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暨南大学文学705+807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
2021年暨南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
写在最开始的话:
本人本科一本双非,应届考生,初试总分413,排名第二,复试后综合排名第二被录取。从下定决心考研到最后长达10个月的备考时间,前期的散漫和不合理的备考方式让我走了不少弯路,所以希望通过此篇帖子能帮助师弟师妹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圆梦暨大。
第一步:了解自己,了解院校
首先,在你下定决心要考研之前,请务必想清楚你为什么要考研?“你的动机会直接影响到你能不能坚持到最后。”这是当时一位直系师姐告诉我的原话,我从中受益匪浅。不管你是不是为了要提升自我,还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既然你已经有了直接的动力,就一定要坚定自我,不能再犹豫也不可再徘徊。其次,“选择大于努力”,是我们在确定考研院校时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关于院校的选择,也要在综合分析自身的情况下再确定。一定要了解心仪院校专业历年的报录、录取分数线及考试科目,是否是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就能够得到的?如果可以,也一定要坚定,中途换学校是很影响复习效率的。最后,就暨大语言学专业来说,历年录取人数差不多恒定在6-7人左右,近年来稳妥录取的分数也在380左右,考试专业课科目是705语言文学基础和807阅读与写作,参考书目如下:
l 文学类:
1.《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童庆炳版,2015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版,第三版,2014
3.《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第三版,2015
4.《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陈思和,2018
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2011
推荐阅读:《中国当代文学史(第2版)》王庆生,王又平——脉络清楚,对当代文学各阶段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讲述清晰;《文学批评实践教程》赵炎秋——对807写作很有帮助;
《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王庆洲——按照文体分类讲解,脉络梳理清晰
l 语言学类
1.《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邵敬敏版,2016(重点)
2.《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2010
3.《古代汉语教程》(第二版)王彦坤、朱承平版,2019
第二步:坚定努力,探索方法
l 思想政治
政治的复习可以稍迟一些,七月份开始较为合适。前期主攻基础和选择题,推荐听徐涛的强化班,辅助做精简清晰的笔记,注意归纳整理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土地政策的发展、毛泽东论著及中共会议,同时看完一部分练一部分的题,推荐肖1000和小白考研的题库,注意反复刷,标记好错题及相关知识点。到十一月就要开始大题的背诵,前期可以跟徐涛公众号上的带背,一天背1-2个知识点,后期肖八肖四,关键词记忆并按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相关复习。(注:如果严格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间隔天数进行背诵的话,到后期复习背诵的量是很大的,无论是政治还是专业课,需要背诵的内容都是很有逻辑和条理的,在背诵之前进行思考并理清该知识点的逻辑再进行背诵可以事半功倍的,因此推荐复习的时间点为完成记忆后的5-12h、1天、3天、7天、15天、30天、3个月等。)在背诵大题时,记忆的不仅仅是知识点,还有答题的思路和角度,学会多思考“为什么?”你得到的远不只知识点本身,此记忆方法也同样适用于专业课的背诵。此外,这时期选择题的练习也该同时进行,这时候可以加入真题和模拟选择题的计时练习,建议不要超过30分钟。
推荐公众号:小白考研、考研政治徐涛
l 英语一
1.单词。单词永远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无论是习惯在手机APP上背还是习惯背书上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每天都必须制定一定的背诵复习计划,但绝不是仅背单个单词,而是辅助固定搭配、词组及相关例句来记忆的。不建议听单词课,时间消耗大,收获也不多。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占比无疑是很大的,“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理解是很讲究技巧的,“套路”众多,反复精炼真题,训练语感,注意文章中的“逻辑与情感”,归纳好题型和相关答题技巧,同时也要学会分析错误选项。(推荐扇贝英语的考研英语集训营,真题涉及模块都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省时高效。)
3.完型填空。完型属于更偏向语法知识的阅读理解,做好完型的前提必然在于读懂文章和单词基础,然而遇到不会的单词也是必然的,学会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测。对于介词选择等涉及语法知识的题目,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稍补特别欠缺的部分,不用在其中花费特别多的时间,同时也注意语感的培养。
4.新题型。不用仔细通篇阅读完文章,寻找高频词和文章逻辑能节省很多时间。
5.翻译。不需要专项练习,可在真题精读时对一些长难句分析时便可训练,切忌按照英文逐词逐句翻译,学会转化为汉语表达逻辑,遇见生词时也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
6.作文。大小作文写作还是普遍的三段的逻辑:简要阐述观点/描述画面——具体论证——总结升华。制定计划,每周练习一篇,推荐批改网,能纠正一些基本的语法词汇错误。此外也可背诵一些写作模板和固定搭配,但思路绝不能被模板束缚,学会灵活应用。
推荐公众号:考上的逻辑、开始阅读Reading
l 705语言文学基础
暨大的专业课考察是大综合,文学类题目占比较大,但也有语言学类题目少量增多的趋势。因是选做的题型,相对来说大综合的考察难度就有所降低了。对于这一科目的复习,建议采用两阶段的方式进行:
1.第一阶段(大概7月结束):对所有科目进行地毯式复习。首先,文学类科目采用课本→作品→参考笔记→阅读相关论文→自己笔记的流程进行,阅读作品的目的在于能更灵活运用知识点且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而学会做自己的笔记的目的则在于让知识点的吸收更适用于自己,但在做笔记时切忌抄书,根据知识点的重要程度进行关键词记录。此外,文学史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做思维导图,可在大的时间脉络上列出各文体、流派的发展情况,也可跨时代对某一文体、流派、题材的发展情况进行整理,在背诵时,导图的方式也适用于回忆和复盘。其次,语言学类科目的复习可采用课本→习题→参考笔记→阅读相关论文→自己笔记的流程进行,多关注和思考前沿的语言现象及相关问题,思维导图的整理可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大方向上整理,其背诵务必基于理解,毫无理解的多次重复是无意义的。
2.第二阶段(8-12月):进入知识点的系统背诵。背诵方式可参考政治的背诵方法,背诵过程中注意标记真题所出现的知识点,暨大真题的出现重复率很高,出现过的题目必须牢牢掌握,此外也要掌握好未出现的重点知识点,比如今年就出现了桐城派的作家。此外,这一阶段也要多多阅读论文,学习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思路以及一些新颖的观点。
推荐公众号:谓之三昧、高冷冷、文艺学、语言服务
l 807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曾是我最为惧怕的科目,但总不能因为畏难而放弃。从九月起,我便跟着暨冉德教育的师姐在专业群内进行真题或者模拟题的每周一练,师姐也会根据写作情况进行整理和指导,也会选出该次练习中的优秀篇目供大家学习、拓展思路,每周一练的计划我也坚持到了最后。熟能生巧,在多次练习中能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题目的能力、撰写能力,同样,多阅读论文,多自我批判,总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提高。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并不是要每个方向都面面俱到,一定要探索出自己最擅长的方向,例如自己最擅长第二道的文本分析,就一定要多学习文本评论的技巧,不太擅长文学理论的思考,就可以稍微减弱训练,不能硬逼。因此在考试过程中也要在全面分析完几道大题后,寻找到自己最有把握的写作习题再下笔。
写在最后:
考研的路上注定孤独且难熬的,无论如何,请接受这段路上不够精致、不够合群的自己以及偶尔的“放纵”和偶尔的崩溃,这都是我们曾经历过的“标配”。要始终记得,无论最后结果怎样,那么努力的自己以及这段经历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宝藏,我们的征途,始终是星辰大海。我们也始终期待,与你相见,在暨大。
暨苒德教育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