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的三大耻辱与新生!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时代

2022-08-02 16:28 作者:把视频读厚再读薄  | 我要投稿

“人的主观认识如何到达外部世界”

【近代哲学的背景】

一、笛卡尔与认识论转向:

1.笛卡尔对哲学下达更严格的要求:

必须把所有未经审视、含混不清的杂质都剔除,保证每一步推理都像数学那样清楚、明白。

一切推理的起点,必须是一个能够不证自明的第一原理

2.古代西方哲学:

独断论:如印度的“世界是乌龟驮着的”

怀疑论:未见之物,一律不信

本体论:研究世界的本源,或最高根据

认识论转向:本体论要能从认识论中推出来(克服独断论和怀疑论)

3.哲学推理必须是严密的、明晰的,一旦错误,哲学大厦将土崩瓦解

4.第一原理:不是常识,因为常识就是由假象组成的;不是物理、化学等,因为具有局限性,比如化学无法解释社会现象

笛卡尔:如果这个世界是骗人的,那么至少需要有一个“我”在这里才能有被骗的主体

所以,第一原理是:“我思”的成立,也就是自我意识是第一存在

即,“我思故我在”的真正含义

笛卡尔提出,先退回“自我意识”这个坚固堡垒,再向外徐徐图之


二、康德与时代问题

1.哲学追求的是:对于世界的整体型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2.如何追求:

①理性主义道路:从最高原理,一步步向下推;

②经验主义道路:是对理性主义独断论的直接反抗,主张知识必须建筑在经验素材之上。为了避免经验主义崩溃,需要加上大量的假设和预定,可想而知经验论的理论结局是怀疑论;

③神秘主义道路

3.休谟:“你认识的是已经被你的主观加工过一遍的客体,永远不是事情本身”

这击中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本质,即“主张人的认识要符合事物本身,主观符合客观”

这和测不准原理相似,即“观测活动本身会影响观测结果”

按休谟的说法,将推翻所有普遍性的知识,甚至是因果律,因为这些只是 人习惯性的联想

4.反击休谟的办法,只有去深化理性本身的层次

康德:理性需要经验的辅佐,不然会成为独断论。但经验不可能独立支撑起人的认识。

调和理性和经验,并为人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辩护

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写作动机

三、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1.康德:“我在这本书里(纯粹理性批判)解决了所有形而上学的问题”

2.休谟和康德

休谟:“人不能认识超出经验的东西”“人不能认识到外在于主体的客体本身”

康德:“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有其来源”


(坏了看不懂了,冷静一下再写)


12:06
















哲学的三大耻辱与新生!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时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