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风云》番外08.皇御军

凯撒里昂·帕里奥洛加斯·尤里乌斯-克劳狄乌斯
致 ███·██·█·████(流离历748年)
出于对符卡规则的延续以及实际科技的影响,无现里的绝大部分军队都采用的是使用滑膛枪,整排整排齐射以求用子弹数量来弥补极差的精准度,从而“较好的击退敌军”的目的。虽然在东方流行零散的散兵战斗,可以大大提高部队的杀伤性和减少损失,但只适合防守作战与巷战。与之相比,集合尽可能多的主力速战速决,以减少战争的消耗是更多西方国家(包括弗朗西斯)更倾向于的选择,再加上来自神社、科技更换等等的影响,无现里的军备已经在停滞中发展成熟。
旧王朝时帝都和许多国家(包括蜻蜓军)一样才用了热冷兵器共存的制度,这涉及到很多原因(宗教、政治、历史、武器的实际情况),但壬鸟决定改变这一现象,因为武器早已更新换代,传统的冷兵器冲锋已经无法对抗新式火枪的齐射。在一年时间内,皇御军被几乎完全重组,大量的火枪装备的全军,新式且更合理的编制使得皇御人数大大减少,战斗力和灵活性却大大增加。
军队构成
帝都军队可以细分为皇御军、天皇卫队、五卫府、企鹅军团和宫廷卫队。此外还有战时临时组建的国民自卫军(其实就是民兵)。
海军是算在皇御军之内的。帝都没有“官方的空军”,这是由于帝都军队主要为人类所导致的,但还是有不在编制内的飞行侦查部队。
武器
帝都军队“官方认可”的火枪主要是以下几种(冷兵器?种类非常多而且都大同小异。
藤原22式滑膛枪:帝都的主要武器,数量很多装备也较为普遍,但型号已经十分老旧,容易造成击发槽内的火药无法引然主装药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达到了20%)基本上只作为备用型号,用以装备的二线部队。
萨摩菲尔德滑膛枪:在流离历738年的时候,壬鸟向西南方的氏族购****的生产权,该枪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一些手枪相似的弹仓设计,一次可以装填七发枪弹并轮流开火,已造成持续性的输出火力,但该枪为了保证气密性,没有设计向手枪一样的开放式弹仓,致使该枪装填方式其实和普通的滑膛枪没什么区别,而且要连续7次,速度很慢,一般在射完子弹后就直接刺刀冲锋(见下文)另外,该枪配有套筒刺刀,这使得皇御军可以在敌人向自己时向长矛一样防御,同时开火。
藤原38式滑膛枪:该枪的研制在3年前就已开始,起初是一款独立研发的步枪,后来因为引进了萨摩菲尔德所以设计成了于其同样大小的口径与长度,两枪不少零件通用,但该枪没有弹仓,本质上与传统的滑膛枪一致。用以替补生产困难数量不足的萨摩菲尔德步枪。
阐里727步枪:该枪是阐里神社军队的武器,739年才投产(或许是鹤喰尝试稳定自己离开的秩序,但这并没有什么用。)该枪枪身很短,采用了后装设计(原理不明,装弹口在上好弹后开火时不会漏出空气,使得火药和符牌的动力不会流失)这使得该枪的射速相当快,在前装步枪装填一次的时间该枪可以装填并射击6到7次。且不会像萨摩菲尔德一样需要长装填。该枪是神社的制式装备,只装备于神社部署在世界各地的驻军中(圣域本身时不设防的,因为没有必要。)但该枪的生产确实由帝都完成的,作为“工费”,帝都每月可以获得40把自己使用,这些枪被装备在精锐部队,以及侦查部队中。
法勒维尔线膛枪:该枪是由弗朗西斯研制的,帝都于740年的军火生意中购****的生产授权,该枪使用膛线,威力大、精准度高、射程远但是装填速度慢,一般用于轻步兵使用,在战场上也可作为侧翼掩护和骚扰力量。
凡尔赛重型线膛枪:同样是弗朗西斯研发的,帝都*******,该枪使用原始的散装药子弹设计,装填速度更为缓慢但威力巨大,精准度即好,一般为用于某些散兵部队用以骚扰和狙杀敌人。
武士刀:出于各种原因(文化方面和实战方面)帝都保留了武士刀这一武器,皇御军的武士刀均由帝都的工匠天目津金 水虿(或许很不可思议,但祂可是个神。)长约80CM。
“鹰炮”:这东西名字看起来十分诡异,其实就是falconetto,作为一款后装炮,该炮射速十分快,一分钟可以发生6-7发炮弹,而且重量很轻,但射程很近。
帕洛特炮:帝都军队的制式火炮,虽然口径只有115MM但重量十分轻(轻到两匹骡子就可以连炮但弹一起带走),是帝都火炮部队的主力。
此外还有一些速射炮,不过那些一般只是城防用的防空火力。
另外,帝都还有一些“传统部队”,比如弓箭,弓箭有着比火枪更远的射程和更快的射速,不过只在一些“特殊”部队中有装备。
皇御军基础
