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知乎回答存档】如何看待键盘车神教、38号和车评人郑刚、叶问关于星途凌云的争论?

2022-06-16 21:52 作者:wszcrwml  | 我要投稿

这篇东西被知乎折叠了,折叠之前一直是提问下面排前几的回答,怎么折叠的,大家心知肚明,这个事刷新了我对某些群体底线的认知。

本篇回答到目前为止一共有7次更新和一条原答案,一共8部分,如果不想看繁杂冗余的论述,可以自行跳跃翻看。

2022年6月3号下午更新:

某人你比泰森都牛逼,举报我回答让我回答被折叠是吧?

这真让我领教了水军矩阵的厉害啊!

2022年6月1日晚更新:

叶问今天更了两条视频,然后秒删,又重新发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第一条:

www.bilibili.com/video/BV1KS4y1B7wT?spm_id_from=333.999.0.0

第二条:

www.bilibili.com/video/BV13g411d7PH?spm_id_from=333.999.0.0

它目前的策略就是一口咬定对方收了日本的钱,转移话题到李天杨是不是富二代等无关话题,进而进行诡辩。它通过这种策略来洗粉,保还在支持他的饭圈粉丝,以图减少损失。

到了这个程度,一个顾左右而言他,却仍然无法正面回复对面的问题,只能进行人身攻击的人,我觉得再对此人进行任何评价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除非有特别大的瓜,否则这个帖子关于叶问的内容我不会再更新了。没有意思。

另外看到这里的话,请务必往下看到5月31号晚更新的第一条。对看官了解这件事有帮助!谢谢!

2022年5月31日晚更新,主要是因为38号和叶问下场,题目也加入了这两位,谈谈我对叶问和他这次下场对事件走向影响的看法,以及一些账号给车企“解围”的新手法:

1.老生常谈,请大家不要忘记这件事是因何而起,而中了某些水军的圈套:

这件事的起因是凌云S上市宣发中:

①宣传麋鹿100这种反智的东西。

②麋鹿100被质疑后,ISO麋鹿依然造假,错误摆放桩桶,而且在错误的桩桶下更改标准程序中的计时开始位置,使之成绩高于标准开始位置下测得的速度,虚假宣传。不仅如此,即使在错误摆放了桩桶的前提下,这台车按照标准的开始位置计成绩,成绩也还不到80(按官方视频公布的速度推测)。

③225加速235跑圈。

④给对比车型用垃圾轮胎来贬低对比车辆,拔高自己。

⑤教主提的车和试驾车的性能差异过大问题。疑似特调。

⑥包括但不限于疑似跑圈造假、直播造假等问题。

这些东西本答案下面我已经写过了,但是现在答案过长,事件的争论主体也有变化,之前那条已经被淹没了。

而且有些水军,包括叶问和郑刚一方,在把问题往特调车和测试成绩差异这一条上带,有意模糊其他问题,再通过无任何根据地恶意揣测教主一方瓦解本来非常明确的造假问题。所以我再次重申一遍。


上述这条回复在叶问樱花结义视频评论区叶问的置顶“粉丝不要回复”下第132页。无视了厂家的其他问题,无视事实,反而纠结动机,企图混淆视听。

叶问/郑刚只要不能对以上所有的事实进行有效的回复,那么它们所发布的一切内容都是耍赖。

任何只对教主一方进行揣测,而不提厂家问题的,都是水军。


1.5.强调一个逻辑:

不论叶问郑刚一方如何论证教主/李天杨人品差,上面发的那些厂家的问题几乎是石锤,厂家的问题不论如何都是应该被锤的。就算教主/李天杨真的十恶不赦,厂家的问题也是不容洗白的。

况且教主/李天杨一方现在对对面的质疑都能有理有据地回击。


2.我对38号和这次38号下场的看法: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从来不会轻易信任任何人,对38号(任何自媒体)也不例外。甚至38号以往的某些言论我也有不认同的。争论中我向来都认为应该充分听取多方,特别是矛盾的两面的意见才能最后做出判断。

