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方行政学说史选择题(二)

2021-03-08 08:18 作者:朝颜晚扶桑  | 我要投稿

1.着重对以往的行政制度、行政思想、行政文化等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A   )

A.历史研究法 B.比较研究法

C.实证研究法 D.行政研究法

2.在泰罗看来,最好的管理制度的基础是(    B   )

A.高工资和高劳动成本 B.高工资和低劳动成本

C.低工资和高劳动成本 D.低工资和低劳动成本

3.“天才的机匠,个性浮夸,一个具有进取性的、偶尔肆无忌惮的推进者”是指(   B    )

A.泰罗 B.吉尔布雷斯

C.梅奥 D.巴纳德

4.法约尔管理论的核心是(   D    )

A.劳动分工原则 B.统一指挥原则

C.公平原则 D.等级制度原则

5.韦伯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统治类型是(  D     )

A.传统型统治、权力型统治、权威型统治

B.个人魅力型统治、权威型统治、法理型统治

C.权力型统治、权威型统治、法理型统治

D.传统型统治、个人魅力型统治、法理型统治

6.古立克注意组织内部的分工和组合,并称之为(    B   )

A.由上而下的作法 B.由下而上的作法

C.由左而右的作法 D.由右而左的作法

7.福莱特一再推崇的解决社会冲突的办法是(    C   )

A.使一方占据上风 B.互相妥协

C.整合 D.战争

8.福莱特把领导分为职位领导、个人领导和(    D   )

A.权威领导 B.法理领导

C.传统领导 D.功能领导

9.福莱特认为社会过程的核心是(    B   )

A.个人 B.群体

C.组织 D.国家

10.霍桑研究以扎实的调查和分析指明了人的(   B    )

A.“经济人”特征 B.“社会人”特征

C.“行政人”特征 D.“心理人”特征

11.巴纳德在其著作出版后把自己的主要贡献归结为(   A    )

A.“结构性"概念和“动态性”概念 B.“结构性”概念和“功能性”概念

C.“动态性"概念和“静态性”概念 D.“静态性”概念和“功能性”概念

12.巴纳德把“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称为(    B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结构组织 D.功能组织

13.巴纳德把诱因分为(   D    )

A.客观诱因和主观诱因 B.客观诱因和特殊诱因

C.主观诱因和一般诱因 D.特殊诱因和一般诱因

14.巴纳德认为决策环境的相关因素包括战略因素和(    D   )

A.主观因素 B.客观因素

C.战术因素 D.补充因素

15.西蒙把“将相对于决策者实际知识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称为(  B     )

A.客观理性 B.主观理性

C.价值理性 D.事实理性

16.西蒙把来自决策环境的刺激区分为重复性刺激和(    D   )

A.推动刺激 B.目标刺激

C.动态刺激 D.首次刺激

17.西蒙把将个人引向选择目标的力量称为(   B    )

A.整合 B.动机

C.刺激 D.功利

18.里格斯把“功能扩散的”社会叫做(    A   )

A.融合社会 B.棱柱社会

C.衍射社会 D.功能社会

19.里格斯认为影响国家行政的第一位因素为(    A   )

A.经济要素 B.社会要素

C.沟通网 D.政治构架

20.里格斯认为,传统社会就是(    B   )

A.一元化社会 B.多元化社会

C.一体化社会 D.异质化社会

21.里格斯认为,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经济结构为(    A   )

A.市场—企业 B.集市—有限市场

C.市场—集市 D.有限市场—企业

22.被林德布洛姆称为决策的“合理全面的方式和根本方法”的是( A  )

A.理性决策模式 B.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C.连续有限比较方法 D.分支方法

23.林德布洛姆把“纲要式”决策称之为解决社会问题的(    A   )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24.林德布洛姆认为企业有两种控制公共政策的过程:一是企业控制,一是(    B   )

A.市场控制 B.选举控制

C.社会控制 D.参与控制

25.有学者认为,公共行政一直受着(   D    )

A.市场价值和平行结构的双重束缚 B.市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双重束缚

C.平行结构和层级结构的双重束缚 D.企业价值和层级结构的双重束缚

26.威尔达夫斯基强调,预算过程中最为至关紧要的一项手段是( B     )

A.简单明了 B.循序渐进

C.注意预算参与者的期望 D.结果的选择

27.卡斯特把人们在一起进行整体活动称为(    C   )

A.目标与价值分系统 B.技术分系统

C.结构分系统 D.社会心理分系统

28.卡斯特认为从结构层次看,管理系统可分为(   D    )

