G-4(后勤)部的代表军官,有权确定向滩头流动的物资情况;以及一名医护军官,负责考虑滩头的伤员撤离问题。第二艘猎潜艇将一直停留在出发线上,携带负责执行登陆行动的军官。这名军官在考虑登陆计划,控制官的指引和团指挥官的要求之后将给出让登陆艇波次出发的命令。第三艘猎潜艇被指派给每个登陆滩头的团指挥官,作为与登陆部队指挥官,登陆艇内部队和已经上岸的营指挥官建立直接联系的临时指挥所。因为并不是特别显眼的目标,有足够让它们靠近滩头的浅吃水,但却拥有足够的内部空间以容纳控制团队和他们的部队顾问团队,因此像猎潜艇这样的小型反潜艇才被海军用作了主要的登陆控制舰船。

在马歇尔群岛战役期间,两艘LCC控制登陆艇作为每个突击领导波的侧翼指引艇,在控制官的指引下控制LVT履带登陆车的前进速度和方向。在登陆中使用LVT使整个情况都变得复杂了——最初的LVT突击波可以直接在攻击运兵舰上装载部队,但是后续的突击波要在海面上从负责接运的LCVP登陆艇上装载部队,因此这两艘控制登陆艇将作为四波直接从攻击运兵舰上装载的LVT突击波的侧翼指引艇,同时控制它们的方向和前进速度。它们通过特别安装的扬声器直接指挥LVT的行动。在第一波突击波登陆之后,控制登陆艇将在离海滩2000码(约1829米)的距离上占据位置,负责监督部队从LCVP转移到LVT上的流程。在至少一个案例中,从内维尔号(USS Neville,APA-9)上出发的营级登陆队对岸突击时,成对的LCVP登陆艇负责扮演指引每个突击波的角色。控制艇还会在岸上的战术情况发展时负责调控后方装备和补给运送至岸上的流动。太平洋舰队总司令(COMINCH)将在马歇尔群岛战役期间的对登陆艇波次的抵近控制,特别是在最初突击后对补给流动的控制作为了战例典范。

然而这套控制系统在诺曼底登陆遭遇了失败。当时,巡逻艇(Patrol Craft,PC)被用作了主要控制舰艇而不是猎潜艇,猎潜艇则承担了LCC控制登陆艇的任务。这两者都没有接受合适的训练,因为它们到达欧洲战区的速度不够快。巡逻艇们只接受了几天的临时训令,参加了一次大规模演习,并且参加了几次特别训练;猎潜艇们甚至都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尽管当时有控制登陆艇可用,但是在登陆时却没有用上。在诺曼底,由于德军在水下设置了大量的障碍物阻止大量的登陆艇正常冲滩和撤回,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整个计划时间表都完全崩溃了。诺曼底登陆的海军指挥官,约翰·L·哈尔(John L. Hall)上将报告称只有在突击部队副指挥官的干预下,整个情势才得以缓和。他总结到控制舰艇的数量不足,并且推荐将一艘改装的LCI(L)(Landing Craft Infantry,Large)大型步兵登陆艇作为理想控制舰艇。将突击部队在夜晚集结,之后在黎明时分出发的决定很大可能是情况混乱的部分原因。夜晚的黑暗会让控制任何小型的没有无线电的舰艇的企图变得更加困难。在至少一些情况中,LCS(S)小型支援登陆艇负责领导登陆艇波次前往滩头。

在入侵法国南部的行动中,LCC控制登陆艇与英军的蒸汽炮艇共同负责指引浅吃水遥控扫雷艇前往滩头。控制登陆艇负责控制遥控扫雷艇。在它们的后方,加装了特别用于炸开障碍物的火箭的LCM机械化登陆艇将负责对滩头的障碍物发动扫荡,清出一条道。每个后续的LCVP登陆艇编队都由一艘控制登陆艇领导。那些在滩头不需要立刻负责控制工作的控制登陆艇将回到出发线帮助指引接下来的登陆艇波次。在后期的登陆中,控制登陆艇们得到了猎潜艇的支援。在这次两栖突击中,DUKW(D-1942年设计,U-通用,K-前轮驱动,W-双后车轴)两栖卡车被作为两栖突击车使用,与太平洋的LVT类似。DUKW两栖卡车们被LCC控制艇和LCVP登陆艇们共同控制,并在大约距滩头1000码(约914米)的距离被释放出载舰。