我也从来没有否认事件中几方都存在恰流量的可能。

但是!我是比较反感动机论的。所以那些以38号、教主一方恰流量为由,进而完全否定以上凌云S存在问题的说法是错误的。问题就在那里,一方说的都是石锤,那么就算他得到了流量,又怎么样呢?把问题广而告之,让车企解决问题,让车企不敢再犯,净化国内汽车市场,保护那些真正实实在在造车的车厂,这正是舆论的监督作用。

这件事中,特别是后期的争端中,38号的一系列对于水军攻击的解释视频,以及对叶问的回击基本上都是有理有据的。甚至没有包含任何看上去板上钉钉但是没有证据的揣测。


3.我对叶问的看法:

从叶问的爆红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那种某些行业的掮客打过交道啊?这些人都是收钱之前号称自己特别牛逼,是某个领域的大佬,要么就是认识大佬,朋友遍布这个行业。号称可以收钱去办某些灰色地带的事情。并且在他们构建的世界观里,其他掮客都是骗子,只有他是真牛逼。

但是呢,钱到手之后,这些人之前做出的某些承诺就放屁了。它们要么就给你层层转包卖给其他掮客,要么就是以各种理由拖着不办事。你真要退钱呢,人家也给你退,拖着今天退1万明天退5千的。颇有老中医保证生男孩,无效退款的味道。

叶问本身是做高考咨询的,这类中介的身份已经足够令我警觉。

从叶问发布的视频里,我更是确实闻到了一股非常浓重的掮客味。

自己号称自己是汽车行业top2工程师,但是发的东西呢,就是一些顺着伟大复兴主流民意走的固有认知。要么就是一些酸溜溜的诸如GLC成本跟奇瑞差不多的言论。没啥有用的新东西。

因为中国这些年发展很快,国产产品质量提高巨大,把前几十年社会上外国的月亮就是园的认知给打破了。

叶问疯狂贬低合资,拿日系开刀的言论,无疑能得到一大批急于寻求抱团,寻求与那些用外国产品的遗老遗少切割的群体的认同或者说赏识。

而且叶问对年轻一代(或者说其实人天生都是享受以下快感的)喜欢反转、喜欢钓鱼的特点非常了解,所以他也会在视频里“挖坑”,玩所谓的“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简单地来说,这个人的自媒体运营技巧很强。

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言论、一种思维方式令我感到了某种条件反射式的快感,那么我反而会特别提防这个人、这个人的言论、它给我灌输的思维方式,并思考其中的合理性。因为遇到这类情况,八成是对方要利用我、赚我的钱。

所以我很反感叶问这种通过简单化极端化事物,一味迎合观众认知,以便吸粉的自媒体。

我看的自媒体要么就是完全不输出任何价值观的纯奶头乐,要么就是有明确的标准和数字的内容。

4.我对叶问下场的看法:

双方都是自媒体老司机了,当老司机争论一件事,而旁观者对争论的领域一窍不通时:

如果双方各自抛出证据,打得有来有回,大概率说明双方的争端由对事实的认知不同造成,双方都有一定道理。

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问题都能回击,而另一方开始以包括但不限于道德绑架、偷换概念、撒泼打滚、人身攻击的方式耍赖时,就说明耍赖的一方基本不占理了。

叶问的第一个视频《车评人是该进步了2》对厂家虚假宣传的问题一笔带过,甚至没有给出合理解释,再通过偷换概念来论证教主一方车技差,进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打色情擦边球(要寄女员工照片给对面)的方式进行人身攻击,最后掏出爱国旗帜,来给38号扣大帽子。

叶问的第二个视频《樱花结义》先可怜楚楚地渲染自己的恐惧,再大肆渲染所谓李天杨背后的势力,问题是这些都没有石锤,大概率是被打工人钓鱼了。对方提出的问题一个也没正面回答,完全是在耍赖。