A.决策分系统、计划分系统和控制分系统

B.决策分系统、设计系统和实施分系统

C.作业分系统、协调分系统和战术分系统

D.作业分系统、协调分系统和战略分系统

29.对制度与制度变迁问题具有开创性研究的是(   C    )

A.马克斯·韦伯 B.林德布洛姆

C.诺思 D.布坎南

30.在凯登看来,一个成功的公共行政人员应该掌握并不断完善战略性的思考技能、催化性的领导技能以及(    D   )

A.理性的思维技能 B.战术性的技能

C.多样化的操作技能 D.多文化的学习技能

1.行政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B  )

A.《科学管理原理》的发表 B.《行政学研究》的发表

C.《政治与行政》的发表 D.《行政学》的发表

2.通过各国政府之间的横向比较,能够区别各国行政的类型和特征的研究方法称为(   B   )

A.历史研究法 B.比较研究法

C.实证研究法 D.行政研究法

3.泰罗指出构成科学管理结构上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为(   D   )

A.分工和激励 B.分工和任务

C.奖金和激励 D.任务和奖金

4.法约尔提出,管理层次的设置一般坚持(   A   )

A.“2~5”原则 B.“3~8”原则

C.“2~8”原则 D.“3~5”原则

5.韦伯现代化理论的核心为(   A   )

A.官僚制理论 B.经济人理论

C.动态管理理论 D.行政生态理论

6.古立克注意组织内部的控制和协调,提出了(   A  )

A.由上而下的作法 B.由下而上的作法

C.由左而右的作法 D.由右而左的作法

7.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的核心就是(   D   )

A.生产 B.合作

C.协调 D.创造

8.福莱特认为,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群体之中,最基本的社会群体是(   D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大众群体 D.邻里群体

9.福莱特认为领导应有三大功能,即协调、决定目标以及(   A   )

A.预测 B.计划

C.组织 D.管理

10.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在最高层次上的延伸为(   D   )

A.个人 B.群体

C.组织 D.国家

11.在巴纳德看来,一种克服由物理环境或人的生物特征所强加的一些限制的手段为(  B  )

A.竞争 B.协作

C.限制 D.整合

12.巴纳德把刺激分为(  A )

A.客观刺激和主观刺激 B.特殊刺激和一般刺激

C.主观刺激和一般刺激 D.特殊刺激和客观刺激

13.巴纳德认为决策环境相关的因素包括补充因素和(   D   )

A.主观因素 B.客观因素

C.战术因素 D.战略因素

14.法理型统治是一种(  C  )

A.价值取向的权威 B.血缘取向的权威

C.制度取向的权威 D.人格取向的权威

15.西蒙将“在一特定环境中将特定的价值最大化的正确行为”称为(  A  )

A.客观理性 B.主观理性

C.价值理性 D.事实理性

16.西蒙把来自决策环境的刺激区分为首次刺激和(   D   )

A.推动刺激 B.目标刺激

C.动态刺激 D.重复性刺激

17.西蒙认为动机的结果,决策的价值前提是(  A    )

A.目标 B.整合

C.刺激 D.功利

18.麦格雷戈认为,领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 D  )

A.方形的关系 B.三角形的关系

C.菱形的关系 D.圆形的关系

19.威尔逊认为,在各种社会监督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权威的是(  C  )

A.立法监督 B.司法监督

C.公共舆论监督 D.政党监督

20.里格斯认为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是(   D   )

A.“单一—同化”结构 B.“单一—重配”结构

C.“互惠—同化”结构 D.“互惠—重配”结构

21.容易取得一致,上下融为一体的社会,里格斯称之为(   A   )

A.一元化社会 B.多元化社会

C.异质化社会 D.同体化社会

22.在棱柱社会中,若变革是同时来自国外和国内的压力的结果,就可以被称为(   C  )

A.“外生性”变革 B.“内生性”变革

C.“共生性”变革 D.“向生性”变革

23.林德布洛姆把互相调适的渐进方法称为解决社会问题的(  B    )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24.林德布洛姆认为企业有两种控制公共政策的过程:一是选举控制,一是(   B  )

A.市场控制 B.企业控制

C.社会控制 D.参与控制

25.威尔达夫斯基建议,公共行政学的首要研究课题应该是官僚体制赖以建立的(   D  )

A.价值形式 B.理论形式

C.事实形式 D.组织形式

26.认为管理部门所面临的是一种动态的、固有的不确定性和常常是模棱两可情况的观点是(   A   )

