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敞开大门,朔尔茨却一脚把大门踢上,民众如何过冬?

文/行走斯图卡
现在欧洲什么商品最紧俏?除了石油、天然气之外,还有煤炭、木材,以及中国人的“过冬八件套”。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秋衣秋裤、光腿神器、法兰绒睡衣、热水袋、暖手宝、电热毯、取暖器和高领羊毛衫正在成为欧洲民众大量囤积的过冬必需品。
报道称,相关数据显示:仅在10月份,秋衣秋裤在欧洲地区的销售额环比增长246%,仅腿神器的销售额环比增长131%,热水袋销售额环比增长300%、暖手宝的环比增长更是达到了447%。瞅着这个架势,要是再买点狗皮帽子军大衣、棉鞋棉裤花棉袄,就差一口鞥正的东北话了!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一切充满了喜感;但是西方有些人,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或许就跟前两天喊着“欧洲是花园、欧洲之外是荒蛮丛林”的欧盟“外长”博雷利的心态类似,“高贵的欧洲人,啥时需要向土得掉渣的中国人看齐了?”
然而这些都是现实发生的事情。对于欧洲民众来说,他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给自己保暖,因为他们需要为欧洲的战略错误买单。正如普京日前批评德国政府的政策时,所说的那样:德国政府将北约的义务置于本国利益之上,“这是一个错误”,而德国民众正在为这个错误买单。
普京所指的“错误”,主要是指德国政府宁可国内缺少能源,也不愿意打开“北溪-2”号管道的阀门。尽管某些黑手设法破坏了“北溪-1”和“北溪-2A”号管道,但是尚有一条“北溪-2B”管道可以使用;普京也已经承诺,只要德国启动管道,俄罗斯将会按照合同继续提供天然气。
普京敞开了大门,朔尔茨却一脚把大门踢上,至于民众如何熬过这个冬天?这就不是朔尔茨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民众靠木材、木炭,以及“过冬四件套”,或许可以熬过去,企业却做不到,毕竟意识形态是发不了电的。
不止是德国,整个欧洲也面临这种棘手的状态;国际货币基金会欧洲部主任卡默在世界银行集团2022年的年会上发言称:欧洲经济前景暗淡,通胀将继续上升;他指出:俄罗斯输送到欧洲的天然气较2021年下降了80%以上,能源价格飙升,而且还不太可能恢复到战前水平,导致欧洲面临通胀危机。
但要我们说,既然博雷利宣称欧洲是“文明的花园”,那就一定有过人之处;试想一下,埃尔多安的“土耳其经济学”,通胀率已经达到了80%,这个国家仍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眼下欧洲才区区10%到20%的通胀率算什么,欧元不仅是全球第二大贸易结算货币、又有“自由民主”光环的加持,人均GDP几乎是土耳其的4倍,按照“土房哥数学法”,欧洲起码能承受320%的通胀率——所以我们要高呼一声:欧洲你大胆地往前走,作死路上可以奔好久!
如果还嫌能源危机这条路不够刺激,德国和英国还有一个示范:前者要制定更加严格的对华投资审查制度、后者要视中国为“最直接的安全威胁”,看着各个智库、商业协会和专家学者的群情激奋,就知道这条路将会让欧洲早登极乐。
博雷利有句话说对了,现在的欧洲其实是群狼环伺,多少人都等着狠狠咬上一口;至于是不是花园?我们看到的,都是狗尾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