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像士郎一样睡觉

标题党啦,不过符合读书后的体会~这篇是我的读书笔记。
我的睡眠习惯从中学起就很差。
高中时熬夜听电台、看小说;上大学熬夜打游戏、看动画;工作后也是经常到半夜三四点、早上六七点才睡。
哪怕从去年开始,白天总觉得不在状态,做了体检,意识到了问题,也没有改变自己的作息。就算有意识强迫自己早点上床睡觉,过几天又放纵了自己。
就像我的大脑测试结果一样,抑制力(自我控制)能力很差。

有天晚上,我看视频还是看漫画来着,一直到早上六点。想睡觉时,心脏附近胸口突然有点窒息,呼吸接不上一样。想起了网上一些年轻人猝死的新闻,这回真有点害怕了。
于是今年我读了五六本有关睡眠的书籍,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两本:
一本是英国人写的《睡眠革命》,科普了睡眠周期的概念,以每周为单位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
一本是日本人写的《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从科学家角度提出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通过解析原理纠正一些民间的错误认知(比如我看过的另外几本书)。
将书中知识实践之后,自己白天确实更有精神了,没有经常想瘫在床上的感觉。
今年3月19日是2021年的世界睡眠日,我整理了读书笔记。如果你也关注睡眠问题,希望能帮到你~
有条件的话,还是去看看这两本书,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总结。

不是每天睡够8小时就够了
“每天要睡8小时”是从小就听的一句话。这句话本意大概是想保障人的睡眠时间,因为我对此缺乏认识,成年后基本没落实过。
所幸根据书里提到的研究结果,也反驳了8小时的说法。而且凑够8小时的时长也救不了睡眠质量。对此,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睡眠周期和黄金90分钟。
睡眠周期:
一般认为,人的一轮睡眠周期平均为90分钟。每晚睡觉就是度过完整的4~5个睡眠周期。
所以当天睡好了4个周期(6小时)或5个周期(7小时半)就可以。
以每周为目标,而非每日:
改善自己睡眠的一开始,不用完全强迫要求每天的睡眠时间一样。
人只要以每周睡35个睡眠周期为目标就可以了。这大概也是有些人工作日睡得少,周末会补懒觉的原理。
但是,要尽量避免一周有3个晚上不足4个睡眠周期。
黄金90分钟:
前面提到,睡眠质量取决于每晚度过完整的4~5个睡眠周期。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初的90分钟——“黄金90分钟”。
只要保障了黄金90分钟的睡眠质量,剩下时间的睡眠质量也会相应地更好。
下文提到的睡觉前注意事项,目的都是为了这最初的90分钟能睡好。
再说睡眠周期。实际上,每个人的睡眠周期并非统一都是90分钟。根据身体情况不同,睡眠周期在90~120分钟浮动。所以有的人可以睡得少,有的人比较贪睡。
要估算自己的睡眠周期时长,可以在周末试着不熬夜自然入睡自然醒,然后除以4或者5。并且,人在越接近醒来时,睡眠周期其实也是在相应拉长的。
总之,一般人每晚一次完整的、不被中断的睡眠时长,不应低于6小时。
——实在要熬夜怎么办?
在感到困的时候(此时先不要喝提神的饮料),先睡90~110分钟,度过“黄金90分钟”,再起床。

影响睡眠质量的大问题——“打呼噜”
打鼾,即打呼噜,是一个不被人注意、很普遍但很危险的状态。它直接让人的睡眠质量下降,还有诸多恶果:
导致牙齿和脸部变形,人变丑;
(我从小到大,越长越丑的原因找到了,泪 (T▽T) )导致白天总是犯困、打瞌睡。夜晚也可能频繁醒来;
导致血液变得黏稠,容易引发心梗、脑梗;
严重的情况,有可能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症甚至导致死亡。
这是人在睡觉时,不自觉用嘴呼吸而不是用鼻子呼吸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的原因,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腔呼吸道堵塞。
打呼噜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但是鼻炎这个病目前似乎没有比较好的根治手段,只能人为调理。
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要训练自己强迫用鼻子吸气呼气,进行腹式呼吸;睡前更要做深呼吸运动。

睡着了怎么办,就看个人了。我目前尝试了买封嘴的止鼾贴,睡前就把嘴巴贴着。
(这个做法不会把自己憋死,万一真要憋死前你早醒了)
尽管到醒来时,可能嘴巴还是会略微张开,也是尽量降低了影响。
我另一个做法是买了洗鼻器,每次鼻子很不通气的时候,就灌生理盐水洗鼻。
书中还提出了戴护齿套扩张呼吸道,以及安装CPAP(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的方法。如果是这方面重症的人,可咨询医生酌情使用。
确定入睡和起床的时间
怎么确定每天入睡的时间呢?
——以晚上最初产生的困意为准。(大概要和吃得太饱产生的困意区分开)
如果已经犯困却坚持不睡,这个状态就是熬夜,熬过之后很难再进入深度睡眠。
尤其熬到快白天才睡觉,不会有黄金90分钟。违反自然规律,睡也睡不好。(像我一直以来就是作死)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想睡就睡,有困意就睡。