A.系统观念 B.动态观念

C.权变观点 D.渐进理论

27.卡斯特认为,负责协调各分系统,并计划与控制全面的活动,属于(    D  )

A.目标与价值分系统 B.技术分系统

C.结构分系统 D.管理分系统

28.卡斯特指出,在组织内部常见的协调机制为(   A   )

A.指示型、自愿型和促进型 B.指示型、协作型和强制型

C.促进型、强制型和协作型 D.自愿型、协作型和促进型

29.从基本职能看,卡斯特把管理系统分为(   A  )

A.决策、计划和控制 B.决策、设计和实施

C.作业、协调和战略 D.作业、协作和战术

30.在凯登看来,一个成功的公共行政人员应该掌握并不断完善多文化的学习技能、催化性的领导技能,以及(   D   )

A.理性的思维技能 B.战术性的技能

C.多样化的操作技能 D.战略性的思考技能

1.威尔逊“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思想主要受益于德国政治学家(   B  )

A.马克斯·韦伯 B.布隆赤里

C.巴纳德 D.里格斯

2.在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公共舆论监督政府行政的作用和功能日益增强,它们对政府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活动也具有重大影响,西方国家称其为(   D   )

A.第一权力机关 B.第二权力机关

C.第三权力机关 D.第四权力机关

3.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一门研究政府系统活动的学科——行政科学,并初步勾勒了进行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任务和方法,从而在理论上将行政学与政治学加以区分的是(   A   )

A.威尔逊 B.马克斯·韦伯

C.凯登 D.古立克

4.法约尔最主要的代表作为(    D  )

A.《创造性的经验》 B.《科学管理原理》

C.《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D.《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5.法约尔提出,一般的组织形态由组织人员的数目决定,管理层次的设置一般坚持(   A   )

A.“2~5”原则 B.“2~8”原则

C.“3~5”原则 D.“4~8”原则

6.居于韦伯现代化理论核心的是(  D    )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政生态学理论

C.行政组织理论 D.官僚制理论

7.古立克注意组织内部的分工和组合,并称之为“由下而上”的作法。这种作法强调(   C   )

A.等级化的原则 B.分工合作原则

C.同一性的原则 D.差异性的原则

8.古立克将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概括为“POSDCORB”,其中P代表(    A  )

A.计划 B.组织

C.人员配备 D.指导

9.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元老”的是(    C  )

A.威尔逊 B.梅奥

C.古立克 D.泰罗

10.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受到两大原则的影响,分别为(   D   )

A.等级定律和分工学说 B.等级定律和互相渗透定律

C.分工学说和整体学说 D.互相渗透定律和整体学说

11.福莱特认为,达到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    A  )

A.圆环形的反应过程 B.正方形的反应过程

C.梯形的反应过程 D.三角形的反应过程

12.福莱特关于真正的民主的概念包含着两大要素,分别为(    B  )

A.大众的口头赞同和联邦制的政治结构

B.大众的实质参与和联邦制的政治结构

C.大众的口头赞同和单一制的政治结构

D.大众的实质参与和单一制的政治结构

13.福莱特认为领导应该有三大功能,即(   D   )

A.指挥、协调和控制 B.指挥、协调和整合

C.预测、控制和决定目标 D.协调、决定目标和预测

14.巴纳德在其著作出版后把自己的主要贡献归结为“结构性”概念和(    B  )

A.“静态性”概念 B.“动态性”概念

C.“控制型”概念 D.“协调型”概念

15.巴纳德把诱因分为两类,分别为(   A   )

A.特殊的诱因和一般的诱因 B.客观的诱因和主观的诱因

C.特殊的诱因和客观的诱因 D.一般的诱因和主观的诱因

16.巴纳德认为,决定可以分为两类,即(   C   )

A.强制决定和协商决定 B.主观决定和客观决定

C.个人决定和组织决定 D.单一决定和层级决定

17.在对“政治—行政”两分法批评的基础上,西蒙提出了他的(  A    )

A.“事实—价值”两分法 B.“事实—假设”两分法

C.“制定—执行”两分法 D.“假设—执行”两分法

18.西蒙对决策的分析首先建立在他提出的一种新的决策人的模式上,他把这一模式称为(   D   )

A.经济人模式 B.社会人模式

C.心理人模式 D.满意人模式

19.西蒙认为,将相对于决策者实际知识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的是(  B    )

A.客观理性 B.主观理性

C.个人理性 D.组织理性

20.在西蒙看来,提供决策前提的首要责任在(   A   )

