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戏公司“人均”性骚扰? 畸形兄弟会文化蔓延

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深陷性骚扰风波,被加州公平就业和住房部(Department of fair Employment and housing 以下简称DFEH)告上法庭了。
DFEH称,经过两年的调查,发现动视暴雪放任内部存在一种及其恶劣的“兄弟会”( Fraternity )文化。
诉讼表示,动视暴雪内部女员工占比20%,公司缺乏女性担任高管,女性职员晋升方面有不小的困难。另外,男女性高层薪酬差距过大,且女性更容易被解雇。
更严重的是,在这种文化的腐蚀下,女性以及有色人种员工受到了全方位歧视,甚至有女性员工遭到了性骚扰。
事件经过二十天发酵后,动视暴雪发布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并正式宣布:暴雪总裁J. Allen Brack将离职,新的继任者将由曾担任暴雪开发执行副总裁的Jen Oneal和Mike Ybarra担任。
这一事件也引起了笔者对于各个行业中存在种族、性别歧视的思考。
这种同质化的工作文化风险在于,性别以及种族的偏见可能会不受控制地进入开发者创作的产品中,而产品会复制这样根深蒂固的歧视和偏见。
Frat boy
各报道中,频繁出现的兄弟会到底是什么?
看过美国经典电影《美国派》的朋友,应该对兄弟会有所了解。番外篇《美国派6》(American Pie Presents Beta House)中,更是直接以剧中Beta兄弟会命名。

这部情节、镜头堪比三级片的影片,硬是给拍出了色而不淫的感觉,显示出导演对当时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妥协。
当然了,不同学校的兄弟会也有所不同,有些是单纯交友、学习的“绅士兄弟会”。至于为什么会闹出性质非常恶劣的事件,还要从兄弟会的入会条件开始说起。
想要进入兄弟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式加入兄弟会之前,新人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叫rush,第二个叫pledge。
rush阶段,是新人与兄弟会相互了解的阶段。新人需展示自己的优点,例如性格好,爱好广泛等等,以及回答前辈们的各种问题。
兄弟会则需要向新人推销自己,整体上来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rush阶段大概会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兄弟会会向看中的新人发出入会邀请,然后就来到pledge阶段,通过这最后阶段的新人就可以成为正式的兄弟会成员。
pledge阶段比较漫长,一般会持续好几周。期间,新人需要接受前辈们各个方面的考核。
兄弟会的前辈会以各种乱七八糟的借口向新人发难,简单的就是按时参加活动,还会有一些恶搞要求,例如在校园里裸奔。
问题就出现在pledge环节上。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拥有绝对控制权时,极有可能会发展出暴力、违法性质的活动。
比如,在2017年2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间兄弟会房子里,有一名成员因为失去意识。随后被宣布因饮酒过量与创伤性脑损伤而死亡。
这名受害者是宾州州立大学大二的学生,他在兄弟会举办的活动中被强行灌入大量酒精,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从将近5米高的楼梯摔下后竟无一人上前查看,事发超过12小时后才有人拨打911求救。
事后,包括该兄弟会的十八名成员被指控对死者的死亡负责,其中八名成员被指控过失杀人、严重袭击等二百多项罪名,剩余十人被指控篡改证据。
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不乏一些兄弟会因为hazing过于极端、反人性而遭到学校叫停。往往在这样的兄弟会中充斥着“白人男性至上”的文化。
还有不少女性在校园内遭到不同程度的性骚扰,成为一些兄弟会纳新过程中考验新成员的“游戏道具”。
而不少人将这样恶劣的兄弟会文化带进了公司,久而久之,公司也变得乌烟瘴气。
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情景可以立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
这是著名「斯坦福监狱实验」得出的结论。
畸形文化影响游戏开发
回到动视暴雪事件上,调查表明有部分男性职工在办公室的小隔间游荡并饮酒,对女员工做出不当的骚扰行为。
甚至部分男性员工还将在哺乳期的女性员工赶出母婴室,声称要使用该房间开会。
诉讼中还表示,《魔兽世界》工作室的一名男性员工将他的工作交给另一名女员工,理由是要在工作时间段玩《使命召唤。》
同时,工作室女员工在出差中受到男员工的骚扰,甚至是肢体冲突,其中一些参与骚扰的男员工还是部门主管。
动视暴雪在事后声明加州政府在诉讼的部分案件里存在虚假、歪曲的描述,但声明遭到了不少网友抵制。
连《魔兽世界》站在暴风城门口的艾法希比元帅(原型为魔兽世界创意总监Alex Afrasiabi -- 本次性骚扰丑闻提及对象之一)也已经被替换成一个女性角色。