在太平洋战区,马歇尔群岛战役期间所使用的登陆控制系统被扩展,以用于之后的更大型的两栖突击。在1944年6月的塞班岛登陆期间,一整个军团(两个师及其支援单位)被投送到了滩头——这其中包括了四个层次的指挥部,即军团指挥官,师指挥官,团指挥官和营指挥官。登陆部队控制官将乘坐一艘扫雷巡逻艇(Patrol Craft Sweeper,PCS),两个集群控制官,每人负责一个海军陆战队师,乘坐另外两艘扫雷巡逻艇。后者可以自由行动,但一般会停留在他们的出发线的中央位置附近。这些舰艇将使用它们的作战信息中心来保持对向滩头前进的登陆艇的情况追踪。它们与更高级的单位,其它控制舰艇,支援单位,登陆艇和两栖车集群和滩头管控长都有无线电联系。在负责指示的控制官的指引下,它们将调控向滩头的物资流动,防止海滩出现物资堆积的同时保证滩头获得持续的补给。由于轻量化双频道音频无线电设备(即陆军的SCR系列无线电)的出现,这样的复杂协调行动现在已经实际可行。

在每个集群控制官下都有两名来自运输舰分队的团级控制官,乘坐在停泊于团级登陆队出发线中央位置的巡逻艇上。登陆部队控制官通过旗语和音频电台呼叫领头突击波到达出发线,并给予他们出发的命令。后续的突击波由运输舰分队控制官根据登陆计划发出出发命令。在全部在时间表上的突击波冲滩之后,每一名运输舰分队控制官都可以在他们的团指挥官的命令下呼叫后备队上岸。

来自携带第一波突击的营级登陆队的攻击运兵舰的登陆艇集群指挥官将乘坐LCC控制艇,它们将像在马歇尔群岛时那样负责引导每个团在出发线上的第一波突击波。LCC将利用它们的雷达,在每前进500码(约457米)之后检查它们的位置,并在向海滩前进的途中维持统一的前进速度和位置。艇上的登陆艇集群指挥官也同时在每个营的滩头区域负责近岸或次要交通控制,在运输舰分队控制官的指挥下工作。通过乘坐其中一艘部队登陆艇的登陆艇波次指挥官的协助,登陆艇集群指挥官将在他们的集合区域内控制所有登陆艇,并在回应运兵舰的要求下指引它们前往装载位置。指挥官将领导整个登陆艇集群前往出发线,然后领导第一波突击波前往冲击线(Line of Breaker)。辅助登陆艇指挥官将乘坐在一艘LCPR登陆艇上,这艘LCPR登陆艇装备了拖曳和回收装备,消防设备,急救装备和必要的通讯设备。在最后一波突击波冲滩之后,他将成为他负责的海滩区域的回收官。

每个预定的突击波都由侧翼的LCVP登陆艇负责指引。战后报告中提到了一些这样做的缺陷,部分归因于被分离的指挥控制。LVT登陆车集群从他们的陆军或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处接到命令,但是负责指引他们的指引艇是接受海军登陆部队的控制的。这导致了一些固有的混乱问题——LVT履带登陆车并不完全算登陆艇,但它们也不完全是陆地车辆。就他们本身而言,指引艇上的军官没有注意到LVT履带登陆车的性能,而那些乘坐LVT履带登陆车的军官也对指引艇所接受的命令毫无察觉。另外,如果转移区缺少无线电指引艇,也会造成一定的问题。他们有可能会在无意间将一个排拆分开来,并把控制官和LVT营指挥官做出的调整给弄混。这些问题之后促使海军陆战队研发了一种专门用于指挥控制的LVT登陆车。

在塞班岛登陆中,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因为在那里有一个通向一些突击滩头的海峡。一艘猎潜艇和两艘控制登陆艇在外滩被夺下之后很快就在海峡里待命了。它们管控了那些通过海峡的交通。这两艘控制登陆艇和一艘猎潜艇在之前执行过一次迷惑性的假登陆。

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之后,太平洋舰队两栖部队中组成了永久的指挥控制编制。这个编制在1945年2月的硫磺岛战役中进行了首次尝试。与之前的几次登陆战一样,每个层次都有各自的控制官:中央部分(集群或登陆部队),运输舰中队(师级)和运输舰分队(团级)。每个控制官都乘坐一艘拥有特殊装备的控制舰船,如护航巡逻艇(Patrol Craft Escort),扫雷巡逻艇,巡逻艇和猎潜艇等,并自带一个指挥控制通讯小组和部队顾问军官。像之前那样,两名运输舰中队控制官将负责给发动最初突击的5波突击波发出出发命令(在硫磺岛登陆中,这是为了在每个滩头都进行同时登陆),在突击波登陆之后他们将负责指挥后备波次的出发,并在岸上部队的要求下调控补给。硫磺岛登陆期间的海况很恶劣,导致一些登陆艇受损——在初次突击之后,控制编制不得不集中精力去回收那些损坏的登陆艇和帮助正在受困的登陆艇。