A.等级制 B.协作制

C.民主制 D.专权制

21.里格斯把“功能扩散的”社会叫做(  A    )

A.融合社会 B.棱柱社会

C.衍射社会 D.发散社会

22.里格斯认为,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是(   B   )

A.“事实—价值”结构 B.“互惠—重配”结构

C.“市场—企业”结构 D.“政治—经济”结构

23.按照常规的概念,管理阶层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组织的要求来利用人的能力。麦格雷戈把这一概念简称为(   A   )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O理论

24.林德布洛姆认为,在政治过程的四种基本形态中,可以单方面自上而下决定的是( B  )

A.价格系统 B.等级系统

C.多元系统 D.讨价还价系统

25.在《政治与市场》一书中,林德布洛姆把互相调适的渐进方法称为解决社会问题的(    B  )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26.林德布洛姆对于企业在政治互动过程中的作用给予了特别的注意。在他看来,有两种控制公共政策的过程,分别为(    D  )

A.选举控制和权威控制 B.政府控制和企业控制

C.权威控制和政府控制 D.选举控制和企业控制

27.威尔达夫斯基建议,公共行政学的首要研究课题应该是官僚体制赖以建立的(    D  )

A.个人形式 B.层级形式

C.命令形式 D.组织形式

28.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和一种教学形式,沃尔多常常使用(   B   )

A.“单一确定”法 B.“成对选择”法

C.“历史比较”法 D.“文字分析”法

29.卡斯特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与J·E·罗森茨韦克一起提出了管理的(    A  )

A.权变理论 B.系统理论

C.市场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30.卡斯特把人们在一起进行整体活动,称为(   C   )

A.一个目标与价值分系统 B.一个技术分系统

C.一个结构分系统 D.一个社会心理分系统

1.行政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研究》的发表 B.《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C.《科学管理原理》的发表 D.《管理行为》的发表   

2.被誉为“行政学的先驱”的是(   A   )

A.威尔逊 B.马克斯·韦伯

C.泰罗 D.古立克   

3.在泰罗看来,最好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为(   B   )

A.高工资和高劳动成本 B.高工资和低劳动成本

C.低工资和高劳动成本 D.低工资和低劳动成本   

4.被说成是一个“天才的机匠,个性浮夸,一个具有进取性的、偶尔肆无忌惮的推进者”的是(   B   )

A.泰罗 B.吉尔布雷斯

C.法约尔 D.布坎南   

5.法约尔把企业组织中的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C  )

A.整合 B.沟通

C.控制 D.指令   

6.法约尔管理理论的核心为(   D   )

A.统一领导原则 B.集中原则

C.秩序原则 D.等级制度原则   

7.韦伯指出,现代官僚组织主体的构成部分为(  C    )

A.技术人员、档案机构和层级组织 B.技术人员、物资机构和层级组织

C.行政人员、物资机构和档案机构 D.行政人员、物资机构和层级组织   

8.古立克将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具体安排工作归纳为四个途径,即(   A    )

A.目的、过程、人员和地点 B.目的、过程、控制和协调

C.人员、地点、控制和协调 D.人员、过程、控制和目的   

9.古立克提出了一种“由上而下”的作法,其着眼点在(   D    )

A.分工和合作 B.分工和控制

C.合作和协调 D.控制和协调   

10.古立克将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概括为“POSDCORB”,其中,S代表(   C    )

A.计划 B.组织

C.人员配备 D.指导   

11.古立克本人的主要兴趣在三个方面:公共财政、人事管理和(  D  )

A.全能政府 B.责任政府

C.民主政府 D.大都会政府   

12.在福莱特看来,群体过程的核心就是(   C    )

A.指挥 B.让步

C.创造 D.控制   

13.福莱特认为,解决社会冲突主要有三个途径,即一方占据上风、互相妥协和(   C    )

A.指挥 B.协调

C.整合 D.共享   

14.福莱特称权力即(   D    )

A.运用的能力 B.共享的能力

C.独占的能力 D.成事的能力   

15.福莱特把领导分成(    A   )

A.职位领导、个人领导和功能领导 B.职务领导、组织领导和权威领导

C.职位领导、个人领导和权威领导 D.职务领导、功能领导和组织领导   

16.福莱特认为,社会生活的最高表现为(   A    )

A.国家 B.社会

C.市场 D.个人   

17.巴纳德在其著作出版后把自己的主要贡献归结为“结构性”概念和(    B  )