据外媒报道,7月28日,部分动视暴雪员工与社会热心人士一起打算组织一场罢工游行,有2500多名员工签署了一份联名信。谴责该公司针对DFEH指控所做出的回应。员工们表示,这种回应营造了公司不相信受害者的氛围,并呼吁高层立刻纠正这样的错误。
公开信内容还包括:要求动视暴雪高管改善员工工作条件,获得更公平的待遇等等。

随后动动视暴雪便公开宣布28号全体员工带薪休假,似乎在避免面对罢工游行。不过也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游戏行业带来警醒。
其实不止暴雪,近几年海外游戏行业多名业界“大佬”被指控性骚扰。
2019年,Unity首席执行官john Riccitiello被起诉和其他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在公开场合谈论关于女性的性行为,讲带有性别歧视的笑话,并且私下与多名女员工发生性关系。
2020年7月,EVO主席Joey Cuellar被指控性侵等不当行为,官方表示对此事负责,并且宣布取消当年EVO 2020 线上赛。
另外,育碧首席创意官Serge Hascoet和加拿大工作室管理总监Yannis Mallat因被指控性骚扰而被解雇。《刺客信条:英灵殿》创意总监Ashraf Lsmail也被指控有婚外性骚扰行为。
尽管以上涉事公司都迅速做出了回应,但海外游戏产业频繁被爆出性骚扰丑闻,激起了女性从业者的反抗。
掀起了一场名为Me Too的反性骚扰运动,游戏行业内100多位从业者,分别在不同社交平台上曝光了自己在职场中遭受性骚扰、性别歧视的故事。

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IGDA)2019年报告显示,81%的游戏开发者为白人,亚洲人仅为10%,拉丁人7%,黑人仅占2%。游戏开发者的性别比例为男性71%,女性24%,其他5%,不均衡现象十分明显。
这种性别、人种结构的不均衡也对海外游戏开发产生了影响。其中大部分游戏主角均为白人男性。
据报道显示,2010年原动视(Activision)员工称,动视曾明确下令终止一款女性为主角的游戏项目。表示动视不会在自家3A级大作中使用女性主角,认为无助于游戏销量。
无独有偶,在育碧加拿大工作室性骚扰丑闻中还爆出加害者声称“女性主人公的游戏卖不出去”的新闻。
2020年,Feminist Frequency对E3游戏进行了年度分析,着眼于男性、女性、性别模糊或非二元的游戏主角之间的差异。调查显示,女性角色为主角的游戏占比一直比男性主角少。

不仅游戏开发,别的行业也是如此。
2019年,纽约大学发表研究显示,在重大活动中发言的人工智能教授中有80%是男性,而Facebook的人工智能研究员中只有15%是女性,谷歌只有10%,科技行业有色人种的统计数据更是惨不忍睹。
过去几年里,就发生过面部识别系统歧视有色人种以及AI招聘工具偏爱男性求职者的离谱事件。
归根结底,海外游戏行业性骚扰丑闻频出的罪魁祸首还是白人男性至上的畸形兄弟会文化。在此,我们呼吁海内外所有游戏产业同行共同打造公平、良好、干净的工作环境。
只有一个多元化的团队,将多个观点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具代表性的作品,才能拥有更多可能性。
至于创造出凯瑞甘、希尔瓦娜斯等一众充满勇气与智慧,有血有肉的女性英雄角色的暴雪,只能说一句:可惜了。