基本上,一名皇御军的装备由一下物品构成:一顶头盔、一套金黄色的军服(包括衣服、裤子、内衣和鞋子)、一件内穿的软甲(基本上可以挡住远距离流弹和一些力度不足的挥砍)、一套火枪、一把武士刀、一个背包构成。
这只是基本的装备,不同部队之间相距甚远,另外皇御军是允许自费购买武装的(但不可以卖)许多官兵会自己购***用以防身,甚至有些富人军官会花钱给自己的部队配发额外的火器。
部队构成
旧王朝时军队的编制都是以千为一单位的,这是因为冷兵器部队无需过于精细的指挥,但随着符牌火药武器的运用以及成千上万的步骑炮部队混杂在同一个狭小的战场,军队扬起的尘土和黑火药发出的烟雾形成的“战争迷雾”,使得整个战场能见度极低,极其考验前线指挥官与小编队的时间感和预判能力。
赞良改革后的皇御军以“营”为基础的单位,每个步兵营150人,再往下不细分(事实上,许多营长会在自己的营部内部任命小队长,一般以15-20人为一小队,但这仅仅是出于后勤的方便考虑,军部也不会给小队长发额外的工资)

营之上是团,每个团由11个营组成,包括7个步兵营、一个轻步兵营、一个掷弹兵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骑兵营组成(其实还有团部)一共1500人。
团以上是师,一个师由四个团组成(还有一些独立部队,比如师属炮兵、师属骑兵和后勤等等)一共8000人。师是一只军队的“最高编制”,没有“官方上的其他编制”,但实际作战中存在“军团”编制。这是单纯的为了管理而设计的,比如壬鸟在内战时就将10个师组成了一个军团,另10个师则组成的另一个军团交由赞良指挥
皇御军一共有大约20个师,每个师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师旗,内战结束后扩编为30个。
皇御军采用军区机制,旧时的皇御军数量庞大且在和平时期碌碌无为吃空饷,赞良改革皇御军时将国家很为20个军区(内战结束后自然为30个)每个师负责一个。军区不仅是该师的驻地,还是该师征募人员的地区,每个师的成员在和平时都要在半天里参与地区的和平建设,半天内训练,此外军区内还有大农庄、村庄、工业、学院等等。这些大型的民间设施负责“支援”一个营:一般而言该村征募的士兵会优先派往该营,该营在战场上的表现会给村庄带来好处,有人在军队中犯错也会被公布在村庄内部并阿紫公众下接受处罚。
此外帝都还有旅一级的存在,可以说是“独立于其他部队”的“大一号的营”,比如工兵旅,散兵旅等等。
与旧王朝不同,皇御军使用的是征兵制,且如前文所说,一般都在村庄、大部落里征募(赞良不喜欢在城市里招募军人,因为城里人都过于狡猾,)男女不限,基本上只招人类(一般也只会招收到人类),一般一名士兵在不晋升的前提下,要在皇御军服役上16年,在他们服役结束的当天一次性得到相当于年俸12倍的退休金或一块同等价值的土地(这看起来很夸张,但可以有效降低士兵对将领的依赖,从而避免士兵对将领的忠诚超过对国家的忠诚。)
与之相对的,另一个招募的途径是军校,帝都一共有2个军校(其中一所是内战前伊贺在南方设立的)和3个炮兵学院。一般在军校毕业的毕业生会有4个选择:成为1名副营级军官(如果祂成绩足够优异则有可能成为更高级别的军官)、加入参谋部、继续就读。炮兵学院则专注训练炮兵,这对于重视火炮的帝都而已极其重要。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招募途径是各种民间道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骑马(帝都的马匹可能是全无现里最优秀的,能够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载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冲锋,但极难驾驭。)
细节

线列步兵是皇御军的核心部队,战斗开始后他们负责正面迎击敌人,已装备萨摩菲尔德的步兵营为例,他们的理想射击距离是130米内,在更远的距离上射击完全是在浪费弹药,一般在战斗时他们会摆出5排的阵线(实际战斗中,为了更好的发挥火力更多的是3排)一排下蹲二排站立先进行7轮排射,之后前两排撤到后方三四排前进射击同时一二排在后排装填弹药以换取持续输出的能力,五排被作为后备队,前方有损失就顶上。(事实上,在混战中,这种“节奏”很快会被敌军打乱,之后变成“自由射击”)另外亦可以直接五排齐射以换取短时间内击溃敌人,当然这么做火力就造成空挡期了,一般会直接趁敌人调整队形且还未反应过来时就发动刺刀冲锋。皇御军极其崇尚在用火力让敌人线列队形变乱,士气受打击之时发动刺刀冲锋的战术,新皇御军良好的纪律,优异的装备和坚韧的意志力也十分适合这种战术。