A.“静态性”概念 B.“动态性”概念

C.“控制型”概念 D.“协调型”概念

18.在巴纳德看来,组织的存在取决于协作系统平衡的维持,这种平衡有两个条件:一是组织的有效性;二是(   A   )

A.组织的效力 B.组织的竞争力

C.组织的效率 D.组织的效益   

19.巴纳德把刺激分为(   B   )

A.特殊刺激和一般刺激 B.客观刺激和主观刺激

C.特殊刺激和客观刺激 D.一般刺激和主观刺激

20.巴纳德认为决策环境相关的因素包括(   B   )

A.战略因素和战术因素 B.战略因素和补充因素

C.战术因素和目标因素 D.目标因素和补充因素   

21.西蒙将决定前提分为(   D   )

A.假设前提和事实前提 B.制定前提和执行前提

C.价值前提和执行前提 D.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   

22.西蒙把在一特定环境中将特定的价值最大化的正确行为,称为(    A   )

A.客观理性 B.主观理性

C.个人理性 D.组织理性   

23.里格斯把“功能专一性的”社会叫做(   C    )

A.融合社会 B.棱柱社会

C.衍射社会 D.发散社会   

24.里格斯认为,传统社会就是(   B   )

A.单一性社会 B.多元化社会

C.功利性社会 D.竞争性社会   

25.在麦格雷戈看来,领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   A    )

A.圆形的关系 B.正方形的关系

C.三角形的关系 D.棱柱形的关系   

26.林德布洛姆指出政治过程的四种基本形态,分别为等级系统、多元系统、讨价还价系统和(    B   )

A.价值系统 B.价格系统

C.市场系统 D.事实系统   

27.在《政治与市场》一书中,林德布洛姆把“纲要式”决策称之为解决社会问题的(    A   )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28.在威尔达夫斯基看来,政府官员面对的挑战主要来自两大派别,即(   A   )

A.个人主义者和平均主义者们 B.个人主义者和组织主义者们

C.精英主义者和平均主义者们 D.平均主义者和组织主义者们   

29.作为一个预算权威,威尔达夫斯基把预算简单明了地称为( B      )

A.预期 B.预测

C.准备 D.开始   

30.卡斯特在行政管理学上的最重要贡献是在行政组织理论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   C   )

A.平均思想 B.竞争思想

C.权变思想 D.分权思想   

1.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的是德国学者(   A  )

A.施塔因 B.威尔逊

C.韦伯 D.布隆赤里

2.在行政学研究中运用最为普遍,但也最为重要的方法是(   C   )

A.实证研究法 B.经验研究法

C.比较研究法 D.行为研究法

3.泰罗指出构成科学管理结构上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任务和(  D      )

A.分工 B.强制

C.激励 D.奖金

4.在莉连·吉尔布雷斯看来,历史上的三种管理方式分别为传统方式、过渡方式和(   A    )

A.科学方式 B.实证方式

C.行为方式 D.经验方式

5.“昆斯伯里侯爵式”管理采取的是(    A   )

A.单一的直线指挥 B.多重的直线指挥

C.交叉的网格指挥 D.双向的线性指挥

6.法约尔管理理论的核心是(    C   )

A.劳动分工原则 B.权力与责任原则

C.等级制度原则 D.人员团结原则

7.韦伯指出,现代官僚组织的主体构成是行政人员、物资机构和( D      )

A.财政经费 B.办公机构

C.规章制度 D.档案机构

8.古立克指出,要实施“由上而下”的做法,主要靠两条:一是建立一个权威结构;二是突出(    D   )

A.组织的文化 B.组织的人员

C.组织的管理 D.组织的目的

9.古立克被誉为(   D    )

A.行政学的先驱 B.科学管理之父

C.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家 D.公共行政学的元老

10.福莱特把针对某一特定目标的权力运用称为(   C    )

A.协作 B.斗争

C.控制 D.激励

11.福莱特关于真正民主的概念包含两大要素:一是联邦制的政治结构;二是(   B    )

A.大众的口头赞同 B.大众的实质参与

C.精英的口头赞同 D.精英的实质参与

12.梅奥认为,在紧急状况中,中央控制是必要的,而在紧急状况过后,控制必须转移到(   D    )

A.功能性组织 B.层级性组织

C.集权性组织 D.边缘性组织

13.巴纳德认为,构成组织的要素有协作的意愿、目的和(   D    )

A.物质基础 B.组织文化

C.人员构成 D.信息交流

14.巴纳德认为,组织决策有随机应变因素和(   C    )