战争末期的指挥控制编制的经典例子是1945年4月冲绳岛登陆期间的北方攻击部队(第3两栖军团 III Amphibious Corps,由2个海军陆战队师组成)。北方攻击部队部署了1艘护航巡逻艇,5艘扫雷巡逻艇,4艘巡逻艇和9艘猎潜艇,全部都有特殊装备。其中一艘扫雷巡逻艇被指派给了第3两栖军团的指挥官,另外每个海军陆战队师的师长都有一艘扫雷巡逻艇。护航巡逻艇被分给了高级(全局)控制官,2艘扫雷登陆艇给了运输舰中队控制官,4艘巡逻艇给了运输舰分队控制官(另外还各有2艘猎潜艇作为次要控制舰艇)。剩下的猎潜艇被分给了在滩头堡建立之前仍停留在海面上的高级滩头管控长。如此一来,猎潜艇实际上承担了早期控制登陆艇的大部分职责(即指挥登陆艇集群)。此时控制登陆艇已经因为它们糟糕的自持力(撑不过几天)而饱受诟病了,它们停留在海面的时间比实际需要它们停留的时间要短得多。不过,控制登陆艇此时仍然被用作侧翼指引艇,但是这一职责实际上可以由更简单的舰艇承担——到了战后,这个职责由LCPL登陆艇所承担。

战争末期,有些舰艇的舰种前缀被重新指定,专用于两栖作战指挥控制,比如PCC(Patrol Craft Command)指挥巡逻艇,PCEC(Patrol Craft Escort Command)指挥护航巡逻艇,SCC(Subchaser Command)指挥猎潜艇和DEC(Destoryer Escort Command)指挥护航驱逐舰。这些舰艇中除了指挥猎潜艇之外全部都保留到了战后。指挥护航巡逻艇较为特别,它们可以通过舰体上方新增设的甲板室,里面容纳了一个无线电室。到了战后早期,计划者们要求拥有13艘指挥巡逻艇或等效于指挥巡逻艇的舰艇,用于支援两个步兵师进攻8个或以上的营级登陆队突击海滩。海军预计,快速运输舰(Destroyer Transport,APD)将会取代冲绳岛战役时的护航巡逻艇和2艘扫雷巡逻艇的位置,指挥巡逻艇取代4艘巡逻艇和9艘猎潜艇的位置。LCPL登陆艇将负责指引登陆艇攻击波和在侧翼担任指引任务。到了1953年,快速运输舰取代了全部仅存的早期特化控制舰艇,即DEC,PCEC和PCC。不像这些只用于登陆指挥控制的专用舰体,快速运输舰在滩头被夺下之后可以承担除了指挥控制之外的任务。快速运输舰内部还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容纳战术后勤团队,这支团队将会代表海军指挥控制编制中已经上岸的部队,并且作为控制官的顾问。因为快速运输舰拥有如此高的价值,她们被海军一直保留在现役舰队中,服役到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并且决定将她们加入舰队恢复与现代化改造计划中,并且作为海军长期造舰计划中新的快速运输舰的临时替代品。除了能作为两栖部队的旗舰之外,快速运输舰还因为她们能够运送特种部队上岸——就像在朝鲜战争时期她们执行的各种特种行动——的能力而受到了海军的重视。1969年,海军将所有两栖舰船前缀的A(Attack或Amphibious)字母全部改为L(Landing)字母时,快速运输舰们的前缀没有被直接改成LPD(另外,这一前缀已被两栖船坞运兵舰,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所占用),而是改成了LPR(Amphibious Transport Small),即小型两栖运输舰。

韦斯号快速运输舰(USS Weiss,APD-135)在夏威夷群岛的登陆艇行动中停泊,1964年摄。

海军有时候也用一些其它的船只承担两栖指挥任务,因此在1950年代早期,一艘巴内加特级小型水机支援舰,雪利科夫号(USS Shelikof,AVP-52),被用来容载登陆舰部队指挥官和他的参谋人员。

雪利科夫号小型水机支援舰在切萨皮克湾内航行,约1953年摄

除了这些舰艇之外,LCI(L)大型步兵登陆艇也被用作了指挥控制旗舰。在1943年1月,海军决定将一些LCI(L)改装成舰队旗舰,并装有为舰队指挥官,医生,军需官,通讯和工程兵准备的特殊设施。不过,这些大型步兵登陆艇没有被指定特殊舷号。为了入侵西西里,8艘大型步兵登陆艇被奎宿五号维修舰改装成了紧急团级指挥旗舰。这些大型步兵登陆艇之后又被用在了撒莱诺登陆行动中,因为计划中将被使用的控制舰艇(巡逻艇和猎潜艇)当时不能及时可用,于是大型步兵登陆艇临时充当了这一职责,并接受了入侵前的训练。它们作为指挥旗舰的运用很成功,尽管它们缺少导航设备。根据第八舰队的战后报告,它们很适合用于近岸交通控制,因为它们的吃水很浅。在诺曼底,LCI(L)被用作了运输单位的指挥控制单位(即登陆艇船队的旗舰),同时也被用作本地指挥部舰。在法国南部,11艘LCI(L)安装了额外的通讯设备,被成为LCI(L)(C),或者直接称为指挥型大型步兵登陆艇。