在交战中一个团7个营会直接一字排开,每个营之间留有小的空挡。
另外,在需要的时候他们也部署为一个闭合的空心方形的阵型。乐队与预备队置于中央。用于防御骑兵。
轻步兵一般被部署在线列前面,已散阵的方式在前方侦查敌人,在开战后他们一般会迅速撤离到两翼进行掩护。也可排成分散阵型进行游击与侧击。或是在后退时负责掩护。另外在内战之后,轻步兵开始背负长枪作战,以弥补线膛枪没有刺刀与部队缺乏长枪兵的短板。
掷弹兵营和西方的掷弹兵有所不同,帝都在古时就已经有在攻城战时投掷原始的炸药包的部队,皇御军对于这些部队进行了重新整编,他们所携带的更多是烟雾弹(事实上证明这完全没必要,因为实战中火药的烟雾比烟雾弹还浓)、燃烧弹等辅助炸药,手持燧发火枪和薙刀,作为精锐部队作战。
皇御军的骑兵营一般为60人,除了骑兵剑外还装备有长达3米的骑枪,长于任何上刺刀的步枪,因此如果不被子弹击中,骑兵能够先攻击到方阵内的步兵。除此之外还有一支燧发枪和一到两支手枪。由于在马上装填火枪是极其费劲的事,所以出去那些装备阐里727步枪的精锐骑兵,其他骑兵更喜欢在射击一发(或七发)后在冲锋前将其丢弃。(如果打了胜仗那还可以被回收回来,如果战败了...)
皇御军的炮兵营一般都为50人,一般装备4-6门火炮和大约33头骡子。
一个团的指挥部队为26人,团级指挥部全员骑马(不然很难看到大量的部队部署与战斗的细节),此外还有14人的旗帜队,“两个最资深的少尉掌旗——国旗在右边,而团旗在左边,不过这似乎不是通用的惯例。旗帜在战斗中是集合点,也被用来指引部队的前进路线。”虽然这是一项极高的荣耀,但没有人喜欢做这行,因为在实战中“旗帜常常被打成碎片”,更不要说人了,以至于后来旗帜队几乎成为了一种“惩戒单位”——谁犯了错,就去里面待着。
在一个师作战中一般只投入3个团的兵力,剩下一个团作为后备队。
天皇卫队
天皇卫队并不是什么天皇(壬鸟)的卫队,事实上天皇卫队更像是近卫军一般,是精锐部队的象征。这只部队的官方名称先后为王国卫队→帝皇卫队→天皇卫队,在内战前只有一个师,由壬鸟直接指挥,内战后扩编为3个师,其成员都是由经历过战争的老兵组成,装备了大量先进装备并得到了西方顾问的良好训练,士气旺盛战斗力极强,就连佩刀都是专门打造的打刀。虽然是帝都荣耀的象征,但他们的实际装备其实和普通的皇御军无异。
五卫府
五卫府原是“负责皇帝的贴身护卫和都城的警卫”,所以的成员都必须在农村挑选(一些军官职位会找寻一些小贵族的后代,柏木 薫就是其中一例),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从父母身边带开,并由老军官进行相当严苛的训练,同时被灌输对国王的忠诚与对信仰的虔诚,使其成为一支战力极强并“绝对忠诚”的部队(虽然...额...)
在帝都漫长的历史中,五卫府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最终垄断了警察的一切职能(提饭那揭罗内没有警察可不是因为这里很安全。)然而壬鸟登基后将都城的警备被皇御军全权掌管,贴身侍卫也被取消,至此五卫府的预算被大规模缩减,在加上政变和内战造成的伤亡,五卫府的规模已经相当小。如今他们一般只负责提饭那揭罗即周围的治安工作与防备工作(比如内战时皇御军被调到前线,就需要五卫府负责保卫提饭那揭罗了。)
五卫府身着深蓝色的服装,一般只使用冷兵器,虽然似乎已经没什么必要了但壬鸟并没有解散或重组五卫府,或许是出于对柏木 薫忠诚的回报吧...
企鹅军团
这些帝企鹅来自南方,由守武 莫大小率领,他们本质上是雇佣军,确切的说是“长期为帝都服务的雇佣军。”人数大致有6000只。身穿“厚重的铠甲”(我没看出来...)手持长剑和大刀作战。凭借帝企鹅高大的体格和特殊的信仰,他们在近战中几乎不可战胜,属于壬鸟的直属部队。
宫廷卫队
...就我一个...事实上这一组织早已解散,我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军衔而出任而已。
帝都的海军
由于和圣域隔海相望,帝都一只有着强大的海军作为防备力量。但其中大多都是老式的纯风帆战舰。
壬鸟登基后,将大量的老式战舰解除武装送个了商队当做商船,剩下的大约只剩30艘带有符牌发动机的战舰,所有的剩余战舰全部加上了厚重的钢壳作为附加装甲,同时还下水了3艘新的战舰。不过当时帝都战力最前的船只还是这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