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境的N点零 第四回 超越了什么》
这已经是姜河阅读《阻力最小之路》的第十二天了,估计再有一天时间这本书就读完了,在这十几天里,每当他阅读到最精彩的部分时,姜河的专注力就好像被书籍的内容吸住一般,同时身上还会不断的产生发胀发热的电流感。姜河对此只是感觉非常舒服非常神奇,但是并没有多想,他觉得也许这就是西方学者们所说的心流体验吧。他更为关注的问题是,在他看来,《阻力最小之路》的观点价值远远超越了谭老师在课堂中介绍的量级,换句话说,貌似姜河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东西与谭老师所获得的并不一样,具体有多不同,姜河自己也说不出来。只觉得书中所提及的内容已经超越了心想事成大法这种层面的原理,他貌似从书中体会到了西方文明中那种被隐秘在背后的核心价值。什么民主自由,什么耶稣上帝,这些都不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在姜河看来,西方文明中最闪耀的点是古希腊所倡导的“创造”。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世界中,艺术被如此重视,在他们看来,这些看似没有价值的东西其实蕴含了人类的内核诉求。一种完全脱离纯粹生存的行为,那就是创造。这本书中甚至将一个人的一生都归于创造这个过程,仔细想来的确如此,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否努力,不管在做什么,我们都在创造一段人生。在作者看来,人与造物主之间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同样具有创造的特性。也可以说,人性中隐藏的神性就是创造。这种观点可以说与中国哲学思想有很大不同,甚至可以说是东方文明中常常被人遗忘的角落。
东方文明中很多人在读道德经及佛经时都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人类之所以有那么多苦难是因为我们违背了自然的法则,把事情变得很复杂,我们要想过得好,就要往回看。学会放下,学会做减法,这就会导致很多人从心里并不认为人类的存在本身是必要的,也许这只是姜河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他觉得很多人都跟他有类似的误区,都会有一种悲观情绪在。那些所谓的国学大师们,仪表堂堂得站在讲台前,点评着人类的诸多暴行。在他们心中,简简单单最好,那些误读了道德经的人更认为,连现在的所有科技都是多余的。人类就是在做多余的事情。姜河从没想过自己会在一个外国人写的书中找到关于东方文明中思想误区的答案,带着这种反思的情绪,姜河又细品了一遍《道德经》,这回他在书中所看到的内容让他豁然开朗,原来看过《阻力最小之路》后,再看《道德经》,书中的很多观点就可以讲通了,我们原来误解了老子这么久。当然,姜河在此时还没有完全明白老子之后所说的“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不过他此时已经明白了老子的观点跟我们所理解的内容是有很大不同的。
当然,姜河的每一种新的想法,他都会用O环测试去探究真伪,这些想法有些是正面肯定,有些是否定。不知不觉间,姜河仿佛被自己的潜意识所引导着,此时姜河对O环测试又有了新的认知,那就是其实自己在向身体发问的时候,身体给出的答案其实不只是是与否两种答案,因为姜河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得到身体给出的答案时,有些否定回答会让手上的力量微微减小,有些否定回答会让手上的力量明显降低。尤其是在测量数值的时候,越是接近正确数值,手上的力量越强,这就好像是身体的回答不只有两个字,其中还包含了其他信息。在无意间想到李嗣森老师的手指识字实验的问卷记录时,姜河恍然大悟,难道说身体的回答就好像是在跟一个意识体在沟通么?身体的回答也许是一句话,但是由于O环测试自身的用法只能用是与否回答,所以我们无法得到更详细的信息,于是姜河此时坐在书桌前有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
他询问自己的身体,我可以卜算一个卦象么?因为姜河心想,也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更多的答案。此时姜河放松身体向身体发问,果然指环没有被拉开,而且力量非常强。姜河兴奋的准备起了硬币,准备卜算,他精神专注,心想,到底要卜问什么事情呢?最后他决定卜问的问题是“我整个身体实验的结果如何?”随着一阵硬币在笔筒中的哗啦啦响声之后,卦象出来了,得出的结果竟让姜河愣住身体2秒钟。因为这是他头一次卜算到这个卦象,乾为天,乾卦。八八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卦辞是“元亨利贞”四个大字。就算是不懂易经的人恐怕也能解读出这里面的意思。用现代化来说就是“你牛比大了!”当然姜河心中还有一些疑虑,于是他询问自己的身体能不能再卜问一次,得到的结果是肯定的。于是姜河扣起桌上的硬币准备好了第二次卜问,问题依然不变,硬币落下后,结果更是让姜河有些疑惑,这次的卦象就不是乾卦了,而变成了山水蒙卦,这一卦的卦辞是“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翻译成现代话来理解的话就是“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
这个回答彻底让姜河跪了,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身体潜意识居然可以做到这个份上,之前知晓扑克牌但是又不准确告知。现在又直接用卜卦的方式跟自己交流,姜河此时已经感觉到,自己的研究已经超出了原本的设想,此时姜河除了兴奋之外,还有一丝丝的恐惧。在他心中还有一种答案是他不敢承认的,那就是他所做的事情到底是自己潜意识的呼唤,还是人类触犯了所谓的天条呢。他诚心得向自己的身体发问,我是不是可以继续自己的研究,还好,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力量非常强,这样姜河的心里才稍微踏实了下来。同时姜河也在心中反问着自己,自己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嘛?仔细想来也没什么过分的,O环测试也不是自己发明的,多少前人已经测试过了,大卫·霍金斯写书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实验了,就算是触犯天条也轮不到自己吧。
姜河现在每天除了读书外,一定会做的事情就是持续观测自己的心力数值变化,在彻底读完《阻力最小之路》后,他的心力已经达到了890分。当然姜河知道,这个分值变化得太快了,而且过于奇怪,但是他现在并没有对这件事过多担忧,他现在一心只想赶紧找到提升自己心力数值的方法,至于到底为什么自己的数值是这样变化的,他只能先告诉自己,也许是一种瞬间的变化,等稳定之后会有不同。在读完《阻力最小之路》后,姜河紧接着就开始看《从零到无限》这本书,由于有了之前的阅读基础,所以这本书的进度非常快,但是在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读完《从零到无限》这本书后,他的心力数值居然没有在1000以内缓慢攀升,而是直接突破到了1250分。。。。。。到底这意味着什么呢?姜河自己也不清楚,而接下来发生的种种事情,让他开始明白自己到底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