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一年内需还2400亿元负债,恒大冰泉49%股权被抛售抵债

8月31日晚间,中国恒大、恒大物业相继发布2021年半年报。
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恒大营收为2226.9亿元,同比下降16.5%;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29%。报告期内,恒大物业实现营业收入78.73亿,增长 68.3%,净利润19.34亿,增幅为 68.6%。
值得关注的是,据半年报显示,恒大房地产业务录得亏损约41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亏损约49亿元。尽管恒大集团业绩整体出现了下滑,但其业绩仍注水不少。目前,恒大共计抛售旗下资产达166亿元。
作为中国地产界的龙头企业,恒大为何会陷入如此尴尬境遇?去年才回归恒大集团的恒大冰泉,为何又被沦为“弃子”了呢?
01
从上市到“卖身”

据半年报显示,恒大出售恒腾网络11%股份,回收现金约11.8亿港元;出售盛京银行1.9%股份,总金额10亿元;出售深圳市高新投7.08%股权,总金额约10.4亿元;出售恒大冰泉49%股权,总金额约20亿元;出售5个地产项目股权及非核心资产,总代价约92.7亿元。截至8月27日,恒大处置了包括恒腾网络、盛京银行、恒大冰泉、深圳高新投和5个地产项目等股权
其中,被许家印赋予上市使命的恒大冰泉格外受业内关注。
据了解,今年3月,在恒大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曾表示,几年前由于恒大冰泉、恒大粮油的规模,和恒大整体规模的匹配上还比较小,所以当时就将这部分资产转让出去了。现在恒大(正在进行)多元化发展,为了实现衣食住行、康养旅游娱乐的全闭合产业,所以又把恒大冰泉、恒大粮油49%的股权买了回来,计划下一步要包装策划上市。而不到半年时间,恒大冰泉便被恒大再次卖出。
值得关注的是,据港交所披露,中国恒大股东陈凯韵、刘銮雄分别以2830万港元出售631万股股票。刘銮雄家族目前持有中国恒大约9%的股份。
02
现金流成恒大最大桎梏?

分析来看,高额负债或是恒大剥离个别业务的主因之一。
按照合并财务报表口径,截至 2020 年末,中国恒大集团总资产为 23011亿元,总负债为 19507 亿元,净资产为 3504 亿元,2020 年营业收入为5072 亿元,净利润为 314亿元。
如果从合约销售额的统计口径计算,其销售收入超过7000亿元,相当于7个贵州茅台的营业收入。其中恒大地产集团总资产18558亿元,总负债15221亿元,净资产3337亿元,营业收入4458亿元,净利润378亿元。
不过,从最新数据来看,恒大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新战略成效初显。截至今年6月底,恒大有息负债较去年3月底下降约3000亿元,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实现一条红线变绿。不过,亦有数据显示,恒大冰泉尽管负债有所减少,但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仍有2400亿元之高。
另外,近三年来,恒大地产集团资产负债率均在80%以上,尽管高负债是房地产企业的常态但高负债下的资产流动性不合理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抗风险能力同样令人质疑。
对此,2021年8月1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约谈恒大集团高管,要求恒大集团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努力保持经营稳定,积极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依法依规做好重大事项真实信息披露,不传播并及时澄清不实信息。
02
恒大冰泉还有未来吗?

高额的负债、房地产整顿的号角……恒大集团在主业上受到了空前的考验。被再次卖身的恒大冰泉亦前途堪忧。
2013年恒大冰泉强势出道,为快速打开市场,仅广告投资就花费了60亿元。当年,恒大冰泉卖出10.9亿元。随后,3年亏了40亿元,最后在2016年以18亿元的价格无奈被售出。目前看来,许家印所说的上市计划目前也成为了一纸空谈。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根据调研报告,2014年至2019年,天然水及天然矿泉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在24.8%、18.4%左右。2019年至2024年,预计天然水及天然矿泉水的复合年增长率在15.4%和14.2%左右。瓶装水市场在不断扩容。
当然,市场的扩容势必会吸引更多的企业的争夺。面对大众消费的健康升级,农夫山泉、百岁上等品牌逐渐加重了自己在高端瓶装水市场的布局,且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消费群体与市场份额,恒大冰泉又该靠什么取胜呢?
诚然,近几年,恒大冰泉也在矿泉水领域开始从2元水、3元水到高端水等不同产品段对品类进行完善。但其市场占有率却与农夫山泉、百岁山等品牌差距甚远,盈利能力更是难以企及。
目前,恒大冰泉亟需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出恒大冰泉的发展模式,或能在竞争激烈的瓶装水市场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