到了1944年秋,海军中已经觉察到登陆舰和登陆艇舰队对一艘专用旗舰的需求。比如,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第5坦克登陆舰舰队(LST Flotilla 5),想要将其舰队中下属的其中一艘坦克登陆舰改装成旗舰。但是,这一举动会导致舰队损失宝贵的运力,因为被改成旗舰的坦克登陆舰已经无法保留原来的全部运力了。于是,与其改装宝贵的坦克登陆舰,海军决定将LCI(L)大型步兵登陆艇改装成旗舰。牺牲一艘大型步兵登陆艇的载力对整个舰队的载力是影响是很小的。太平洋舰队总司令(commander-in Chief Pacific Fleet,CINCPAC)在1944年11月11日正式提议进行对大型步兵登陆艇的改装,尽管改装计划已经至少开始一个月了。比如,10月27日时第5坦克登陆舰舰队的提议被正式拒绝,理由是现在正在进行大型步兵登陆艇改装旗舰的计划。

改装的成果就是LC(FF)(Landing Craft Flotilla Flagship)舰队旗舰登陆艇。作为被正式改装的大型步兵登陆艇,它们的改装更加详尽。它们的理念最初是1944年9月由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第7舰队(Seventh Fleet)基于各种类型的登陆艇组成的舰队需要在同样形式的登陆艇上容纳他们的指挥官和参谋人员的考虑提出的。原LCI(L)的部队军官舱室可以改做舰队指挥官舱室,而他的8名参谋军官可以在3号部队舱室里居住,另外21名负责支援的士兵可以在1号部队舱室里打地铺。4号部队舱室将用于存放自持用品。2号部队舱室将改做办公室。LCI(L)原有的一对标准20千瓦柴油发电机被换成30千瓦柴油发电机。另外,艇上还装上了一套每日蒸馏能力2000加仑(约7571升)的蒸馏水设备。LC(FF)的改装在10月19日被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批准——因为改装所牺牲的载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1944年11月11日,舰船局提交了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局里的设计师已经弄明白了安装各种旗舰设备的后果。于是,5艘LCI(L)可以马上被征用进行改装,另外还有24艘用于训练大西洋舰队两栖部队的LCI(L)可以被释放出来用于改装。第一批改装的舰队旗舰登陆艇为LCFF-629到993,提供给LSM(Landing Ship Medium)中型登陆舰舰队,其容纳的指挥部人员为7名军官和11名士兵;LCFF-994和LCFF-995提供给坦克登陆舰舰队,其指挥部人员为7名军官和14名士兵;LCFF-997和LCFF-998提供给LCT(Landing Craft Tank)大型坦克登陆艇舰队,其指挥部人员为4名军官和12名士兵;LCFF-985提供给LCS(L)(Landing Craft Support Large)大型支援登陆艇舰队,其指挥部人员为9名军官和20名士兵;最后,LCFF-627和LCFF-628提供给LCI(L)大型步兵登陆艇,指挥部人员为9名军官和21名士兵。它们的改装全部都在珍珠港(Pearl Harbor)完成。最终,49艘LC(FF)舰队旗舰登陆艇完成了改装:LCFF-367~370,LCFF-399,LCFF-423~427,LCFF-484~486,LCFF-503~504,LCFF-531~533,LCFF-353~536,LCFF-569,LCFF-571~572,LCFF-575,LCFF-627~628,LCFF-656~657,LCFF-679,LCFF-775,LCFF-782~783,LCFF-786,LCFF-788~793,LCFF-988,LCFF-994~995,LCFF-998,LCFF-1031,LCFF-1079~1083。舰队旗舰登陆艇在冲绳岛战役被首次使用,而它们直到战争结束时仍处在试验阶段。它们实际上并不是完全适合它们的职责。它们的航速很慢,内部空间不足,防空武器的数量也不够。内部空间不足导致它们无法整合雷达和导航标图室到一起,居住空间的大小也出现了不足。到了战后的1945年10月,太平洋舰队建议将LC(FF)用露天甲板完全盖住的改装LSM中型登陆舰完全取代。但是,这一建议从未被实现过。

LC(FF)-424停泊在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船坞登陆舰中,1943年11月摄。这艘船坞登陆舰可能是伊斯威号(HMS Eastway,F130)或海威号(HMS Highway,F140)的其中一艘。
LCC Mk 1型的参数,同时与战后的LCPL Mk 4型登陆艇比较


暴风之眼:美国海军二战期间的两栖作战指挥控制及相关舰船 下 前进指挥控制舰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