A.人员因素 B.物质因素

C.组织目标因素 D.文化因素

15.西蒙认为,行政学分析的单位是(   B    )

A.决策 B.决策前提

C.事实 D.事实前提

16.在对“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批评基础上,西蒙提出了(   D    )

A.“实践—经验”两分法 B.“主观—客观”两分法

C.“结构—功能”两分法 D.“事实—价值”两分法

17.西蒙把“以最少可能的机会成本取得最大可能的结果”称为(   A    )

A.效率 B.效益

C.经济 D.效果

18.西蒙指出了可以用来比较程序性和非程序性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他把评价以往的选择

称为(   D    )

A.情报活动 B.设计活动

C.抉择活动 D.审查活动

19.里格斯把功能扩散的社会叫做(   A    )

A.融合社会 B.分权社会

C.集权社会 D.棱柱社会

20.里格斯认为影响国家行政的第一位要素是(   A    )

A.经济要素 B.社会要素

C.符号系统 D.政治构架

21.里格斯认为,沟通网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动员性和(   C   )

A.异质性 B.波纹性

C.同化性 D.折射性

22.里格斯所选择的衍射社会概念的代表国家是(   C    )

A.泰国 B.古代中国

C.美国 D.菲律宾

23.里格斯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关键性的因素是(   D    )

A.目标和行动 B.财政和人员

C.实践和经验 D.分化和综合

24.在麦格雷戈看来,领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   A   )

A.圆形的关系 B.方形的关系

C.菱形的关系 D.梯形的关系

25.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政治过程的基本形态中,可以单方面自上而下控制的是(   B    )

A.价格系统 B.等级系统

C.多元系统 D.讨价还价系统

26.林德布洛姆认为,控制公共政策的过程,分别是(   C    )

A.激励控制和政府控制 B.选举控制和政府控制

C.选举控制和企业控制 D.激励控制和企业控制

27.有学者认为,公共行政一直受着企业价值和层级结构的双重束缚。威尔达夫斯基则认为它实际上指的是(   C    )

A.效益和人员组成 B.效率和人员组成

C.效率和官僚体制 D.效益和官僚体制

28.威尔达夫斯基认为,预算就是(   A    )

A.预测 B.战略

C.目标 D.财政

29.沃尔多认为古典学派对公共行政的看法有浓厚的哲学色彩,其主要内容是(    D   )

A.理想主义、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 B.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C.经验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D.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30.从基本职能的角度,卡斯特把管理系统分为(    C   )

A.目标、行动和审查 B.目标、计划和审查

C.决策、计划和控制 D.决策、控制和审查

1.威尔逊关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的提出,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 D )

A.伦理学 B.管理学

C.政治学 D.行政学

2.威尔逊认为,美国的立宪主义见之于国家实力的增长,而不是见之于对宪法的严格的法律解释。在威尔逊的著作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

A.《美国的宪法政府》 B.《新自由》

C.《国会政府:美国政治研究》 D.《论国家的历史与实践的政治因素》

3.泰罗的科学管理研究最先起因于对工人中一个普遍现象的关注,即他所说的( B )

A.抵抗和反对 B.偷懒和磨洋工

C.破坏和抗议 D.效率和公平

4.在泰罗看来,最好的管理制度的基础是高工资和( C  )

A.高福利 B.低劳动强度

C.低劳动成本 D.高劳动强度

5.法约尔将企业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六种职能,分别是技术职能、商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和( B )

A.计划职能 B.管理职能

C.控制职能 D.管辖职能

6.在法约尔看来,管理职能中的组织所要建立的企业的双重结构是指(  A )

A.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B.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结构

C.个人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D.物质和个人的双重结构

7.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D )

A.巴纳德 B.怀特

C.法约尔 D.韦伯

8.在传统型统治的类型中,直接决定法律内容的是( C )

A.领袖的意志 B.人民的意志

C.传统本身 D.神的意志

9.在古立克的笔下,理想政府的首席行政官应该是( A  )

A.主持计划 B.执行决策

C.实施控制 D.综合协调

10.在一个民主的社会,有资格对政府行为究竟孰是孰非做出最终判断的只有( B )

A.立法机关 B.平民大众

C.大法官 D.最高行政首长

11.在方法论上,新古典时期的行政学研究从规范方法转向了( D  )

A.抽样方法 B.访谈方法

C.案例方法 D.实证方法

12.福莱特认为,解决社会冲突主要有三个途径,即一方占据上风、互相妥协和(  C )