特别是第二条视频说的东西都是会涉及到法律问题的,叶问好歹也是做公司的,绝不可能是钓鱼。

叶问也在这两个视频里弄了所谓的挖坑反转,还看似很有底气地说要删评。可是您的反转也没反过来啊。而删评那条回复,在明显处于劣势时发,只能说是洗粉+佯装镇定。

耍赖+如饥似渴地滥用不明来历的黑料进行爆料,特别是不顾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带上两家车企草草下场,说明叶问可能是黔驴技穷了。通过大嗓门来保一些它的饭圈粉丝。


现在雪铁龙已经进行了半官方的辟谣,如果李天杨粉丝继续对雪铁龙穷追不舍,可能会逼迫雪铁龙进行更加正式的辟谣,甚至法律诉讼。这可能对叶问是一个比较重的打击。

叶问《樱花结义》视频里那些所谓的黑料,他大概率是拿不出石锤的。现在以李天杨的运营策略,48小时(现在已过24小时)之后肯定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而叶问现在明知被钓鱼了,却不能删除《樱花结义》视频,因为如果删了会引起唯一支持它的饭圈粉丝群体的不满。

这个矛盾会令叶问非常被动。继续耍赖或装死的话可能会面临法律问题,如果不耍赖的话会失去它最后的饭圈粉丝基础。公司完蛋。

拭目以待吧!



2022年5月28日晚更新,增加一点自己的看法,驳斥几个观点,回复一些黑子:

1.为什么这么用力地怼人?

首先我不是硬核性能车玩家,对教主也没有对面那种饭圈粉丝式的热情。但是我好歹也有6缸纵置AWD车和后驱肉逼电爹日常开,所以对类似的15万的大功率横置燃油SUV也没啥兴趣。而且看看我以往的回答和发的东西就知道,我现在的兴趣点在电爹和混动车。

所以如果要是只是教主简单地评测一下凌云S,我可能看个视频就过去了。而且会白嫖。

但是!作为一个对车子的运动性有一点小小要求的偏传统的车迷,我非常痛恨拿麋鹿当操控来宣传运动性的行为。而且您宣传了也就宣传了,还造假。而且不光麋鹿造假,就连加速差这1秒都要造假。

教主有一个说法我非常认同,如果任由车厂这么宣传,那这对那些好好造车的厂家是不公平的。而且麋鹿当操控、造假、换胎贬低对手这种混淆视听的宣传方式实际上会给喜欢车的新人灌输错误观念,对汽车文化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通过造假贬低对比车型是一种非常下作的行为,是比自己造假更加恶劣的人品问题。生活中遇到喜欢干这种事的人,相信大家都是躲着走的。

这就是我在这个帖子里疯狂怼人的原因。

我本来懒得再更新这个帖子了,但是看到最近相关水军活动开始更加猖獗,直接跑到我帖子下面刷屏,我觉得有必要继续锤死这类恶意欺骗消费者引导舆论的行为。


2.对“教主恰流量”及其潜台词的驳斥。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如果能把这种虚假宣传欺骗用户破坏汽车圈良性发展的行为干死;

能把这种有如下几条罪状的车评人干死:

①偷奸耍滑和厂家打配合、侮辱粉丝智商。(例:株洲直播变录播)

②对问题不正面回应,基础事实瞎编乱造,反而给自己粉丝灌输恶意揣测、人身攻击、逻辑滑坡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例:烤全羊烤骆驼、灌输错误赛道知识)

③自己点起的火往队友陶鹏飞那边引。

④做戏都不知道做全套。(例:株洲日期问题,提前复盘还没发生的直播)

那恰流量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能把这些玩意干死,我就祝教主多多地恰,新节目更上一层楼!


