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0):“概率存在与观测促使波函数坍缩的原理”

2022-07-14 11:26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上篇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9):“时间回溯、停止现象与物理研究革除时间影响的需要”》中我陈述了在自然界中时间停止和时间回溯现象普遍存在的事实并因此质疑将时间作为变量引入物理研究带来的不可靠性,由此说明了物理研究尤其是微观物理研究中将时间这一物理量从研究中革除的必要性。

事实上,时间这一物理量的可使用性无可厚非,如果存在一个绝对时间的记录仪能够从头至尾地记录每一次每个研究对象的时间停止及回溯行为,那么我们或许仍旧能够放心大胆地将时间这一变量运用至我们的物理研究中,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机器并不存在我们并不能区别每一次的时间停止及回溯行为,因此如果我们打算得到精确的物理研究结果那就不能够将时间运用其中,这是一种因为人类的不完全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不过也因为这种不完全性诞生了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概率存在”。

现在让我们看看我在上篇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9):“时间回溯、停止现象与物理研究革除时间影响的需要”》中所使用的模型图《8》-1与图《9》-1(其中图《9》-1图片裁减随便了点,图中包裹第1层源质的能量仍为球形覆膜,不存在能量缺损,图中看上去像是被裁了一刀仅为作者对于画图软件的使用不习惯导致的结果,读者请不必对此感到在意)

《8》-1
《9》-1

在上篇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9):“时间回溯、停止现象与物理研究革除时间影响的需要”》中我们明确了模型是由图《8》-1作为起点开始,因此N1过程与N2过程才能被明确地记录为时间的正常记录与时间回溯,但是要是我在研究中不设定这个明确的起点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事实上在真正的物理研究中进行实际观测以前,我们是确定不了《8》-1为起点还是《9》-1为起点的,在开始进行实际观测以前我们甚至确定不了这部分多余能量究竟处于什么一个位置,这就是概率存在。

事实上,有关这部分的内容我的表述与薛定谔关于他家的猫的表述从表述上来说看起来并无太大区别,在我们的阐述中作为观测主体的我们人类都因为在进行实际观测以前没有办法确定被观测对象处于什么状态而只能将其称为概率存在,但是薛定谔关于他家的猫的论述为量子力学留下了一个一个无数人不解的地方——我们人类作为观测者进行了主观的观测行为才确认了物质的实际存在,如果人类不进行实际观测就不能确定其实际存在,这样的结论是否说明唯心的主观观测成为了存在的基础,如果这样是否意味着量子力学建立于唯心主义之上?

众所周知一切科学都必须是彻底客观的、唯物的,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科学理论我们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这也是薛定谔的猫的模型的最大彼端——受限与当时的科学发展与认知水平他没能完全解释一个唯物主义的事实,因为不那么充分恰当的举例与解释让人们对唯物主义的观点产生了唯心主义的疑虑,事实上薛定谔错误地对其事例的时长进行了延展,他的疑问是打开箱子之前猫是死是活,但事实上在薛定谔箱子中的装置决定投放或不投放毒物的那一瞬之后猫的生死便已作为一个客观结果得到确定,打开箱子所能看到的便已经是这样一个确定的结果,但是薛定谔误称打开前都不能确定猫的生死。这样的错误使得后人在思考时总会认为主观的观测可以颠覆客观的结果,这是量子力学史上最为重大的一个谬误。如果让我描述薛定谔的猫我会将其描述为猫在装置决定是否投放毒雾的那一刻,猫处于同时处于生与死的量子叠加态,因为猫与装置本身已经属于较大的能量、源质与体积的集合体了,其受力很难达成平衡所以时间回溯效果也只能止于一瞬,因此只有决定猫生死的那一瞬猫同时处于生与死的量子叠加态,之后都是固定的结果。

好了,在论述完了薛定谔家的那只猫后,我终于可以说说我的模型相较于那只猫最大的不同与优点了,薛定谔家的猫本身是一个高能量、大体积、源质含量无比多的一个样本,因此其达成受力平衡很难,维持时间停止或回溯性质也很难,因此不能对其进行更高级别的分析,而我的模型就只含有极少量的源质、极少量的能量,从体积而言被研究的对象的体积也可被视为质点,因此我的模型可以永恒地维持时间回溯与时间停止的特性,在此之上我得出的结论是:观测者对于被观测者的观察行为确定了观测者与被观测者处于相同的时间之中,因此在观测者观察期间被观测对象的运动被从无线的可能性限定于了有限范围中,因此其从概率存在转为确定存在,这也是观测会趋势波函数坍缩的根本原理。

以上内容即是我对于概率存在与波函数坍缩原理的根本解释。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0):“概率存在与观测促使波函数坍缩的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