A.仲裁 B.谈判

C.整合 D.合作

13.在梅奥看来,社会深受无知之苦,并死于无知。现代社会的一个具体无知是其对(  C )

A.人际关系的无知 B.客观世界的无知

C.人性的无知 D.科技的无知

14.根据梅奥的主张,建立在一种自愿合作态度的基础上,摆脱非理性和幻想,其特征是来自下面的有处理社会关系沟通技术的人的控制的社会,可称之为( A )

A.适应性社会 B.控制性社会

C.合作性社会 D.理性社会

15.在巴纳德看来,组织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 B )

A.限制性的选择 B.合作性的努力

C.一般性的分配 D.自愿性的管理

16.在巴纳德看来,非正式组织会产生两种重要的后果,一是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度、理解、风格、习惯习俗;二是(C )

A.给正式组织造成消极影响 B.使组织成员更加团结

C.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创造条件 D.给正式组织带来积极影响

17.西蒙用以取代行政学中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是( D )

A.“决策—执行”两分法 B.“结构—制度”两分法

C.“手段—目标”两分法 D.“事实—价值”两分法

18.按照西蒙的说法,组织拿走了个人决策的一些自主性,并代之以组织的( D )

A.代表性 B.管理过程

C.自主性 D.决策过程

19.里格斯认为,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是( B )

A.市场-企业结构 B.互惠-重配结构

C.集市-有限市场结构 D.互惠-市场结构

20.里格斯把棱柱社会称之为(  A )

A.非均衡政体 B.均衡政体

C.功能专业性政体 D.功能扩散性政体

21.在麦格雷戈看来,领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 C  )

A.不对称关系 B.矩阵关系

C.圆形关系 D.线性关系

22.在林德布洛姆看来,有两种控制公共政策的过程,一是选举控制,二是(  A )

A.企业控制 B.政府控制

C.民众控制 D.舆论控制

23.在威尔达夫斯基看来,政府官员面对的挑战主要来自两大派别,即( D )

A.集体主义者和平均主义者们 B.法团主义者和平均主义者们

C.个人主义者和集体主义者们 D.个人主义者和平均主义者们

24.在方法论上,当代公共行政学说研究时期的研究方法是( B )

A.静态的规范研究方法 B.逐渐从实证方法转向理性选择方法

C.从规范方法转向实证方法 D.案例研究方法

25.1948年,沃尔多发表著作,率先发难,对前辈古立克崇尚效率的学说大加挞伐,该书为( C )

A.《公共行政和道德》 B.《公共行政的事业》

C.《行政国家》 D.《骚动中的公共行政》

26.系统权变学派认为,环境与组织其它分系统之间的纽带是(  A )

A.组织结构 B.技术

C.人员 D.目标和价值

27.微观经济分析的出发点,同样也被看成是集体行为的出发点的是( B )

A.集体主义 B.个人主义

C.社群主义 D.自由主义

28.公共选择理论学派提出用以完善选举制度的方法是( D )

A.实地调查法 B.简单多数法

C.多数投票法 D.需求显示法

29.诺思指出,在社会中起着更为根本性的作用,并且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的是( B )

A.政策 B.制度

C.法律 D.惯例

30.凯登认为,通俗地说,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的技能就是( C )

A.多文化的学习技能 B.催化性的领导技能

C.战略性的思考技能 D.多样性的实践技能

1.作为行政学发展的一个起点,标志着行政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诞生的是(   A    )

A.《行政学研究》的发表 B.《分裂与联合》的问世

C.《美国人民史》的发表 D.《国会政府:美国政治研究》的发表

2.行政学的奠基人是(    C   )

A.泰罗 B.法约尔

C.威尔逊 D.古立克

3.1901年,泰罗改变了方向,从一个工程师、发明家变成了一个教育者和社会改革者,其注意力从科学管理的技术方面转向了它的社会结果,特别强调(   B    )

A.效率问题 B.劳工问题

C.教育问题 D.目标问题

4.列宁认为,应该在俄国研究和传授泰罗制,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并使之适应下来,他号召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是必须采取和试行(    D   )

A.工长分工制 B.职能工长制

C.计时工资制 D.计件工资制

5.法约尔最主要的代表作是(   D    )

A.《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B.《国家管理理论》

C.《管理的一般原则》 D.《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6.作为一种“协定”,一种规范,在实质上表现为和企业及其下属人员之间的协定相一致的服从、勤勉、积极的举止以及尊敬的态度。这是指法约尔所说的组织管理原则中的