以上有关的罪状,前两条是纯坏,第三条两者均有,第四条是傻。

我对其他著名的恰饭车评人都没这么大恶意,因为至少人家不傻,出事了至少知道装死,对于给你钱的厂家和一起恰饭的同僚是一种保护。

好家伙,这种直接卖队友,两头卖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3.驳斥如下的逻辑:


以上截图大致表达了如下意思或潜台词:

①我不关心问题所以问题不存在+我爱中国=车子没问题;

②车评人都是不客观的=车评人说的问题不存在;

③自媒体恰流量,不尊重它的实际,它不要做流量棋子。

首先,一个车有没有问题,它就摆在那,不会因为它是中国车或者外国车问题就消失或者存在。也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这种认为“我不关心”问题就不存在的言论,其实就是自己把头埋到土里,像鸵鸟一样逃避问题。用户这样做,高兴地只有那些欺骗消费者的厂家。

第二个问题,其实也一样。这件事不是教主或郑刚客不客观的问题。而是教主一侧提出的问题,包括官方的各种造假,都是相当实在的,有据可循的问题。而郑刚一直在顾左右而言其他。厂家也没有正面回应这些问题。反而暗戳戳地改了官网宣传。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不关心,但是问题就摆在那里,自我欺骗不可取。

第三个问题,你不喜欢可以不看,我已经在第一段说了,我支持这种净化中国汽车厂家宣传和车评圈的流量。

总得来说,如果你真的想让中国车发展地越来越好,就应该以高标准要求厂家,对厂家的虚假宣传0容忍。驱使厂家提高技术水平,而不是纵容厂家用如此低劣的方式虚假宣传,碰瓷其他好好做车的中国厂家。


4.驳斥如下逻辑:


先不说这句话是从哪截的,上下文语境是什么。

首先,对于刹车、转向、底盘这些没有量化评价标准的东西,“10倍”、“3倍”这些说法,由于个人喜好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没有任何问题,也不会造成误导。

特别是特化到教主做的赛道性能上来说,日常看上去微小的差距,比如说刹车行程的长短、方向的圈数,动力的响应都可能造成主观和客观上的巨大差异。

而对于动力,如果说绝对的加速能力,那么2倍的说法确实不准确。但是开过车的都知道,评价动力除了绝对的加速能力,还有输出特性、响应速度、变速箱的某些性能。加上这些就又回到了前面两条。

我举个例子:混动卡罗拉和宋Plus,混动卡罗拉绝对动力慢很多,但是宋Plus油门人为调了一个非常大的迟滞,我很不爽。

简单地说,这种说法,无非就是在普通用户看来偏夸张,但是只要能结合语境看,基本上不会造成误导。

而且,这些东西跟厂家的虚假宣传存不存在有什么联系呢?

厂家把有白纸黑字标准的麋鹿测试造假,把有视频记录的百公里加速造假,这些是有据可查,并且会实实在在误导消费者的。

不会有人觉得它挖出了教主的所谓问题,厂家更加直白且非常恶劣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吧?


5.关于郑师傅自己做的加速视频,提出几个疑问:

1.为什么不开评论区?

2.网络资料显示乌鲁木齐海拔为580米-920米,不知道郑师傅的960米是哪来的?还是特意找了个高的地方来抹黑姆们赛道级SUV?

3.涡轮车的高原衰减真的有郑师傅描述得那么大吗?我在海拔更高的昆明开高升功率小排量涡轮车没感觉到和在华北开同功率的车有什么不同。甚至到了标高2000米的昆明机场,我爬山猛了都有点喘,也没觉得车子动力有明显衰减。

当然我的使用没有那么极端,小排量大升功率发动机极端情况下,考虑到涡轮自身性能的限制,高原性能衰减我真说不清楚,这点存疑。

4.郑师傅头天的跑山直播里出现了车子侧面的画面,就是4S的试驾车。而且郑师傅曾经在以前的直播多次提到要对面到当地用4S店的试驾车进行测试,他自己应该是没凌云S的。所以他跑加速的车大概率也是同一辆试驾车。


那么教主第一次的试驾车是特调车,因为这些试驾车和特调车存在非常高的关联性,郑师傅测试加速用的车会不会也是特调车?

7秒1的成绩,如果衰减按少一点算,直接落在了株洲那批车的主流成绩区间。

如果按减去郑师傅号称的最大衰减12%算,基本上校正后的成绩就应该是6.3+秒,同样达不到6秒。

5.郑师傅视频里几次测试,为啥前几次7.3的测试转速都是相对平滑地过渡的,而最后一次7.1的转速跳变那么厉害?同样的道路不应该有不同的“干扰”啊?还是说是吉利派出电战机干扰了?


