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缓缓行,别听人瞎BB。

最近经常在首页看到“高考后要做什么”,“对未来没有目标该怎么办”,“没什么特长但又不想浪费自己的一生”,“找不到发展方向”,类似的视频。
这些视频普遍都给大家介绍一个笼统的方法论,并且尝试帮大家解决和分析问题。
就我而言,如今已经在职场里摸爬滚打过几年后,再来看待当初的自己在未来发展方面所做出的选择,还是有需要审视和回顾的地方。
任何时代都不缺“前辈”,甚至是和你一样的“同龄人”试图向你灌输“成功的秘诀”。
但为什么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活成别人眼中的“成功”呢?
我就深有体会的几点来说一下。
一,把兴趣转换为工作,才能变得长久?
放屁。
这是我近一个月来所有看过的视频里面都会提及的一个话题,按这样说只要拥有兴趣,然后把它变成工作就好了。
然而事实绝非如此。
早年,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兴趣,但遗憾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及外部世界的变迁,你的兴趣也会随之而转移,当你发现你的兴趣不再是兴趣了,这个时候你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这一行内,到时候你会如何选择?
就我的体会而言,会陷入长时间的迷茫,再度迷茫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对现有的状况保持不间断的怀疑和自我鞭笞,这样的状态最终会把你推至深渊,并且在得不到答案和寻找答案的loop里轮回殆尽。
当然,最普遍的恐怕还不是这个。
当你把兴趣变为工作的时候,除非你的兴趣真的很广泛,否则,你将会亲手把自己的兴趣一步步逼入枯燥厌恶的深渊。就好像你把你最爱的音乐设置为起床的闹钟;把最爱的歌曲设置为领导的电话铃声;把暗恋的异性当成偶像去崇拜,在这一过程中你的痛苦和疲累无法得到充分的释放,大部分人会选择大众的娱乐方式去麻痹自己,但只有你自己明白,那不是真正的快乐。

二,做闲职久了,就会变成咸鱼,失业后身无长物,从而失去竞争力?
不要小看闲职啊魂淡!
闲职是什么?
什么是闲职?
毛主席说过“365行行行出状元”。没有什么职业低人一等,只要你肯做,愿意做,你总能比键盘打打字的侠客们多一些收获和领悟。白宫的保安和小区的保安都是保安,为什么一般人的眼中仍然认为他们有所差异呢?
那是因为专业领域的成就,是要靠一定的功夫才能获取的。
这些功夫就是门槛,是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取的。哪怕是负责前厅接待,你也能从中学习如何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没有什么努力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在努力的过程中你有所付出,你会比没有做过的人多积累一些经验,虽然获取的质和量可能有高有低,又或者在一般论的视角里它暂时并没有什么“意义”,但你确确实实有在成长。

三,有了目标方向,又肯努力,还抓住了机会,就能成功?
呵呵。
初中的时候政治老师教过我们,世间万物是相互联系的。
也即是说,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始终处在一个巨大的联系网络中,人的发展受到内因和外因里的诸多因素所干扰。就好像某一天当你志得意满的准备迈向成功的时候,你的家庭因素亦或是个人因素牵绊,让你不得不放弃就在眼前的成功的时候,你也不得不感叹于人生远不是“套公式”那么简单。

四,成功才是人生的意义?
首先,这是两个问题。
什么是成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成功的定义大概可以十分宽泛,如果说腰缠万贯是成功的话,小富即安也可以是成功。成功的定义一定是因人而异的。“胸无大志”不一定是罪过,重要的是,你想活成的样子你活成了,这才是成功。
而至于人生的意义,遗憾的是,与埋在历史长河里的诸多先贤们一样,我也不知道。
百万粉对于UP主们来说可能也是一种“人生的意义”,但它对于我来说也并没有任何吸引力。我大概也不会为了寻找这种“人生的意义”而活,因为我觉得隐匿在那串数字背后的东西,远不如一个知心的好友来的重要。
究其根本,成功也好,人生的意义也好也都不能一概而论。

综上所述,我们在做出人生道路上的选择的时候,远不是视频里那一两句引导和一两个公式那么简单。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并且在不断地摸索中寻找自己的未来。
我喜欢的一部影视作品中曾经如此描述一只被饲养,而后又在某一天突然消失的野猫。

“野猫一生都在旅途中”
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
我们的一生走走停停,看看想想,有的时候停的久一点,有的时候离开的快一点,从而彼此交织,彼此相遇,彼此分离。或结伴而行,或各自想念,或仇深似海,或相濡以沫。
但无论如何,这一生都必须遵从你自己的本心去生活,不要轻易受到别人的“唆使”,去过自己不想要的或者还未想清楚的“人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与诸君共勉。

某翼
2020.7.13 于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