(    C   )

A.人员的团结 B.劳动分工

C.纪律 D.权力与责任

7.韦伯认为,如果一种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制度和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之上,并且也被相信是这样的,那么这种统治就是(   A    )

A.传统型的 B.现代型的

C.法理型的 D.官僚型的

8.韦伯所说的法理型统治,指的是现代社会的统治形式,其权力归于(   A    )

A.非人格化的制度和法规 B.统治者的言出法随

C.领袖的超凡魅力 D.传统的习俗和惯例

9.按照古立克的看法,政府必须采取行动的首要原因是(    B   )

A.机构膨胀 B.市场失灵

C.社会危机 D.政府失灵

10.古立克认为,通过权威进行协调的关键是(    C   )

A.员工 B.组织结构

C.领导 D.管理体制

11.新古典时期的时间跨度一般为(   C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初至三十年代

C.20世纪30年代至六七十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2.福莱特认为,群体过程受到两大原则的影响,即“互相渗透定律”和(    D   )

A.“整合学说” B.“情况定律”

C.“多元化定律” D.“整体学说”

13.工人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和他的本职功能相关的控制权,福莱特称此种权力为(   B    )

A.自主权力 B.功能权力

C.本职权力 D.结构权力

14.在梅奥看来,加剧社会解体问题的是(   B    )

A.教会权威的丧失 B.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C.追求个人利益 D.过于强调技术

15.梅奥认为,解决社会和个人解体问题的办法在于(    A   )

A.国家的有限作用 B.国家的全面介入

C.社群的自治 D.国家和社会的互动

16.巴纳德认为,决定协作行为效力的惟一因素是(    C   )

A.组织 B.集体

C.个人 D.环境

17.在巴纳德看来,组织的存在取决于协作系统平衡的维持,这种平衡有两个条件,一是组织的有效性,二是(   C    )

A.组织的合法性 B.组织的同一性

C.组织的效力 D.组织的效率

18.西蒙的著述中,作为确立决策的一些目标的理论,重点在于为组织理论学说分析和构建一种共同的运作语言的著作是(   D    )

A.《人的各种模式》 B.《管理决策的新科学》

C.《公共行政》 D.《管理行为》

19.里格斯认为,沟通网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   B    )

A.参与性和同化性 B.动员性和同化性

C.动员性与同一性 D.参与性与异化性

20.里格斯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成为各种利益和要求的汇聚点和表达者的是(   A    )

A.社团 B.政府

C.国会 D.公民

21.麦格雷戈认为,对今天的人而言,凭着发号施令已经难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了,更重要的是社交的需求和(    D   )

A.生活的保障 B.自我的实现

C.个性的释放 D.自尊的满足

22.按照常规的概念,管理阶层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组织的要求来利用人的能力。麦格雷戈把这一概念简称为(    C   )

A.X-Y理论 B.Z理论

C.X理论 D.Y理论

23.进行非正式合作的各方在进行努力时,通常遵循一些行事规则,林德布洛姆认为其中最主要和最普通的规则是(   B    )

A.适当规则 B.互惠规则

C.尊重规则 D.妥协规则

24.威尔达夫斯基认为,公务员要学会如何在互相冲突的要求下生存并不容易,他提了两条建议:一是了解你的敌手;二是(   B    )

A.了解你的领导 B.了解你自己

C.了解你的同盟者 D.了解你的下属

25.“预算就是预测”,这句名言出自(   C    )

A.西蒙 B.布坎南

C.威尔达夫斯基 D.沃尔多

26.依沃尔多所见,政治—行政两分法的目的是让民选官员负责制定政策、让行政官员负责执行政策,以此分工来解决的问题是(  A     )

A.官僚和民主的矛盾 B.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C.集权和分权的矛盾 D.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27.卡斯特大体区分两种不同的组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两种结构模式,一种是适应性有机模式,一种是(   D    )

A.稳定的有机模式 B.适应性机械模式

C.适应性稳定模式 D.稳定的机械模式

28.公共选择主要就是政府决策,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   B    )

A.借助行政措施 B.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C.对市场的间接调控 D.对市场的直接管理

29.诺思认为,国家是一种在某个特定地区内对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功能是(   B    )

A.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B.提供法律和秩序

C.提供安全和保障 D.维护人权和发展

30.一批新政策的出台,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却往往带来了更多的新问题,凯登称之为

(    C   )

A.马太效应 B.近因效应

C.波纹效应 D.晕轮效应


西方行政学说史选择题(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