2022年5月24日晚更新,关于郑刚的新洗地视频:


打工人石锤星途的宣传视频里加了涂层窜改加速成绩之后,郑刚发了这么一条视频进行辩驳,在视频中加上了时间轴来证明宣传视频里的6秒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不知道是文化水平问题还是太急了没考虑到,居然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注意!郑刚的时间轴最右侧两位为30进1的帧数,不是秒单位。

以下截图均为B站开0.5倍速播放时截下,在0.5倍速下使用空格键暂停截图基本可以精确到1帧,所以以下截图都是在右侧官方宣传视频中的速度刚刚变化时截得的,基本不会有误差。

郑刚的时间轴0秒27帧(0.9秒)的时候右边就已经显示20kph/1.1秒了,截图如下:


郑刚的时间轴1秒24帧(1.8秒)的时候右边就已经显示40kph/2秒了,截图如下:


郑刚的时间轴2秒26帧(2.87秒)的时候右边就已经显示60kph/3.1秒了,截图如下:

郑刚的时间轴显示4秒14帧(4.47秒)的时候右边就已经显示80kph/4.7秒了,截图如下:

郑刚的时间轴显示5秒15帧(5.5秒)的时候右边显示的时间由4.7秒变回4.0秒,截图如下:


郑刚的时间轴显示6秒03帧(6.1秒)的时候右边速度由0-80变为0-100,随后6秒09帧时加速时间由4.0秒变为6.0秒,截图如下:



用80kph时两边的时间和“郑师傅时间轴6秒03帧时右侧速度刚变为0-100kph时”两边的时间做差计算,郑师傅宇宙的1.6秒=星途宇宙的1.3秒。

如果用80kph时两边的时间和“郑师傅时间轴6秒09帧时右侧时间变为6.0秒时”两边的时间做差计算,郑师傅宇宙的1.8秒=星途宇宙的1.3秒。怎么都是对不上的。

而用20kph时两边的时间和80kph时两边的时间做差计算,两边的时间差都是3.6秒,倒是基本吻合。

所以这说明了什么呢?

我们看第一张截图,郑师傅的27帧对应的应该是0.9秒,星途视频里此时是1.1秒,郑师傅的计时晚开始了0.2秒左右。

而郑师傅时间轴6秒09帧(右侧星途时间变为6秒时),两边时间1.8秒-1.3秒=0.5秒

这0.5秒+郑师傅偷掉的0.2秒,恰好等于官方把4.7秒减到4.0秒这少的0.7秒。

可以看出:

一开始郑刚的时间轴比真实时间少了0.2秒。

但是:

郑师傅时间轴6秒09帧(右侧时间变为6.0秒时)等于6.3秒。

6.3+0.2=6.5秒。

可是官方不是减了0.7秒吗?按理来说还有0.2秒哪去了呢?

我也没有剪辑软件,通过截图计时的方式,在这个0.01秒这个单位下也无法保证准确性。所以我提出两个猜测:

要么就是郑师傅拉快了整个视频或用了更慢的时间轴。可能的证据是上面的截图中,60和80时郑师傅的时间轴和官方时间的差距开始有拉大的趋势。但是差距过小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误差。

要么就是郑师傅拉快了视频80之后的播放速度,或在视频80以后用了更慢的时间轴。

两种可能性都指向郑师傅是有意发布误导性的视频来洗地,而不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厂商欺骗。



2022年5月22日晚更新,驳斥一些说法:

1.厂商的问题只是“赛道级”的宣传失实。没有什么其他问题。

以下是对此观点的驳斥:

单纯的“赛道级”宣传并不是这件事情的主要矛盾。

“麋鹿100”这种混淆测试标准的反智宣传;

ISO麋鹿测试中的刹车和桩桶位置花招;

225加速235跑圈;

用垃圾胎保时捷对比凌云;

(教主新视频提到的)两台车加速性能差别过大问题。

这些才是这台车宣传中的真正问题。这些东西是会直接误导消费者的。

2.对下图回复几个关键论调的驳斥:



提炼其中几个观点:

①质疑“C段”(下图中5段)是否需要偏移,即测试标准原文提到的Lane offset。此人倾向于认为不需要。

以下是对此观点的驳斥:


这是标准文件,可以看到2-3、3-4中间都是有“7 lane offset”的,所以凌云S株洲麋鹿测试场是不符合3888.2标准的。我懒得找PDF版了,图片来自打工人的帖子里的截图。

②因为3888.2测速点在1区结束位置,所以测试车手在1区中间踩刹车并不影响测试成绩,仅仅是不规范。

以下是对此观点的驳斥:

这个观点乍一看很具有迷惑性,但是问题就出在株洲赛车场这场麋鹿测试中,测速点并不在规定的1区结束位置,而是违反规程提前了,在1区中间就记录了速度。所以这场测试既包含了违反3888.2测试规程的刹车提前,又在过了本就不对的测速点之后继续制动,以减低第一个拐弯前,也就是真正应该记录速度的点的速度。

上图是所谓的85.9过麋鹿的测试视频的截图。

首先,主画面和右侧的小画面是不同步的,主画面滞后于小画面。

其次可以看到这次测试中,小画面中显示车速84.6,并且车子处于刹车减速状态时,车子距离1区最后一对桩桶还有一定距离,此时速度低于官方宣称的85.9,说明85.9并不是在规定的记录点记录的,而是在1区中间提前测得的。并且测得速度之后到真正应该记录数据的点之前还在刹车。下面继续往后播放视频。

这是上一张截图继续往后放的截图,可以看到,车子在依然离1区最后一对桩桶有一段距离时,视频中显示的车速为78.7。而此时大画面的车才刚进入1区,两个画面不同步。

这是上一张图的右下角小画面放大,除了上面已经说了的内容,还可以从G值看出,在速度78.7的时候车子还在跑直线,几乎没有侧向加速度。也就是说78.7的时候车子甚至还没开始拐弯,也就是肯定没有出1区。也排除了G值和速度表和画面不同步导致凌云S被冤枉的情况。

视频地址:

www.bilibili.com/video/BV1NY4y1t7Zb?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另一条由“413车记”发布的凌云S 84.6通过该麋鹿场地的视频中,也有两个画面不同步的问题,并且此条视频中,在能看见1区最后一组桩桶的时候,速度为76。

③教主的测试不严谨。

对此观点的驳斥:

教主的测试有log数据,有完整跑圈视频。一台“试驾车”一台“商品车”的都有。公布的所谓“试驾车”的数据也是四条胎一样的情况下测得的,郑刚一方挑出来的问题都不存在。我无法想象哪里不严谨。

倒是此人一边说有两台车成绩对比佐证的“特调”是“没有证据”“先入为主”“诛心”。一边说有log数据和完整跑圈视频的测试是“不严谨”“先入为主”。这是双标。

3.Macan不是(凌云S的)竞品,所以(用垃圾胎)对比“没啥”。



对此观点的驳斥:

这个对比有问题,不是因为它用了Macan或者是其他什么具体的车型。而是因为它给用来对比的车使用了垃圾胎,以此贬低对手车型,同时借对手车型的高价位来抬高自己。

就算对比的不是Macan,而是哈弗或者比亚迪,它如果给对手车型用了非原厂的廉价胎,也是有问题的。

我认为对比时以下三种轮胎配置是可以接受的:

1.都用原厂。

2.两台车都用任意一台车的原配型号和合适的宽度。

3.两台车都用更好的型号一样的好胎。

4.很难想象下图两张截图出自同一人:



首先,什么叫性能?指加速?指操控性能?指赛道圈速?还是更为宽泛的包含了电子系统的性能、舒适性等的性能?

