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又一濒危物种灭绝,干细胞技术是否会成为救命稻草?

2022-09-26 17:32 作者:干细胞精研社  | 我要投稿



自从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后,名录显示:


长江特有物种白鲟(Psephurusgladius)已经灭绝,长江鲟(Acipenserdabryanus)野外灭绝。全球范围内,裸腹鲟多瑙河种群(Acipensernudiventris Aral Sea subpopulation)灭绝。



地球上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仅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我们失去的物种数量就相当于在一万年的时间里灭绝的物种数量。


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一些设施来保存濒危物种的样本,目的通过未来的克隆防止它们灭绝。


克隆技术发展至今,主要使用生殖细胞来作为遗传材料,尽管现在冷冻生殖细胞的技术已经成熟,但如何获取野生动物的生殖细胞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儿。


先不提收集卵细胞的技术手段的复杂程度,雄性个体处于年老或不育状态下,收集精子同样不易。


而随着对于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让克隆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具有修复各种组织功能和再生器官的能力。


2011年美国科研人员成功从鬼狒和北白犀两种濒危动物的皮肤组织上提取皮肤细胞,借助诱导培育技术,获得了干细胞,让人们看到了有可能拯救更多濒危动物的新道路。


这也证明了干细胞技术对于克隆濒危动物有着很大的作用



前不久日本山梨大学科学家若山照彦及其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成功利用冷冻9个月的体细胞克隆出健康的小鼠后代,并且在后续实验中证明克隆体拥有正常的生育能力,可以产生健康的后代。



团队已经开始尝试保存担心已经灭绝的动物的卵子和精子,但对收集卵子和精子的条件有限制。相比之下,体细胞的收集不受年龄或健康状况的影响。


山梨大学的生殖生物学教授TeruhikoWakayama说:“我们希望通过冷冻干燥体细胞,实现从只剩下雄性的濒危物种中生产雌性的技术。”


京都大学发育生物学教授MichinoriSaito说:“这项成就开辟了比以前更容易保存遗传信息的可能性。”


尽管克隆产生新生小鼠的成功率在0.2~5.4%之间,但是仍然有着一定的说服力。


要知道生殖细胞的收集有着一定难度,但是体细胞的收集不受年龄或者健康状态的影响,这项研究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了新方向。


根据BBC报道,美国与澳大利亚两国的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项复活实验。


当然了不是复活死人,而是复活曾经灭绝的动物——袋狼,据悉他们表示会在十年内通过一系列的生物技术来复活袋狼。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计划将从具有相似DNA的活体有袋物种中提取干细胞,然后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已灭绝近100年的袋狼重新带回世界。


墨尔本大学领导该项目的教授安德鲁·帕斯克向媒体透露,他们可以在10年内完成袋狼幼体复活


据悉,袋狼复活计划20年前就有提出,1999年澳大利亚博物馆就已经开始了对灭绝动物的克隆项目,其中就包括从样本中提取DNA与重建DNA。



更让人感到兴奋的一点是,干细胞移植技术早就被证实对治愈人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1998年,美国《科学》杂志将干细胞的研究成果列在十大科学进展的首位


不管是免疫疗法还是“微型器官(类器官)”的出现,都为治愈人类疾病提供了新手段。


现在冻干体细胞技术的新发展同样也让看到了治愈人类疾病的新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学奇迹”这个词将不再是个形容词。


或许将来如果有满足克隆条件的DNA进行克隆,我们还有见到“淡水鱼之王”白鲟的一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又一濒危物种灭绝,干细胞技术是否会成为救命稻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