接着了解一个概念:睡眠禁区。
睡眠禁区指的是,日常睡觉前的2小时,是难以入睡的时间。
所以人要提前起床容易;提前上床睡觉,要睡着,难。
一个人的每天睡觉时间,调整范围不超过1小时。也就是,今日如果是晚11点睡觉,明日就不宜提早到晚9点,或者推迟到半夜2~3点;
固定起床时间:
选择一个平日观察中,起床时间范围中最早的、可以直接起床不赖床的时间,作为固定的起床时间。
这个时间要比办正事(学习、工作)至少早90分钟,并且不能比早上8点更迟。
如果当晚熬夜了怎么办?
比如,算了一下,离起床时间只有2个睡眠周期。那到点也要强迫自己照常起床,吃早饭、散步。然后,选择在午后的午睡时间补觉,睡过至少一个修复周期的时间(90分钟)。
不要推迟起床,就像不要过早上床一样。
睡眠的准备方法
入睡两大开关:体温和大脑——让体温下降,让大脑放空。
体温开关:
让体温下降,但是要让手脚暖和。——我想也许这就是冬天烤火会想睡觉的原因。
最好的办法是睡前用一个洗脚盆放热水泡脚;
睡前可以冲澡,如果是泡澡,必须在泡澡完毕和上床睡觉之前空出90分钟;
睡觉不要穿袜子;
如果开空调,调成睡眠模式,让室温变成合适的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睡前做伸展运动可以促进睡眠,但是运动练习过头,反而会妨碍睡眠。所以睡前不要搞锻炼;
大脑开关:
关键在于睡前什么都别想。
睡前写日记是个好习惯。日记中就包括了一份“现在想什么”的清单,在日记中“备份”好以后就清空大脑(这个我一直在做,所以倒是从没遇到过失眠);
睡前娱乐,也选择无需用脑的活动,比如看无聊的书和无聊的东西;
给大脑灌输“床是只睡觉的场所”意识,不要在床上看电视、玩游戏、玩手机、刷短视频。
——听说手机的蓝光影响睡眠,所以应该把电子设备都扔出卧室?
电子设备本身发出的蓝光,并不会对人的睡眠造成多大影响,大可不必像有些网上那样说把电子设备都丢出卧室,过原始睡眠生活。
但人对电子设备的操作行为,会对大脑产生刺激,让交感神经活跃。不是电子设备的蓝光有害睡眠健康,而是人们上床后,还要进行娱乐活动这一行为妨碍了睡眠。
所以,手机不影响睡眠,玩手机影响睡眠。

睡眠的姿势与环境
睡姿:只使用唯一的姿势睡觉——侧卧。
膝盖自然弯曲,让自己感到舒适;
两手臂放身前交叠,脖子、脊柱、臀部自然成一条直线;
如果善用右手,那每周睡觉就多向左侧睡;反之善用左手,就多朝右侧睡;
(结合网上查到的资料,也不要固定测一边,时不时换个朝向)
寝具:
枕头:尽量用矮一点的枕头,不要把脖子垫得太高。有条件用荞麦壳枕头。
勤洗床单,最好一周一次;
(但我做不到。我的替代方案,是每半个月用吸尘器在床单上滚一边)被单和枕套保持干净,床垫要透气,可以多垫几层;
床能多大就多大。比起床垫,床架不是必要的;
(这就是在动画中看到日本人睡在地板上的缘故吗……)
如果所在的地方,有时空气质量不好,有条件的话在卧室准备一台空气过滤器(我已经买了,效果不错);
睡前的90分钟里,可关闭卧室主光源,换上蜡烛或暖色灯泡;
睡觉时,适当留些噪声有助于睡眠。所以我也有在听日语的奥术魔刃 :p

卧室:
必须的东西只有寝具和闹钟。有条件的话,其他杂物都搬出卧室;
衣服、衣橱、橱柜也放在别处;(我老家是这样的)
保持一个整洁清爽的环境;
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挪到别处。卧室留一些私密的东西,有助于营造安全感。
书中的例子是爱人的照片。我的安全感嘛,就是各种纸片人老婆的B2挂画!
这些主要是为了让大脑对卧室感到平静和放松,只与睡觉产生联系,而不是当成一个学习工作的场所,甚至餐厅。
所以,理想的卧室,那就是《Fate / stay night》中卫宫士郎的房间……除了一张床单几乎没有任何杂物。

总之,不能再当晚睡星人了,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该改还得改。
这篇笔记主要是总结了在“夜晚”帮助睡眠的注意事项。而人的睡眠和“白天”的情况也息息相关。
有关这一部分的午睡、科学休息的原则,就让我下次有空的时候再发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