我觉得相对常用的性能的定义至少是指综合了加速、制动、操控这些东西的,而不是简单的“加速”。

结合上下文是在讨论麋鹿,我认为这里的性能至少应该包含“加速”“制动”“操控”“安全”。因为虽然麋鹿测试是个包含一定操控性能的安全性测试,但是一般不会有人单独把“安全”作为性能这个维度的指标讨论20万的车和百万跑车的区别。

从这个维度上来说,我不知道20多万有什么车能有百万级跑车的性能。

退一万步说,就算只论加速,那奇瑞这车7秒多的加速达到百万级跑车水平了吗?


而且,一件事存在可行的可能性,不代表这件事一定可行。


另外,此人在第二张截图中提出“不应把一辆汽车的综合价值和单项性能混为一团”。但是在第一张截图中,他却有“20多万的车具有百万级跑车性能的多的是”的观点。基于现在确实很多20多万的车加速很快,但是对比圈速或其他综合性能,例如从前后文讨论内容来看的包含了“加速”“制动”“操控”“安全”的性能,的时候却不如百万级跑车的事实来看,此人自己就在把“加速”这单一一项性能,和一些更综合的东西混为一谈。


先驳斥这么多,截图里的这些内容,不光存在于此人的回复,也存在于支持郑刚-厂家一方的众多人群当中。

特别是第一条,现在相关话题下很多言论在企图把厂家的问题从【用虚假的手段进行测试和对比】转移到“赛道级”这一用词的合理性上。希望读者明确逻辑,不要被带偏。

看到新的我会继续更新这个帖子。

2022年5月21晚,看了教主的两条新视频之后再次更新:

看了教主的新评测,简直震撼我妈。

我以前总是批评BYD拿电动爹的优势做病毒营销却不好好调底盘。还有有倾向性地让ESP适应麋鹿以刷高成绩。

可是再怎么样,人家BYD的车,官方给出的成绩人家真能跑出来。别的不好的方面人家也知道藏着掖着。

好家伙奇瑞这玩的比BYD还花,直接特调车造假。什么差,宣传什么。

18万的SUV,能各方面都好就怪了。这价位动力好、开着舒服,电子系统好用就已经可以了。赛道这种工况大部分人一辈子都用不到。

结果奇瑞生生地通过造假大肆宣传。给消费者灌输错误观念。

如果这种宣传能得逞,那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没有厂家愿意再好好做驾驶了。

目前教主一方已经公布了比较详尽的数据了。

希望郑刚一方能给出有力的回应。别几把天天顾左右言其他。

2022年5月21日更新:

遇事不决,资本阶级。

抛开奇瑞在你能看见的每一项用于宣传测试都做了手脚的事实,教主难道就没有一点问题吗?

哦,还真挑不出什么问题啊,那只能“资本”出来背锅啦!



自己的知识范围内找不到可以攻击的点怎么办呢?

“小年轻”



警惕“不会营销的理工男”营销。



以下为原答案(2022年5月20日):

能宣传“麋鹿100”这种反智的东西的品牌和车型。

ISO麋鹿测试耍花招的品牌和车型。

225跑加速,235跑赛道的车评人。

用垃圾胎的保时捷跟自家产品进行对比测试还大肆宣传的车评人和厂家。

用了这些下作的手段宣传,它们还值得相信吗?



教主可能有搞流量的心理在里面,但是人家到现在也没公布【郑刚一侧质疑有问题的车】的圈速,也就是来自郑刚一侧的质疑实际上都是无效的。



而郑刚在面临教主一侧的质疑时一直顾左右而言其他。要么就是用一系列莫须有的猜测和低关联性的滑坡来攻击教主。


比如他自己测试的试字牌问题,只能用一些诸如“时间”、“常识”之类的话术来应付。


再比如我有一次看他直播间,他已经在用“'赛道级’不是赛道用车,日常没人下赛道,所以赛道成绩不重要”这种诡辩逻辑来尝试无效化教主一侧的性能测试了。

问题是你可以说赛道成绩对日常影响不大,但是成绩它就摆在那,影响不大≠可以把差的说成好的。


喜欢用这些完全没有逻辑的诡辩话术的人,要么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要么是在洗粉。


【知乎回答存档】如何看待键盘车神教、38号和车评人郑刚、叶问关于星途凌云的争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